朱 励
近几年,实施“五步程序”课堂教学,毕业班成绩一直名列全区第一名,创了新纪录。本人由教育学会中学物理研究会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区政府授予“教学能手”、“百名标兵”称号。根据自己的实践,依照课堂教学的“五步程序”——诊断补偿、观察与思考、分析与结论、应用与练习、评论与展望,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诊断补偿
诊断补偿能督促学生及时反馈、巩固、提高理解旧知识,能使教师清楚学生对学过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从而使师生共同查漏补缺,同时它也是学习新知识的必要准备。例如:我在讲授“电磁感应”一节时,提出问题:
1. 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有哪些?
2. 用什么仪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若将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会出现什么现象?通过提问,使一些对这些知识遗忘的学生及时得到了补偿,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在新课的学习中,他们会轻松感知:产生感生电流时,电路一定是闭合的,而且导体两端一定有电压;在实验中,根据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得出产生的电流方向发生了改变。一节课下来,学生会顺利地理解和掌握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以及感生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知识。
诊断补偿还是一个好的“引新”,能在瞬间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例如:在讲“内能”一节时,补偿:能、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很自然地导入新课,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请同学观察一个实验:在试管里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瓶口,加热使水沸腾,过一会儿软木塞会被冲开。思考:什么物体把软木塞冲开?实验说明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因此,水蒸气具有能,这个能就是内能。这种由提问很自然地导入观察与思考,又由观察与思考很自然地导入课题,再由动能、重力势能的提问类比出分子动能、分子势能……顺理成章,使新知识的传授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克服了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的弊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
二、观察与思考
教材每节课前都设置了“观察与思考”,选用了恰当的事例。通过“观察”,学生“亲历陷阱”,从中获取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通过“思考”,能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提高到理性认识。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对新知识的接受、理解和运用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例如:“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定律,是解决电学问题的重点和关键。在讲授它时,可由学生代表做演示实验,由学生观察列表:
解析: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什么有关?关系如何?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由上表得出:
导体中的电流又与什么有关?关系如何?
同学们根据自己观察所列出的表,思考讨论。整个课堂气氛热烈、高涨。大大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分析与结论
观察与思考之后,必然要进行分析而达到得出结论的目的。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学生经过一系列的抽象思维、讨论,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和结论。这样,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来自于学生总结,学生会感到很自豪。教师再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加以鼓励和表扬,效果会更佳,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间,对概念进行点拔。例如:总结出欧姆定律之后,教师依照所列的表进行点拔:
(1)U、I、R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的,且是同一时刻的三个量;
(2)由公式I=U/R得变形公式R=U/I,得出了一种求电阻的方法;
(3)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且与温度有关。故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和导体中的电流I无关。对同一导体来说,U/I是不变的。
从而强化了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四、应用与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积极主动地思维。新教材中,例题安排的“应用与练习”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磁场、磁场方向、磁感线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应用与练习”来探究,指南针为什么会指南北?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地球就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磁场,从而使新学习的磁场知识加深和拓宽。同时,“应用与练习”也是对学生基本功的严格训练,在学习“安培定则”内容之后,通过多种形式(已知磁场方向,判断电流方向;已知电流方向,判断磁场方向;已知螺线管的磁极,正确绕导线等),多次重复,反复运用和训练,使学生比较自如地、习惯地掌握其内容。事实说明:反复围绕一个问题讨论,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与收敛。
在“应用与练习”上,教师借自己的思路,将教材转为易被学生接受的简单问题,变抽象为形象,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起到积极作用。通过进行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学生学会了独立获取知识和探索规律的方法,逐步提高了分析、处理问题的本领,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五、评价与展望
实践证明,每节课都合理安排好评价与展望,会给教学带来好的“收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把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已达到的水平同预先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对照,以评价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评价对教师、学生都有激励作用。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好成绩、好评价,产生喜悦,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大为增强,会激励他们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学生得到一般的评价,也会找出差距,迎头赶上。这样的激励教育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而教师则可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改进教法,并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后个别辅导。
总之,按照上述“五步程序”进行课堂教学,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概念和规律的获得建立在扎实的实验基础上,再由学生自己概括和总结,其印象是深刻、难忘的。
这种教学方法,迫使教师冲破“注入式”教学的束缚,打破“满堂灌”的沉闷局面,能把学生潜意识的物理兴趣调动起来,使教与学得到有机的结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践证明,实施“五步程序”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对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