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准备如何做

2009-08-21 07:35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学习用品入学房间

郑 玲

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学准备,能为孩子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的入学做好哪些准备呢?

心理准备

有意识地激发孩子当一名合格小学生的愿望。如“你长大了,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做得真好,真像一名小学生”。千万不要吓唬孩子,“小学老师很厉害的,你不听话,上学后让老师收拾你”……让他们产生恐惧感,形成心理障碍。

建立宽松、和谐的相处环境。变命令式学习为引导式学习,可以适当提醒,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使之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要少唠叨,“学习有多么的重要,一定要得第一,一定要……”这些话对未入学的孩子来说只能是无益的压力,使孩子产生恐惧和反感。

带孩子参观小学。帮助孩子了解学校的厕所、安全通道、操场及班级所在的位置,便于孩子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化解因环境变化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物质准备

固定的学习环境:可以是单独的房间或房间的一个角落,一张书桌、高矮适宜的椅子、一个书柜就可以了,一定要保持空间的安静、整洁。

选择合适的台灯:一般用光线柔和的15~25瓦白炽灯,左侧取光。还可选择专门设计的护眼灯,注意光线不要直射孩子眼睛。

学具的准备:书包、文具盒、尺子、橡皮、圆头剪刀,根据老师的要求带相应的学习用品。所买的文具切忌玩具化,也不必太高档。家长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辅助物品准备:水壶、手帕、卫生纸或纸巾)。

学习能力准备

阅读能力:阅读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发现,孩子入学后发生适应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阅读跟不上。这里的阅读不单指教孩子认读汉字,主要是指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兴趣。家长每天最好安排亲子阅读时间,可以从幼儿喜欢的图书入手,由图逐渐过渡到图夹文。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看图讲述、续编故事、仿编等能力。

倾听能力:学会准确、完整地听取所要信息。这种能力在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可以在谈话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听懂对方的话,不乱插嘴。还可通过听磁带、看影像资料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巩固与强化这种能力。

学习习惯:养成专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前阅读、前书写能力。可以做一些日常的思维训练,包括数学思维训练,注意力、观察力、表达力的训练,玩智力游戏,走迷宫等。

其他能力的准备

(1)培养孩子处理简单问题的能力。如:放学了,家长没来接怎么办?乘公交车钱(卡)丢了怎么办?让他们知道回家的路线、家庭住址、可联系的电话号码等。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在家长的协助下,逐步养成收拾整理自己物品、学具、房间的能力。培养时间观念,做事、做作业时不磨蹭。对于控制力较差的孩子,家长可采用适当缩短做作业时间、简化作业内容、适时适度表扬等方法,让孩子具有成功感,提高做事、作业的效率与兴趣。

(3)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教会孩子安全常识,如:家长不在家,有人敲门怎么办?在家中闻到煤气味怎么办?到一些公共场所应注意些什么……学会正确处理与同伴玩耍时遇到的问题,这关系到孩子入学后对一些问题的处理。

(4)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培养独立能力、责任心。可以让孩子打扫自己的房间、整理书柜等,家长要让孩子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不要操之过急,越俎代庖。

除此以外,家长还应注意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创造力、合作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培养,让孩子轻松度过幼小衔接期。

猜你喜欢
学习用品入学房间
入学通知书
房间
谜语
五行真经
文具在哪里
看不见的房间
入学面试
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入学第一天
锁在房间里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