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人生观之探析

2009-08-21 07:35张惠军
文教资料 2009年16期
关键词:不争老子万物

张惠军

摘要:在以“道”为核心的宇宙论指导下,老子对人生问题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主张,具体表现为:精神至上的人生诉求、极具特色的处世之道。对老子人生思想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其融汇到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来,必会对当今社会人格的提升和素质的提高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老子人生人生诉求处世之道

综观八十一章《道德经》,我们不难看出:“道”是老子哲学的基石,老子正是基于对“道”的认识,才形成了对世间万物的洞悉。“尽管老子具有系统而独特的宇宙观,但从认知的层面探求世界的本源及其规律并非他的初衷。和大多数中国哲学家一样,人生问题、社会政治问题才是他关注的核心”,所以,“老子对本源之‘道及其特征的种种描述,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为处于大变动时期的社会和人生寻找一条应当遵循的普通的准则”。有鉴于此,老子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对人生修养的途径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主张。这些见解和主张尽管形成于几千年前,并长期回旋在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但其中的真知灼见于今天完善个体人格、优化民族性格、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很好的启示功能。因此,我们必须对老子的人生理论作一番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挖掘并整理出其积极合理的一面,批判和剔除出其消极落后的一面,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择其精华而阐发,顺乎时代而演绎,将老子的人生观融会到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来,体现时代特色,为当今社会人格的提升和素质的提高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精神至上的人生诉求

老子有一句名言:“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虽然是有感而发,但却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为学”追求的是知识,“为道”追求的是境界,老子认为知识是越积累越多,而境界却要尽量舍弃各种知识和欲望的牵累才能提升。两相比较,老子看重的是精神追求。在老子眼里,名誉、利益、财富、地位都是腐蚀人类心灵、与大道格格不入的东西,过分地看重和追求这些东西往往伤及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纯真本性,导致人格自尊受损,人生误入歧途。因此老子提出了“名”与“身”、“身”与“货”、“得”与“亡”的关系问题,要求大家认真思考。既然人生的真正幸福和快乐不在于物质上的充裕和地位上的荣华,那么只能在内在精神层面上修养和充实了,用老子的话就是“为道”。为了实现“为道”,老子教育人们少私寡欲、抱朴守真。

就少私寡欲而言,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减省一切欲望,而主要是指对于物质欲望和个人私欲的节制。为了促使人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老子指出:“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意思是说,人出生后能长寿的,占人群的十分之三;短命夭亡的,占人群的十分之三;本来可以长寿而却踏入死路的,也占人群的十分之三。其原因何在呢?是因为生养太厚、享受太过造成的。看来,不加节制地纵情声色,过分恣意地追逐名利,都会给人们带来不良的后果,倒不如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不为物累,追求恬淡适宜、豁达平和。古今中外的历史说明,一切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卓有建树的人,无不是善于节制物欲和享乐,对人生豁达乐观,对工作孜孜以求,有着崇高的精神境界。总之,对我们而言,什么是幸福和快乐,如何获得幸福和快乐?是反求诸己,还是外求于物?老子给我们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多一些精神追求,少一些物欲放纵。虽然其思想中有忽略物质条件的片面性,但其看到了精神修养和精神充实的重要性,认识到单纯的物质生活的满足并不是幸福和快乐之源,引导人们不要为外在的物质条件所束缚,不要为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所牵累,应努力去追求精神的充实和内心的平和,这样的幸福和快乐才是长远和无限的。这些看法在现代生活中仍然有着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失去了终极追求的拜金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更是一剂良药。

就抱朴守真而言,这是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老子从其所处的社会现实中,看到人们屈从于等级制度的压迫和繁琐礼仪的束缚,虚伪做作,尔虞我诈,导致人性扭曲、人格分裂,因而视“朴”、“真”为道的本性,教育人们返朴归真、保持纯朴天真的自然本性,要求大丈夫为人处世“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以此来纠正种种社会弊端,改变浅薄浮华的社会风气,使天下“复归于朴”。所以,道家抱朴守真、斥虚去诈的思想主张正是对于摧残、扭曲人类本性的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派生物封建道德的一种反抗,是对于封建官场中争名夺利之黑暗现实的抨击,是对于封建统治阶级假仁假义行为的揭露。对于处在‘使人不成其为人的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礼教束缚下的中国人来说,其无异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帮助人们抗拒和克服着人生的扭曲,以及这种扭曲所带来的痛苦,为民族性格的发育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营养”。直到今日,真诚朴实在现代中国人的品格结构中依然占有重要的位置。人们总是喜欢那些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注重实践、不尚空谈的人,而对那些言行不一、奸诈狡猾、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者充满了鄙视和谴责。可见,在当今社会,真诚质朴的品格对于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关于这一问题,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们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善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

二、极具特色的处世之道

老子的人生观蕴含着多方面的意蕴,他不仅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就个人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进行了思考,而且就人在社会中如何取胜、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一系列为人处世的原则、策略、行为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生进取观。这种独特的人生进取观主要由“贵柔守弱”、“谦下不先”、“不争”、“无为”、“守静”等内容构成,它洋溢着辩证的智慧,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养成和人格塑造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贵柔守弱。

老子非常推崇柔弱,十分看重柔弱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表现的作用。在对于自然社会进行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老子认识到,柔弱的一类事物往往更有生命力,而坚硬刚强的一类事物往往容易被毁坏;凡是柔弱的东西都是生存的一类,凡是坚强的东西都是属于死亡的一类。他以人、草木、水为实例说明这一道理,从而要求人们保持柔弱的状态,柔弱处世,并强调“守柔日强”。老子“贵柔守弱”的思想反映了一种非常深刻的大智慧,是一种独特的取胜之道和生存之道。在现实世界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两军交战时,强大的一方常常恃强而骄,反而容易失败;逞强好斗之人凶残暴虐,容易激化矛盾,引人怨恨,为人所伤害;树苗由弱而强,长大成材后,反而会被砍伐;树木高大的易遭大风所折,此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小草看似柔弱,却能在大风袭来时安然无恙;滴滴水珠看似细小,日久天长却能洞穿巨石……然而,人们在刚强与柔弱之间,往往看重刚强的力量,习惯于求强、图强、逞强,甚至以强凌弱。老子却非同凡响,独具慧眼,告诉人们柔弱并不是懦弱,柔弱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比刚强更大的力量;启发人们要采用柔弱的方式,保持柔弱的姿态,而不刻意追求强和盛,最终以柔弱胜刚强。其实柔弱作为人生原则有两大特点:一是温和性,二是灵活性。人生在世,与他人相处,采取柔弱的姿态,还是坚持刚强的态度,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贵柔守弱,主张柔弱,并不是要人一味示弱与退让,而是要人用温和的方式去争取自己的目的,要人待人接物灵活而不僵化、圆融而不固执,具有耐心和韧性。这对个人而言,可以减少生活道路上的各种阻力与障碍,有利于达到个人的愿望;对社会而言,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与冲突,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坚持刚强,则不是皎皎者易污,刚强者易折,就是好勇斗狠,纷争四起,对社会造成破坏,于人于己均无益处。所以老子的这一方法,初看是软弱或耻辱的,但最终是聪明和有力的。老子的这一思想反对逞强好胜。极大地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塑造了中华民族柔和的性格。

(二)谦下不先。

“谦下不先”是老子贵柔守弱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谦和、处事谨慎、不骄不躁、先人后己,这些至今为人们所欣赏和修养的美德都与谦下不先相联系。

1“谦下”具有我们现在所讲的谦虚、谦让、谨慎的含义,它与骄傲自大、逞强好胜相对立。老子认为谦虚有益于人,骄傲侧有害于人,“善用人者为之下”,统治者只有礼贤下士、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处于上而居以下,才能博采众长、广收民心,成就丰功伟业。历代统治者的政治实践都证明,谦下者一般都能形成较为和谐的政治局面,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如刘备三顾茅庐,屈尊求教诸葛亮,从而三分天下有其一。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常怀畏惧”、“自守谦恭”,广泛听取魏徵等臣下的意见,终于造就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看来,为人处世保持谦下,是个人进步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2在老子的“处世三宝”中,“不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法宝。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知道不甘人后的道理,认为努力进取、力争上游才是应有的人生态度。老子则不然。他主张不先,并将不先作为实现人生目的的策略和手段,通过处下,达到居上。这看似消极,实则很积极。不为人先是以退为进,养精蓄锐,厚积薄发,后发制胜;启发人们退而结网,而不要临渊羡鱼,退是为了更好地进。所以,不先既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处世之道,又是一种协调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老子的原意决非要人们自甘落后,无所事事,消极无为,而是力求消除人们逞强自大、自以为是的陋见,启发人们顺应自然之道,更加有效地“为”。

总之,柔弱不能流于柔媚懦弱,刚强不能失之骄矜暴虐。谦退不能放弃原则和操守,这就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老子的思想无疑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并给这一精神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营养。

(三)不争、无为、守静。

在老子独具特色的处世之道中,还有“不争”、“无为”、“守静”等内容。这些都与老子“贵柔守弱”的思想相关联。都与“谦下不先”的主张异曲同工。

1不争

不争并非真的退避三舍、妥协忍让、不敢竞争,而是以不争来实现争,讲的是一种策略和手段。老子不争之争的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应该懂得有所争有所不争,凡事都争,既不利于人际关系和谐,又会使自己身陷战争状态,身心交瘁;其次,即使要争,也要采取和平的,对社会无害的方式去争,再次,应该学会超越自我,走向“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广阔天地,淡泊名利,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更高的层次上争;最后,在过分注重争的时代,运用不争作为争的策略和手段,往往能出奇制胜,不战而胜。

2无为

无为并非真的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无为而为。老子在论道时说“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产生并养育万物,却不带有丝毫的功利目的和考虑,万物依赖它生存而不加以夸耀,成就万物而不去占有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对万物实行主宰。因此“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将这一宇宙观落实到人生层面上,就提出了无为处世的原则。老子十分推崇无为原则,认为真正高尚的东西不是有意做出来的,而是自然呈现出来的,他坚决反对刻意而为,带有功利心而为。老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要求人们按照道的样子去生活,不断削减人的功利欲望和追求,达到无所为而为顺其自然而为的境界。“老子似乎已经认识到:过份注重目的,常常会遮蔽人的视野和明智,忽视事物的本性和发展规律。使人心灵焦躁,困惑,最后徒劳无功,付出惨重的代价;似乎已经认识到:反其道而行,无为而为,可以开阔人的视野,激发人的潜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尊重事物的本性和发展规律,顺应各方面的自然性,从而克服目的性行为的局限。这是老子无为思想的深刻之处。老子的这一观念对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有相当的影响,而且现在看来也十分有价值”。

3守静

守静是老子的又一创意和智慧。宁静致远,静定生慧,静能让人处世从容、临危不惧、临乱不慌。所以,千百年来,老子“守静制动”的思想陶冶了中华民族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处事态度,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老子要人在繁忙中静下心来,在急躁中稳定自己的教诲,在今天这个躁动和忙碌的时代,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清醒作用。

三、结语

通过对老子独具特色的处世之道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在现实生活的层面并不是一味地消极退缩,而是主张以迂回的、非常规的、看似消极的方式来争取积极的人生目的。这是老子人生观的独特之处,也是老子的机智之处和常常被人误解之处。指责老子的人生观消极,是肤浅之见;说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是不准确的。老子的人生观是以屈求伸,它充满了睿智,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有着很好的运用,并且对社会多半无害,即使在今天也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示。同样,老子所提出的许多策略和手段,以及由其引伸的处世之道和行为方式,经过岁月的洗炼,前人的实践和总结,有些已内化在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中,对中国人的人格修养和人格完善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人民出版社.2004.

[2]吕锡琛.道家与民族性格[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2.

[4]李光福.论老子独特的人生进取观[J].南开学报,2004,(6).

猜你喜欢
不争老子万物
万物皆可折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万物生
艾草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不争的函谷古道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