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双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可以通过教学中穿插对文学作品的介绍,引领学生阅读;展开多重对话,自主构建文本意义;教学中抓住契机,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携手;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拓展生活空间;开展各种活动,督促学生阅读等有效途径解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 培养兴趣 提高质量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说到底是学生自主能力的阅读。它需要有阅读者强烈的阅读需求,而对阅读文本,阅读主体常常表现出愿意阅读、喜欢阅读的心理倾向,这个时候阅读对他来说是一次充满诱惑的探险,而不是不断重复的机械操作。阅读的结果是阅读者不断有所“发现”,即阅读者不断地从自身经历出发在文本中读出新意,获得不同于前人或他人的独特感受和新的结论。那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而要使学生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就要了解学生的生活阅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把握
学生的思想脉搏,走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阅读情境。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中穿插对文学作品的介绍,引领学生阅读
例如:在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可推荐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如《海的女儿》、《丑小鸭》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教师通过生动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感受,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后文”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我也要读一读”的行为动机。
另外,每星期设两节听读课,给学生读故事、童话、诗歌、名著、自然知识、世界及各国大事等,不仅能使学生拓宽眼界、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产生了读书的欲望与兴趣。
当然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不能只注重那些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富有魅力,能启人智慧的文学作品,那些能以其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感染人、熏陶人的传记作品以及能拓宽视野、开发智力、了解社会的科普读物也可做推荐。既要开列文学作品的必读“菜单”,也要推荐部分传记、科普等社科“特色菜”;既要注意尊重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指导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
二、教学中展开多重对话,自主构建文本意义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并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从中享受阅读的快乐,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例如《春》的教学中,学生听完录音后,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和感受。学生非常踊跃,争先恐后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畅所欲言。
还有人说:“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战斗员又是胸有全局的指挥员。”正因为如此,我们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细节上的困难,要善于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且起点拨引导作用。
1.当学生思路不畅时,教师就应点拨、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2.当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或疑问很多时,教师就要帮助其归纳、妥善整理零乱的思路;
3.当学生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时,教师就应当机力断、集思广益、陈述己见,想出好的办法、好的主意,作画龙点睛的讲解,让学生豁然开朗。
4.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正中下怀,正是自己尚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还没有展开讨论时,教师要有耐心等待时机,不必急于讲解。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意见,顺水推舟、自然而然地比较、分析以后,作出结论。
三、教学中抓住契机,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携手
新教材的许多课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许多共鸣,碰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样有价值的契机,指导学生写一些随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同时,学完课文后,有针对性地布置小作文,不仅能巩固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有目的地进行写作训练。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出略点、隐点、读点和触点进行扩展、补充、续编和改写。例:《羚羊木雕》可引导学生想象“我”取回木雕回到家的情节,续写课文,爸爸、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创新阅读的能力。
四、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拓展生活空间
1.开展小教师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意识
由学生当小教师走上讲台讲课,可让学生进行崭新角度的阅读体验。学生可侧重课文的某一点进行讲解,也可以谈自己的读后感,以此激发阅读的主动意识,让学生自主地对文本进行解读、进行阅读意义的构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自编自演课本剧,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
早在本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说”的教育思想。
经常让学生在熟悉文本基础上,将文本内容改编成小品、哑剧、话剧等形式,在课堂上表演给大家看。这种活动在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其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学生在仿真的情景中加深了对课文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种创造性阅读。我在上《核舟记》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把课堂变舞台,让全班学生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同桌互相协作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了古文的意思,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
五、开展各种活动,督促学生阅读
教师必须重视读后查评,经常保持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不断积累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
学生读到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时,都会产生强烈的交流展示愿望。通过交流,使学生对相关书籍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通过交流展示,还能澄清学生的一些较模糊的认识;通过交流,使一些好的读书习惯、方法得到发扬;通过交流,教师也能及时把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给予适当指导。这样既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又能不断改善自己的阅读方法。例如:开展学生喜爱的一些活动,如:“五会”即(好书介绍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新闻发布会);“三赛”,速读赛、朗读赛、读书知识竞赛;“一展评”即展示并评比好的读书笔记,这些活动既给学生提供了选择阅读的机会,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励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去尝试、去探索、去实践,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长的起点。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让学生与书为友。只要我们广大教师用真情去感染我们的学生,用智慧去营造我们的课堂,用心去开展一些活动,那么,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