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作品阅读的探究与诱导

2009-08-21 07:35沈玲玲
文教资料 2009年16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美的诱导

沈玲玲

摘要:阅读文学作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阅读文学作品的正确方法应如王国维关于读书和治学的三种境界。教师在其中起的作用如下:探究文学作品的内涵,诱导学生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探究作者对人物的爱憎感情,诱导学生发现并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探究文学作品中情景和形象,诱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探究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诱导学生感悟语言丰富的表现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领悟程度。“师导生究”必定能实现文学阅读的最终目的——学生学会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探究诱导感情领悟

阅读文学作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巴金先生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宝库,那就是多少年来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

可是,现在有些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往往追求故事情节,泛泛而读。他们还是徘徊在文学宝库门外,未能发现宝物,常常空手而返。究其原因是他们未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那么,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一、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正确方法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关于读书和治学的三种境界之说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把读书治学的第一种境界喻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说读书治学首先要高瞻远瞩,要有正确而高远的目标。第二种境界喻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告诉我们读书治学接着要进行孜孜不倦的求索和探究。第三种境界喻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可以理解为经过苦苦的求索和探究,最后才会恍然大悟,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王国维先生的三个经典比喻启迪我们,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正确方法是:要有高远的目标,正确的探究方向,然后作细致入微的探究,最后才能豁然开朗,有所悟、有所得。其中所悟所得,正是我们的目的——青少年从文学作品中吸取营养,健康地成长。

学生用探究的方法阅读文学作品,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二、教师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授之谓也。”叶老又说:“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老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文学作品应当由学生“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教师的作用是“导”,是“多方设法,相机诱导”。

可见,阅读文学作品,学生最好的方法是探究;而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教学的最好方法是诱导。

那么,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探究的正确方向是什么?教师又应当作怎样相机的施工诱导呢?

三、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我们从《语文新课程标准》有关阅读文学作品的目标中得到了启发。具体如下:

1探究文学作品的内涵,诱导学生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读小说不能仅仅读故事,更要通过品味、感悟、欣赏,读出故事背后的诗意。这诗意就是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朱光潜先生的话强调了探究文学作品内涵的重要性。学生了解了作品的主旨,也就能对社会与人生有进一步的发现和认识。毛泽东同志说,读《红楼梦》可以认识封建社会,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透过故事的表象去探究故事背后的实质,探究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例如,《格列佛游记》中的“宫廷游戏”片段,表面上写的是格列佛看“绳上跳舞”看“跳过横杆”,场面热闹非凡。而这时教师就要诱导学生透过这些表象去思考大臣们为什么要冒着“折断脖子”的危险去“过分卖弄自己”。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原来皇帝以绳上跳舞的技能来决定官吏的任免。这样学生也就很容易领悟到作品的主旨即作者借“小人国”来揭露和批判英国统治者的腐败和罪恶。同时,学生还认识到了英国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今天的社会。

教师还要善于选取暗示文学作品主旨的句子或语段,诱导学生去探究人生的哲理。例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是这样写的:哈威尔船长说:“必须把60人救出去”,“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读到这里,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几句话,诱导学生探究船长此时的心理。学生通过思考发现船长此时想的只是他人,自己则决心与船共存亡。颂扬船长勇于决断、忘我救人的精神正是本文的主旨,学生悟到了作品的主旨,也就悟出了人生的价值:人活着不能只顾自己,更多的是要为他人着想。

探究文学作品内涵,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就能把学生培养成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的21世纪的一代新人。

2探究作者对人物的爱憎感情,诱导学生发现并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学大师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对笔下的人物都倾注着饱满的感情,或爱或憎以情动人,燃起读者的心灵之火,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来弘扬笔下人物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因此,探究大师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倾向,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健全人格和陶冶情操的一条极好的途径。

但是,有些作者对自己笔下人物的感情不直接表露,而是含蓄地蕴涵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学生难以捕捉作者的情感意蕴,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诱导。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学会依据语境来推断关键词语的词义,从而感悟作者的感情。例如,鲁迅在《故乡》中写“我”和闰土重聚的情景。在听了闰土诉说的遭遇后,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境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读这句话,教师当要求学生要读“苦”字,让学生思考是谁苦,又是谁害苦了他。学生不难说出是闰土苦,是罪恶的社会制度害苦了闰土,而再读这句话,学生就会感悟到这个“苦”字充满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表达了作者的心酸;也充满了对反动统治者强烈的憎恨,表达了作者的愤懑。接着教师再诱导学生联想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学生就会对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格精神产生崇敬之情。教师还要善于诱导学生身临作品所创造的情景,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例如,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提问,如果你是于勒的侄子,当你在渡轮上发现于勒已沦为衣衫褴褛的穷水手的时候,你对他的情感态度将会怎样。学生未经思索,或许会说是同情,或许会说是不原谅。这时,教师可诱导学生揣摩作品中的“我”在看了于勒的手和脸后默念的话:“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在这句话中,作者不避重复地强调他们的亲情关系,学生品味后就会感悟到作者借“我”的心理活动来表达自己对于勒的同情和对惟利是图、六亲不认的菲利普夫妇的唾弃。这样大师的正义感感染了学生,学生也就走近了文学大师。

“阳春布德泽,万木生光辉”,大师的情感折射出了大师的人格精神,滋养着青少年茁壮成长。

3探究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诱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羡。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还提出,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文学大师又为我们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情景和生动的形象。因此,探究文学作品的情景和形象,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发现文学作品中美的情景,学会欣赏美。并能说出对美的体验。罗丹说过:“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作品时,首先要诱导学生去发现美的情景。例如,阅读鲁迅的《故乡》,教师可启发学生:文中哪些描写呈现了图画美,学生不难说出是作者对月下瓜地的描写。接着教师就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并展开想象来感受美: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沙地,碧绿的西瓜,其间小英雄紫色的脸,银亮的项圈,亮闪闪的钢叉……作者为我们创造了优美动人的情景,给人以美的享受。然后教师还要诱导学生身临其境,说说对美的体验,以及围绕这种情景有了哪些美的话题。有的学生会说月下瓜地朦朦胧胧的,画面本身就呈现朦胧美;有的说,并列数景而又能协调统一,这就创造了海边夜景和谐的美、静谧的美;有的还说,这情景中还有静态的美和动态的美。就这样,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品味作品人物的形象美,探究外在的形象所折射出的内在的美。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因为只有形象才是外在的体现。”而培根说:“美德最美。”可见,学生在欣赏作品人物形象美的时候,教师更要诱导学生去探究人物的内在美。

例如,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中的主要人物的外形就很美。他是一个年轻的通讯员,“高挑的个子”,“厚厚实实的肩膀”,“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说起娶媳妇,他就“飞红了脸,憨憨地笑着”。看了他的外形,学生就会感到他的可爱,而这时,教师就要诱导学生:这样的外形折射出了怎样的品质。学生就会说,通讯员具有勤劳、纯朴和憨厚的品质,而这就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这时学生才感悟到:通讯员可爱,可爱的不仅仅是他的外形,更多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这样,学生在探究作品人物形象美的同时,在自己的心田也就播下了美的道德品质的种子。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学生探究作品中美的情景和形象的过程中便会产生爱美、尚美的心理。学生追求美,就会去设计美的蓝图,把未来的社会和人生创造得更美好。

4探究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诱导学生感悟语言丰富的表现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领悟程度。

作家由于经历、处境、性格的不同,形成了特有的语言特色,而探究不同的语言特色就能使学生感悟到不同的语言可以表现作者不同的情感态度,进而领悟到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例如老舍先生,他一生热爱人民,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作为人民艺术家,他的语言特色是平易而形象。《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结尾写祥子“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比喻通俗而形象。教师诱导学生细品这句话:是谁把祥子折磨成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除了自然因素,更主要的是人为因素,从而感悟到老舍先生正是用他那平易形象的语言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慨。

斯威夫特则不然,他从小遭受了英国上层社会的冷眼,对他们深恶痛绝。因此,他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嬉笑怒骂的笔法来揶揄、鞭鞑昏庸、腐朽的英国统治者。例如在《格列佛游记》“语言的妙用”这个精彩片断中,写三位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名词则用实物来代替时,文中就出现这么一句话“要不是妇女和俗人、文盲联合起来反对,这种发明早就已经实现了。”这个语句表面上轻视了妇女、俗人和文盲。此时诱导学生联系斯威夫特的语言特色,学生就能领悟到,作者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在讥讽英国的统治者,言外之意就是他们比妇女、俗人和文盲更愚蠢。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表现力,就像春兰秋菊展示了不同的风采,学生感悟到语言不同的表现力,就能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领悟程度。

当然,阅读文学作品的探究方向还不止这些。《语文新课程目标》在“第四学段”(七到九年级)阶段目标中强调的是以上四点,因此,其余的这里就不作论述了。

总而言之,阅读文学作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阅读当“自为探索”,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诱导。学生的探究有了正确的方向,教师的诱导又能给学生以启发。那,学生就一定能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教师的诱导也能实现自己的最终目的——教学生学会阅读文学作品。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美的诱导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好美的雾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