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

2009-08-21 07:35王迎春刘永俊
文教资料 2009年16期
关键词:研究型新建应用型

王迎春 刘永俊

摘要:近年来。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应用型”办学定位广受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的青睐。本文简述了本科高校的“应用型”与高职高专的“应用型”有很大的区别,分别从人才培养角度和学校发展角度分析了“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并提出了“应用研究型”概念,希望能给该类本科高校一个更加清晰、准确的定位理念。

关键词: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办学定位应用型应用研究型

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据统计,我国已有850余所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其中地方性新建高校接近200所。这类学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办学者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刘道玉教授就指出:“过去是千军万马争上大学这个‘独木桥,现在是千军万马争建研究型大学和一流水平的大学这个‘独木桥。中国高校功能定位刻不容缓。”…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适应形势,一直在积极探索自己的办学定位,经历了学术研究型—,教学型一应用型的道路。“应用型”办学定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缓解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但笔者认为“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不能仅局限于“应用”,还要注重科学研究,只有应用与研究相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切实推动社会发展。所以,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应将办学定位进一步修正为“应用研究型”而不是“应用型”。

一、“应用型”和“应用研究型”的区别

“应用型”和“应用研究型”的区别主要在于“应用”和“研究”两个词。在许多人看来,“应用”和“研究”是水火不容的。应用等同于实践,研究等同于理论,其实非也。应用和研究暗含着两种不同层次的思维方式,狭义的应用是适应需要。以供使用,偏向于实践的操作性,是消极的适应。研究是钻研、探索,偏向于实践的指导性,是积极的创新。社会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应用必然需要研究,研究必然走向应用,二者水乳交融,相互促进。所以,笔者将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为“应用研究型”,就是希望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能够在强调应用性的基础上树立研究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研究的理念和习惯,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最终实现培养合格的创新性实用型人才的目的。这种办学定位一方面有别于学术研究型大学,更加注重与地区经济相结合的应用技术的培养,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避免了“一刀切”的精英式教育。另一方面,这种定位也更加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素养,为学生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提供了保证,这也是“应用研究型”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的最大区别。

二、多角度看“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

(一)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即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过去。受“精英”教育理念的支配,高等教育把高深知识作为着眼点和目标归依,普遍偏向于重视理论型人才的“学术型”教育,而轻视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就是重视科学教育而轻视技术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全面的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科学研究上重视理论研究而忽视应用技术研究,从而造成我国“学术型”人才的相对过剩而实践应用型人才不足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趋势,趋同性的“研究型”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大一统的“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受到严重的挑战。对于我国大多数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来说,因受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质量观的影响,培养的学生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就业面临着强大的压力。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应重新确立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断探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知识质量观为能力质量观,培养学生个性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虽然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但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和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是应该相同的。这也正是大多数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从“学术研究型”办学定位修改为“应用型”的原因所在。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应该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许多人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当前职业教育也开始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职业教育的基本宗旨就是培养一些能够到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那么地方性本科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之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有不同,在办学定位上又该如何体现呢?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人才应该具有更宽广、扎实的理论基础;应该具有更强的独立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应该具有研究创新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我们称这种人才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等任务。所谓“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与高职高专培养的“社会实用型人才”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具有更加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创新意识,能够更加自如地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利用创新的思维意识解决问题,能够引领企业发展而不是简单地适应企业的发展,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打个比方,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机械工程系培养的毕业生不仅要像参加了几个月培训的建筑工人那样使用挖掘机,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还要利用学习过的机械学理论知识,加以分析解决,能够从根本上创新性地使用挖掘机。所以,笔者认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较单纯的“应用型”更适合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

(二)从学校发展角度看“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一所高校,主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从事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提供什么样的社会服务,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来确定,这是指导学校发展与办学模式定位的基础。最近10多年,在我国广泛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多由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升格而组建,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原始资本”积淀较少,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科研实力不强,学科建设刚刚起步,教师的整体学术水平不高。这种自身条件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不能复制那些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思路,必须另谋出路,重新明确办学方向。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绝大部分都分布在省会城市之外的中等城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一般都形成了

地方特有的产业结构、特色文化,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特色更是学校发展的沃土和特色之源。所以,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地方企业的发展是“鱼水关系”,必须植根地方又服务地方。将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定位为“应用研究型”,不论从学校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地方企业的需求来看都是大势所趋。

一方面,“鱼儿的生存离不开水”。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企业的支持,所以,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培养企业实用的创新性实用型人才是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的立校之本,是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的生命线。以我校为例,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自2004年从专科升格为本科高校以来。就开始探索学校的办学定位,结合学校处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中心的区域优势,一直坚持“贴近地方、服务社会”的理念。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校全方位开展与企业的合作,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努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校先后与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常熟市瑞特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创美工艺(常熟)有限公司、常熟市常宏机械电子有限公司等60多家公司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就业率连年上升,其中2007届毕业生最终就业率为97,65%,协议就业率在全省本科高校排名第七,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另一方面,“鱼儿的存在能够给水带来生机与活力”。将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定位为“应用研究型本科高校”也是当今社会企业的内在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逐渐被高科技产业代替,企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所以仅仅经过简单技能培训的技术工人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而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培养的具有扎实学科基础的创新性实用型人才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香饽饽”。创新性实用型人才的引进会使企业的技术更新加快,给企业带来无尽的活力,这正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所渴望的。如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近年来在开发电子多臂、电子机提花的过程中遇到了关键部件电磁铁、电磁阀的制造难题,仅依靠公司自己的力量较难完成开发任务,如果对外采购,将面临国外厂商的垄断和漫天要价。而国产的在技术性能方面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该公司与我校开展了课题合作后,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使电磁阀、电磁铁的技术瓶颈取得了突破,最终能自主生产出技术性能优、稳定性好、性价比合理的产品,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实现“应用研究型”本科高校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理论基础教学仍然不能忽视。

本科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保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所以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对于学生能否掌握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更应该认真分析各专业的学科体系和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既能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符合学科当前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另外,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也尤为重要,启发式教学比一味的讲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二)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对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应加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分析、讨论、协作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满足于学会操作技能。

(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行业和当地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要积极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教育运行机制,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重视校企联合,签订产学研合作教育协议,使产学研基地成为学生实习实训、学校应用科技研究和实践技术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这些措施能为学校营造良好的研究创新氛围,也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有利于形成产学研结合的良性循环。

(四)保证教学经费的投入。

在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占有较大的比重,实验室建设、实验仪器设备购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而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则一般都处在学校各项事业建设发展阶段,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办学经费相对困难,要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途径的实现,这些高校就必须多渠道地筹集资金。保证教学经费的投入。

(五)加强“质量工程”建设。

教育部、财政部[2007]1号文件实施的“质量工程”,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对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契机。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要抓住机会,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要树立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理念,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体现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型结构,还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当然,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途径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刘道玉.中国高校功能定位刻不容缓[J].高教探索,2007,(01).

[2]夏跃平.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服务区域经济[J].教育发展研究,2005,f05).

[3]卢宁,陈雪梅,丁小明.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高教论坛,2007,f1).

[4]李好好,卡尔·维尔海姆.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Fachoehshule)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2).

猜你喜欢
研究型新建应用型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