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斌
近年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意志、情趣、习惯等)对学习的影响越来越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并逐渐予以重视。新大纲把“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作为教学目的之一。可见,在教学中注意非智力因素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趋向,这种趋向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它可对正在进行的工作起推动作用,且对工作产生创造性态度。所以,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积极活动是联结语言思维的桥梁。”学生的积极活动是脑、手、嘴的活动,语言的丰富要靠大脑的频繁思考,大脑的思考又要靠眼睛的观察和手的操作。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和动口,掌握知识,理解概念,并让他们享受到通过自我劳动获得知识财富的幸福和快慰,学生就会对所学的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为达到这个目的,本人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重视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1.观察实验,引起兴趣
首先上好初二的绪论课。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对任何事物都十分好奇,因此我把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集中起来演示给学生看。例如: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彩虹似的光带;感应起电机的放电现象;热学中“沸腾球”的液柱能从低处向高处喷;惯性小球;马德堡半球实验模拟;烧不断的棉线;电铃的发声等等。同时穿插介绍电学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到由于科学家的努力奋斗,19世纪电学得到飞速发展,并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获得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面貌。现代生活中,为了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必须学好物理。在实验课上,学生们看到有趣的实验兴奋万分,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后同学们说:“物理真有意思,一定要学好物理”。实验激发了学生极大的热情,引起浓厚兴趣。
2.动手实验,巩固兴趣
要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化为学习动力。根据初中学生好学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结合每章节学习内容,布置适量课外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从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感性认识。例如:讲平均速度时,领同学们到操场亲自测步行的平均速度;讲光的反射之前,让同学们认真地对着镜子仔细地观察镜中的自己(前走、后退、左抬、右举)的表现,介绍左右颠倒的像如何又颠倒回来,使其对平面镜成像规律产生深刻的感性认识;物理课难点之一的液体压强一节内容,则要求同学们将课堂已做的“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与液体质量多少无关”等验证实验,回家再做一遍;讲浮力知识时,让同学们用废钢笔做“潜水艇”及“密度计”,加深对沉浮条件的记忆和应用等等。想尽办法给同学们创造条件或介绍方法,给他们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实验中发现规律,巩固概念。通过动手实验,大大地巩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物理的主动性。
3.加强实验,提高兴趣
加强课堂演示实验。在我市推广的实验认知教学法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重要概念,设置一些直观、能体现实质性的实验,为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物体通过光的折射后,成像的位置要偏离它实际所在位置。在讨论“渔民叉鱼为什么不能朝着看到的‘鱼去叉”的问题时,先让同学们用透明的刻度尺或三角板(越厚越好),放在书上来回移动,观察书上的字(物)和通过刻度尺看到的字(像)的位置变化,学生马上看出书上的字(实际物体)在偏下方,而看到像的位置总是偏上一些。学生情绪激动,兴趣盎然,渔民叉鱼问题迎刃而解。“磁场”是初中物理的又一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巧用书写投影仪的投影屏,旁边摆上多个小磁针。为了显示出N极、S极,把每个小磁针的一端贴一块透明胶布,使磁针两端能区分开,在投影幕上,也设计正好对应的方位,这样把原来在讲台上一个可见度低的演示,放大到墙上,使全班同学看得清、印象深,概念掌握得牢。实验改进后,有关“磁场的性质”、“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的意义及方向”及“条形磁铁的磁场”形象直观而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这节难点顺利通过。同学们学得会、记得牢、概念清,学习劲头不断高涨,学习兴趣和动力不断提高。
二、利用新教材特点,从引入新课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任何事情只要开始有兴趣,就容易调动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果说绪论课是整个物理课学习开始的话,那么要巩固良好情趣和热情的继续和发展,就得上好每一节课的开始。新教材特点正是体现这个重要环节,要求巧妙地设计每节新课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从演示实验人手,引入新课。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有趣新颖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日常生活例子人手,引入新课。生活中的实例是同学们感受最深的物理内容,如果让他们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无疑会对学习产生极大兴趣。例如:蒸馒头时,为什么火在下面?切肉菜为什么要磨刀?自行车为何要带把套?夏天的水管为何“出汗”?
3.从科学家的故事及历史资料人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每一位科学家的成就之中,都流淌着艰辛的汗水,甚至是血。每位科学家对事业的执着追求,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经常地、认真地去讲去体会,对初中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鼓舞他们刻苦学习,激励他们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其坚强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