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2009-08-21 07:35王婷婷
文教资料 2009年16期
关键词:后殖民殖民主义殖民地

王婷婷

摘要:后殖民研究是近年来人文学科领域里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与丰富多彩的后殖民研究文献相比,后殖民翻译研究只是刚刚起步。本文主要从后殖民主义的含义、理论来源。以及学者对后殖民主义研究的相关争论分析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后殖民理论翻译研究启示

20世纪以来,随着亚、非、拉各民族国家的独立,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殖民地国和后殖民地民族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此消除,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悬殊差异使得双方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这表现为文化的争夺,而不是军事的搏斗,是一种文明进程的殖民。它不是通过武力、掠夺来达到目的,而是以文化作为“和平使者”,使殖民对象向着自己的文化靠拢。从19世纪的军事殖民到20世纪的文化殖民,改变的是殖民的策略和内容,不变的是殖民的本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没有使这种紧张关系得到缓和和削弱,反而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上日益边缘化,而发达国家仍是世界经济的主宰者,国际政治经济割据中的不平等依然根深蒂固,同时也形成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利差异。

一、后殖民主义的含义

后殖民主义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冷战时期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一种文化上的殖民侵略。这种后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不同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殖民主义侵略。后者是军事殖民,以武力为后盾,通过对落后国家赤裸裸的侵略,完成其经济与政治的殖民任务:而前者则是一种文化侵略,在东西文化的友好交流和西方文化在世界各地无孔不入的渗透中表现出一种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殖民主义侵略是以赤裸裸的武力入侵和残酷的殖民统治显在地表现出一种强势社会结构对一种弱势社会结构的吞噬和独霸;后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是打着国际友好、文化多元和现代化的旗号,以文化交流和学术互通的形式,潜在地同化在政治上、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群体,从而实现一种文化体制的一元化。

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来源

后殖民理论是在后现代主义之后涌现出的一种新的理论话语,它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19世纪80年代从美国蔓延到欧洲,成为欧美中产阶级的学术焦点。

60年代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时期,也是全球文化大动荡的年代。东西两种文化动荡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联系。西方经科技革命进入信息社会,新的世界经济秩序正在形成。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后结构主义,而后结构主义思潮是60年代西方社会与文化动荡在知识界的反映。

从60年代开始,西方知识界进行了一场“文化反思”,其核心问题就是全球的现代化问题。从“后殖民主义”的字面上来理解,它是从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发展而来,其直接的理论语境是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关系。殖民地、帝国主义的问题是现代化历史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后殖民主义理论探讨的一个深层次问题。西方主流的知识界和学术界一提到现代化,讲的多半是工业化、市场化、经济与科技发展等问题,回避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分析与批判。

二战后,亚、非、拉的广大前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在政治、军事上取得了国家的主权,摆脱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直接控制,形成所谓的“第三世界”。而前苏联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区域也是在第三世界,这就是新殖民主义阶段。如果说旧殖民主义(前殖民主义)的标志是殖民地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无法摆脱西方大国的掌握。那么后殖民主义突出和强调的则是文化问题。

三、后殖民理论研究领域的相关争议

后殖民理论。或称后殖民研究,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代结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文化、文化权力身份等问题在后殖民语境中的新表现。因此后殖民主义关注的是文化地位的差异,以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权力斗争。后殖民理论首次将西方对东方进行文化殖民的事实及后果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将研究中心从文本形式转移到文化政治批评上来,侧重分析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宗主国与殖民地关系、第三世界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角色和政治参与,揭露西方形而上学话语的局限性,旨在考察殖民主义和西方文化彼此之间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被表述。但是对于后殖民研究领域的界定一直有所争议,大多数翻译学家使用以下两种界定:

(1)欧洲前殖民地摆脱殖民统治取得独立后的情况,即这些殖民地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如何应对、适应、抵抗或克服殖民主义的文化侵入。

(2)欧洲前殖民地从被殖民以后如何应对、适应、抵抗或克服殖民主义的文化侵入。

后殖民理论摆脱了学科划分的束缚,运用社会学、文学批评理论、历史、心理分析、政治学和哲学等研究领域的成果分析来自不同文化的文本和行为,形成了文化批评的新模式。

四、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该理论从后殖民视角观察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powerdifferentials),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平等对话,进而否定传统翻译理论中关于语言平等、文化平等理论预设,最终否认追求意义对等或语义等值的翻译理想。

后殖民研究视角给予翻译研究的启示在于它把翻译看作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由此可见,这个视角把翻译活动放回到它所产生的真实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中。语言学的翻译研究则像是在实验室里的真空环境下对翻译文本作切片实验。实验室数据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固然重要,但这些数据并不能揭示翻译这种极其复杂的“文化政治实践”的全貌。除了实验,成熟的科学研究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方法论要求对翻译实践进行文化考古式的实地考察,并发现了影响翻译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权力差异,从而证明“语言学实验室”里的翻译研究关于“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的理论预设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需要指出的是,后殖民理论及由此衍生的后殖民翻译研究作为当今文化研究的热门话题,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颇有分歧,这主要与研究者们各自的政治立场有关。他们或采取欧美中心主义或文化霸权立场,或采取第三世界立场,或走折衷路线。中国学者在借鉴后殖民理论时应特别警觉,因为从不同的立场审视同一问题往往会得出不同甚至对立或相反的结论。就翻译理论而言,采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究竟是对殖民化有利,还是对解殖民化(decolonization)有利,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我们在后殖民翻译理论的镜像中反观本土翻译问题时,应该充分拓展阅读面,既不能只看第一世界学者的趾高气扬的高谈阔论,无意之中沦为文化霸权的同谋,又不能只看第三世界学者的愤世嫉俗,最终走上狭隘民族主义的歧路。面对后殖民批评话语的色彩纷呈,我们应该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

结语

后殖民研究是近年来人文学科领域里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与丰富多彩的后殖民研究文献相比,后殖民翻译研究只是刚刚起步,其成果还谈不上丰硕,但后殖民理论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批判锋芒已经引起翻译研究者的强烈兴趣。由于我国的后殖民翻译研究刚刚起步,而我国昔日封建王朝的辉煌和半殖民地的屈辱又给我们的后殖民翻译研究留下了太多的历史疑问和空间,因此引进后殖民翻译研究范式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而且对我们反思中国的文化和翻译史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红满.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话语[J].山东外语教学,2003,(2).

[2]董务刚.谈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

[3]费小平.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权力与反抗[J].中国比较文学,2003,(4).

[4]文军,唐欣玉.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猜你喜欢
后殖民殖民主义殖民地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帝国视阈与殖民主义电影中的地方和江南风景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全球化之下的少数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浅探
后殖民解读与性别研究的有机结合
——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中的马琳·诺比斯·菲利普诗歌研究》
黑暗月光下的非洲丛林——《大河湾》的后殖民生态解读
《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研究
十二、什么是“殖民地近代化”论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