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红
摘要:音乐师范教育担负着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的重任。为使培养出来的音乐教师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培养出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学生。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育系的教师创立了“双导师”制,运用于教学中,取得了很好效果。本文对“双导师”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音乐教师教育音乐教育“双导师”制
随着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教师为了培养出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音乐教师,使其能在未来社会中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及研究能力,快速、有效地成长,搭建了一个宽广而坚实的平台——校内外“双导师”制。
一、立足社会需求,探索教师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教师十分关注基础音乐教育。郑莉教授把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视为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的“摇篮”,她常说的一句话是:“音乐教师教育脱离了基础音乐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他们看到“准音乐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缺失在短期内难以弥补等问题时,就考虑在建构音乐教育学课程框架时从“三个需要,一个角度”出发,即从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出发,从音乐教师的成长需要出发,从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出发,从中国音乐教师教育与世界音乐教师教育接轨的角度出发,将音乐教师教育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教育模式——校内外“双导师”制。
传统音乐教师教育主要由校内教师单方培养学生,校内外“双导师”制则是校内教师与校外教育基地的教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学习、观摩、实践等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指导老师之间既有协作,又有一定的分工。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一名指导老师,后者侧重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项工作从大一延续至大四。同时,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派往音乐教育系所提供的多所中小学中,在那里选择一名校外指导老师,他们将对学生教育实践方法、课堂教师教育进行理论与实际接轨的指导,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包括课堂驾驭能力、课程的设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这过程中,指导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业务技能、工作态度、对音乐的热爱都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学生能尽早地进入角色,把新的教育理念、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对05级师范班学生进行了“双导师”的培养,学院将他们分配到校外教育基地,将原先每学期3—5次的教育见习改为每周至少1次的教育教学见习活动,学生在校外导师的带领下,观摩教学、与学生座谈、帮助导师组织社团活动、社会调查、见习毕业班学生示范课教学、观看优秀教学录像、听取特级教师或专家讲座等,深深感受到:“仅有理论上的准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尽早加入到音乐基础教育的一线,跟从校外导师学习、积累经验,了解本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再将其带进校园使自己在校期间学习更加有的放矢。为就业积聚能量。同时。参与基层一线导师的实践研究,为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阔了眼界和思路。”这就是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良性循环的“产物”,它强化了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与地方音乐教育的联系,形成了优势互补、交叉互动的局面,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二、新型教育模式,培育创新人才
“准音乐教师”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要将“准音乐教师”培养成合格的音乐教师,就必须进行严格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等全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使其掌握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准音乐教师”对待孩子所必须有的爱心责任心,这一切的形成都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培养和训练。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教育者为了使学生生的学习能与实践紧密结合,打破了以往的音乐教师培养模式,探索性地提出新型培养模式——“双导师”制。这一模式使学生在校内教育、校外教育、教育实践这三点一面的基础上支撑起了一个中心——自我教育。这个模式是围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现、自我成长来设计和展开的,“双导师”培养模式不仅仅是为了理论联系实际而铺路架桥,更重要的是为“准音乐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恰当的、“安全”的、边学边验证的、积累经验的绿色“生态园”,使学生通过自己在实践中的“自我教育”,明白自己哪儿不足、缺什么、还需要学什么、本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依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回校汲取自身所需的知识,加速“准音乐教师”向音乐教师角色的快速过渡。从而跟上时代对音乐教师的要求,培养出来的音乐教师便具有自主、创新、反思的能力。
首师大音乐学院05级音乐教育学生就是这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受益者。在他们的现代音乐教学的课程作业中,单从文章的选题就可看出,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关注的问题和看书的程度都与以往的学生不同,例如这样的选题:《一条难走却要走好的路》、《素质教育与乐中寓教》、《中国基础音乐教师培养何去何从》、《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的骄傲——浅谈基础音乐教育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等。学生感慨地说:“‘双导师是全新的方式、全新的学习,导师的点拨和启发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我们茅塞顿开,增加了信心,也少走了弯路,我们喜欢这样的教育模式,它让我们快速成长。”仅仅一学期的“双导师”教育就使“小荷”露出了尖尖角。高师音乐教育是为中小学输送具有专业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师资的地方,如果培养出来的教师没有创新意识、探究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常反思的习惯等,那么这样的教师根本不可能把中小学的音乐课上好,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生。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构建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塑造,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音乐教育的目的更是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培养出具有全面发展完善的人。教育的起点是人,教育的归宿还是人。因此,在这四年相对“分散和集中”的学习、见习、实践过程中,学院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及贯穿于各学期分阶段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问题所在。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才能不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培养出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才能激发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获益。
三、“双导师”制势在必行
“准音乐教师”在考入大学前文化学习和技能学习是
一种单向的教与学的形式,学习的接受方式是给什么就学什么,没有参与学习的意识和权利;生活方面完全依赖父母的照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理能力很弱,只要将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就可以,至于将来干什么、能干什么,他们都不会关心。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与中学时代完全不同,特别是学习方面,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如何选择选修课程,如何构建完备的知识结构等问题都是绝大部分“准音乐教师”的弱项,今后走上教师岗位后该如何教学,如何管理学生、如何去爱学生等问题都“准音乐教师”们感到懵懂和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有经验、懂专业的校内导师依据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完整性问题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系统地、完整地建构起自己的课程体系,积累教学经验。校外导师给学生以实际的指导和为学生亲临教学一线创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准音乐教师”们在校外导师的带领下开展课外活动,与中小学生慢慢地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培养了爱心,不至于毕业后难以胜任音乐教师的工作。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上适量地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实践中的发现是为了不教的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通过“不教”的手段,让学生在实践的“自我教育”中,不断提高“会学”的能力,从而达到“教”的目的。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形成具有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意识、学以致用的能力、发现问题和独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自我寻找方向、自我驾驭、自我指导的能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高等音乐教育也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为生命,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今高师音乐教师教育必须面对的,而“双导师”制的实行,则无疑是给了学生生以“雪中送炭”的指导。
05级师范班学生说:“‘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不再是从前那样,当我想要树上的苹果时,导师不是直接摘给我,而是鼓励我、启发我、引导我,让我想办法自己去摘取它。”爱因斯坦曾说过:“大学应该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把专业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音乐教师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拥有宽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实施“双导师”制不仅使学生在学业上可以得到导师全方位的个性化指导,同时,学生还能进入导师的研究领域较早地接触科研,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这样的培养过程为“准音乐教师”的就职插上了“翅膀”。
此外,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科研精神及个人的魅力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双导师”制作为一种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确实具有与其它培养模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且实行“双导师”制可以使师生在直接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中达到知识和经验、情感和观念、思考和体验的相互交流和碰撞,相互启发和相互弥补,可以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不断探索和学习将发挥双效的作用。
总之,“双导师”制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在这种新型音乐教师教育模式的培育下,必将诞生出一支有个性、有特色、有创新意识、有探究精神的音乐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将推动音乐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使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向新的里程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