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花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是写作的基础和根本。传统的作文训练的程序是:指导—写作—讲评。这个程序中的第一环节“指导”往往变成教师提写作要求,这种要求或简单或具体,结果往往只是从客观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作文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甚至使部分学生滋生了厌倦思想和套作文、抄作文的投机心理,这无疑是对学生个性的摧残,是对作文教学的伤害,与《大纲》中强调的“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实践”、“创新”等思想严重背离。因此,切实贯彻大纲精神,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在训练中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而这项改革,应从作文训练的源头环节,即指导学生积淀个性的、新颖的素材开始。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技巧再高超,没有新颖独特的素材也难写出好文章。作文园地,缺少了素材之水,只能是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难现生机。如能引一脉活水,涓涓流入学生的作文园地,必可育出万千芳华,春色无限。那么,应怎样指导学生积淀素材,指导过程中又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精神呢?
笔者就教学实践作了以下方面的探讨。
一、指导学生真切体验生活,过有意义的生活
自我生活是最具个性的素材。在学生的人生成长过程中,“无限的人都与我有关”,无数的事成为时间的信物,无数的物引起我某一刻的独特感受,把他们记录下来,书写自己的真实、独特的体验,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来实现作文的提升是《大纲》精神之所在。但此点却是当下高中生的“软肋”,近年高考作文持续刮着的“李白风”、“陶潜雨”即是最为典型的例证。
指导学生真切体验自我生活,就是要调动学生体验的意识,指导总结、提炼、升华的方法,培养记录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又要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指导可以采取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相结合的方法。
师生共同经历(一般为学校日常生活、大型活动等)的过程是直接参与的好时机,在经历前可明确观察体验的方向、要点,经历中提醒学生观察感受细节,经历后设计课堂交流汇报,指导学生提炼升华,然后组织学生形成记录,批改指点,展示学习。
比如,残疾人艺术团应邀我校来演出,活动举行前,我为学生布置的任务有三项:看——看演员的肢体动作,神态表情,观众的情绪反应;听——听歌词内容,旋律特点,主持介绍,观众议论;感——感受表演者、欣赏者的内心情感。交流汇报时,先确定交流重点(即选定一些大家普遍赞赏的节目),再以每个具体节目为话题,从事先布置的“看”、“听”、“感”三方面进行汇报交流,彼此补充,互相学习,使感知的印象鲜活、具体起来,同时在原来客观的“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向自身感与悟(生命体验、人生感悟)的调动与挖掘,最后布置作业,记录此次经历体验到的内容。
作业完成后,可以讲评形式、学习记录的方法与技巧,也可以作业展示或作文专刊(附教师批语或创作者构思陈述)的形式提供学习范本。
间接参与的指导过程与直接参与的指导过程基本相同,只是师与生、生与生未经历相同场景,指导的细化与深入难度更大,交流者之间实现共鸣的难度也更大,但记录的内容则会更为个性化。
在“经历——交流——记录——学习”的材料积累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保护,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过程只是指导过程的最初设计,条件成熟后,可将交流过程移到课下,结组完成,直至省略。这样,更有利于安排定期的持续的材料积累活动(如周记或日记)。
二、重视教材文本阅读实践,创造性地挖掘课本潜能
教材文本阅读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阅读与写作又是密不可分的两大板块,多角度理解教材文本,开掘其潜能,将其作为写作素材进行积累,是以活学活用体现写作创新的又一有效途径。
指导学生积累课本素材,重在“开放”与“个性”。透彻理解教材文本阅读的重点是指导的基础,梳理可行的开放角度,是指导的关键环节,记录内容的验收与交流是积累见成效的保证。
比如,第一册课本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文言词语的含义、特殊文言现象的理解与邹忌的论辩艺术。解决了第一个重点,就可以准确理解文本内容,而任何角度的解读都是以原文情节为依托的。解决了第二个重点,学生对情节中的隐含信息就能做到准确把握,也可以生发很多合理的场景想象,这正是开放的基础与保证。有了上述基础,对文本材料的积累就可进入多角度开掘阶段,此时,应着重引导学生转换不同的思考的角度审视材料,并着重总结、发掘角度转换的规律,因为无序不能让学生感知规律,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与正确积累的习惯。对于此文,笔者提示学生先从阅读教学重点入手思考,得出此文本可作“语言与艺术”、“忠言也可顺耳”等论题的素材。再提示学生此类叙事性材料可从文本中不同人物的角度看事件,于是,学生又发现,从邹忌的角度入手,此文本可作“忠诚”、“小与大”、“智者的才能”等话题的素材;从齐王的角度入手,此文本可作“虚心”、“领导者的必备素质”、“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信任”、“智慧与涵养”等话题的素材。最后提示学生在此文与同类文本《召公谏厉王弭谤》的比较中再开掘,学生指出,此文本又可作文化思考类话题“皇权与文化”等的素材。有了这样的开掘,记录也就变得水到渠成了,但如果教师忽略了验收与交流环节,素材积累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督促到位,才有助于习惯的养成。
教材文本就如一座近在咫尺的宝藏,珍惜开掘这一宝藏,必可为学生的作文带来熠熠的光芒,而开掘的过程,不仅会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幸福,获得写作提升的愉悦,还将给学生带来无限深远的影响。
三、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总结升华
课外阅读,可以带给学生无限的知识,丰富他们的体验,拓宽他们的视野,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阵地。《大纲》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学生三年中的阅读总量达到300万字以上”,就“文化经典著作”、“诗歌散文”、“剧本”等做出了众多篇目的推荐,而学生的自主阅读涉及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因此,指导学生积淀作文素材,不能不重视课外阅读,它是追求写作创新的独具魅力的舞台。
笔者认为,指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积淀素材,不妨注意“四个结合”。从学生阅读的内容来看,在尊重个性的前提下,为便于指导,要必读与自由阅读结合;从积累的形式上看,必备要点与自选积累、书面整理与背诵结合;从验收检查来看,要定时与定量结合;从最终效果看,要达到积累内容与升华思想结合。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应有专门的阅读积累本,规定每周最少积累一次,整理的内容不少于300字,整理的形式必须包括“作品名称”、“作者”、“字词积累”、“文段欣赏”、“随笔”等各项,其中,摘抄的文段必须会背诵。同时通过课上的专题指导,引导学生学习整理阅读所得的方法,指导他们在横向阅读与纵向阅读的比较中学会深层次积累。
横向阅读,就是将同类作品或选段比较阅读,在比较中深入思考和探讨挖掘,从而获得更具独创性的素材。比如,我曾将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的大现代文阅读《总想为你唱支歌》中关于左公柳的一段文字与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和肖复兴一篇以树为题材的文章布置给学生作横向阅读,要求学生注意三篇文章中共性话题“树”,体会不同作者笔下不同树的形象的共性与差别,把握作者不同的写作目的,并就话题自然联想生活中自己熟悉的树的形象。阅读思考后以“树”为题,表述阅读所得,不少于150字。结果,学生的积累异彩纷呈,有的从作者笔下不同树的共性出发,把它们的顽强生命力的表现作积累内容;有的从写作目的出发,将毕淑敏笔下的红柳被砍伐后的现实(原文加学生推想内容)作积累内容;有的则拓展联想,或记录自己身边的树,或以原材料为基础记录生命的启示……
纵向阅读,就是将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可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或同一题材不同时期的作品阅读比较。在比较中,或形成对该作家整体全面的认识,或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或发现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变化过程,或通过作品对不同社会时期的现实有更真切的认识……这种阅读常需要大量时间,为此需学生有较强的意志力和浓厚的兴趣,但如能完成一项大型的纵向阅读实践,便可获得一盆蕴藏无限资源的作文之土。
无论是横向阅读,还是纵向阅读,都可使学生的材料积累,跳脱简单复述内容的层面,走向了更具个性与创造性的积累领域。同时,这样深层次的素材挖掘与积淀,也会极大程度的促使学生思维走向深入,思想得到升华。
古语有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指导素材积淀,便是作文主体创新训练的基础,把素材积淀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作文的创新之路即使不能变成金光大道,也将不再崎岖遥远。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丰厚的、个性化的、新颖的素材,是灌溉作文创新园地的一脉不可或缺的活水,重视这脉活水的引入,学生的作文园地才有可能早日出现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