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君 谢培山
摘要:龙狮舞之美随人的本质力量的重组和再造,永恒不息地呈现新的内涵,它以图腾崇拜为基础,由古代以依生为主导的和、真、善、尊之美逐渐过渡到近、现代以审美为主导的形式、神态、技巧、意境美,最终向美生方向发展。
关键词:龙狮舞;审美特征;演进过程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0-0117-02
舞龙、舞狮之所以流传千年,并能在今天这样一个体育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正式登上学校体育的舞台,与其特有的审美价值息息相关。
一、龙狮舞审美的基根
审美意识的生成关键在于审美主体能否对客体产生美感,而美感的产生与审美观念密切相关。因为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审美观念下会产生美或丑两种相反的效果。龙狮审美意识的形成始于我国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基于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等神秘观念。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活极其困难,迫使一切从实用出发,形成了以善(膳)为基本准则的审美定式,同时原始社会的人与动物相差不远,其“智能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思维有一定的混乱性,主体与客体不分,形象与思维不分,幻想与现实不分”。在善的审美定式和思维的混乱性的交融中,“美感也显得朦胧混沌,常常与超自然的神秘感结合在一起”[1]。由此构成了人类对与自身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图腾“意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积淀着制度、观念和宗教等丰富的文化内容)等神秘观念,并且这些观念包含在审美意识之中。普列汉诺夫曾言:“巴托克人要拔掉自己的上门牙,是竭力想模仿反刍动物”,因为他们“是一个游牧部落,他们把自己的母牛和公牛几乎当成神来崇拜”。[2]正是这种动物模仿、图腾崇拜的神秘观念构成了龙及狮舞的产生和审美的基根。
二、古代龙狮舞的审美特征
龙的创造过程至今没有达到共识。但可以认定的是龙的原型是蛇,蛇是水虫,据学者研究,以蛇为图腾的是生活在中国江淮流域,以渔猎为生,以伏羲氏为首的太昊部落(王喜《拾遗记》亦曰:“又见一神,蛇身人面……羲皇也”)。在中国的中部与西部是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黄、炎部落以游牧、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的图腾主要为兽类,黄帝在征服蚩尤后,吸收了不少蚩尤部落的文化,其中包括蛇图腾。这样,原来的兽图腾与蛇图腾开始融合,产生了最早的龙。
由龙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出,龙是一种融合各氏族的制度、观念、宗教等丰富的文化内容和审美观念的,受各氏族共同敬奉的综合性图腾。舞龙就是在这种特定的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的神秘观念中发展起来的产物,这种观念决定了龙舞的性质是主体依赖于客体的一种依生之美,其审美的态度是崇拜、敬仰、依赖,由此产生了早期龙舞的审美特征:和为美、真为美、善为美、尊为美。龙象征着各氏族部落的统一和团结,即为和;所舞之龙与人的经验一致,即为真;龙有神力可带给人以幸福(如有甲骨辞作“其作龙于凡田,有雨?”便有关卜问建土龙以祈雨的仪式),即所谓善;龙是各民族制度和权力的象征(如龙袍),则谓之尊。
三、近、现代龙狮舞的审美特征
人类进入近、现代社会后,古代龙狮舞的审美特征由显逐渐转为隐,人们开始以美的规律来欣赏和创造龙狮
之美,使龙狮舞的审美特征发生了质变——由依生到审美。
(一)形式美
“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4]龙狮舞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就在于它客观地存在着各种美的构成因素,并被创造者成功运用,从而创造出能被观众感觉、知觉的美的形式。它包含4个审美维度:
1.形体美。形体美系指龙狮的外在、直观之美。各种类型的龙各有特色,令人赏心悦目。龙狮的大小也可给人美感,随着艺术水平和制作技巧的提升,龙狮体的制作越来越华丽、精巧,各种颜色的搭配更加和谐,给人以无限的美感。龙狮头的制作更具艺术性,体现出一种威严、威猛的气势。
2.造型美。造型美包含动态造型美和静态造型美。动态造型是龙狮在运动状态下,通过龙狮体点、线、面的转变组合成的一幅运动的画面,该画面能给人以真的感觉和美的愉悦,如精彩的“连续螺旋跳龙”有如真龙在翻腾。静态是龙狮体的各部分相对静止的状态下构成的画面,可称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雕塑、大自然的缩影”。静态造型能使审美主体产生审美直觉,获得审美愉快。
3.结构美。龙狮舞套路是一个动作组合群,其编排意图常常孕育着审美思想,如龙狮舞的进退场礼节、桩阵的设计、采青的主题、音乐的搭配等从局部到整体无不遵循美学原理和自然规律性,给人以美感。
4.音乐美。音乐本身就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成功的演奏可体现出音乐自身美的价值和乐手的演奏技巧美;音乐烘托了龙狮表演效果;音乐具有指挥功能,协调了运动员的操作行为,使龙狮的动作更逼真。
(二)神态美
神态是反映龙狮意向与情趣等心理活动的一个较高层次的表演艺术,是形式美的升华和超越。龙狮神态美主要体现在四个对立方面:
1.动、静神态之美。动、静神态美是指龙狮在运动或相对静止的状态下所表现的神态美,即指龙狮动、静状态画面所蕴藏的内涵和神韵或“有意味的形式”。
2.喜、怒神态之美。喜即见有猎物,心中欢喜,天真无邪,务求得到,是一种心理意向、意志、意图的表现,怒则为猎食过程中排除万难,遇挫折时偶然发怒,龙在尾高翘造型后寻珠未获,再进入快舞龙就表现出龙的一种怒态。这一对立的心理活动,在表演中通常联系在一起,先喜后怒,可导引审美主体的心境随之荡漾,产生某些情感共鸣。
3.哀、乐神态之美。龙狮连番犯错,偶或失误,不禁丧失信心,悲从中来,表现出龙狮悲哀忧愁,甚至垂头丧气的心理状态;当龙狮闯过重重难关,不禁而乐,若能猎物,则有再乐。乐与喜在动作的表现形式上没有明确的区分,主要在于故事情节的进展不同使观众产生不同的理解,前者是一种情感表现,后者是一种意向、意志表现,是龙狮后续动作的动力。因此对龙狮舞哀、乐神态的理解要借助龙狮舞的整体结构来加以判断。
4.惊、疑神态之美。惊、疑是动物天生所具的一种防卫本能,在龙狮表演中主表现在:惊者登山怕高、过桥怕跌、失足受惊、涉险受吓;疑者踌躇不前,多番试探遇事犹豫难决。
(三)技巧美
在美学中,“技”是表现美的本质的重要范畴。龙狮舞是一种实践活动,离不开特定的技能和技巧,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龙狮艺术就是“技”的运用与发挥。技巧本身就是艺术,就是美。在龙狮舞中技巧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仿真技巧美。龙狮舞是一种仿生运动,模仿是否形似是表演的核心、关键。其二,协同技巧美。协同技巧美是指运动员在操作中彼此配合所表现出的一种技巧美。
(四)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所谓意境,就是主体心灵突破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非现实的表象世界,是主观与客观在审美过程中的统一。在龙狮舞表演中意境美通常表现为境象美、主题美、精神美。
1.境象美。境象是隐藏于龙狮形、神所构成的表象背后的一种超时空现实、富有形而上本体意味的一种非现实表象,是审美主体对具体可感的龙狮表象的一种意象的再造。
2.主题美。龙狮舞表演不仅仅展示动作美,它跟舞蹈一样通过动作来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思想主题,这也正是意境层面上另一内涵。
3.精神美。精神美是龙狮舞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正如罗丹所说:“我们在人体中所崇仰的不是如此美丽的外表形式,而是那好像使人体透明发亮的内在光芒。”(罗丹《艺术论》)因此精神美是隐藏于龙狮舞之后的一种境界,是意境的重要范畴。
四、龙狮舞的艺术创造展望
社会在发展,人在发展,龙狮舞审美也在发展之中。随着龙狮舞由一般性的喜庆、娱乐、表演向健身和竞技发展,古代龙狮舞的依生之美将逐渐隐去,完全进入美生的境界,即龙狮舞的各组成因素都从审美的维度来评价。为此,龙狮舞的艺术创造将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保持以意境、意象创作的核心地位。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艺术品蕴含意象和意境,那么,龙狮舞作为一种艺术品,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的智能如何完善,意象和意境的创作始终是龙狮舞艺术创造的核心,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还是如此。
2.突出难度创作和技术创新。难度是龙狮表演的目标选择。难度体现着人的灵巧、力量、智慧,显示着人对自然的征服、支配和创造力,充分地展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发挥,同时技术的新、难本身就是一种美。尤其在龙狮比赛中,《中国舞龙(狮)竞赛规则》[5]对动作的难度等级做了详细的规定,无疑对龙狮舞难度发展起到了政策性支撑。
3.注重内外兼修,刚柔相济。龙狮舞动作有刚柔之分,既有力量、速度的刚阳之美,也有灵巧、柔软之阴柔之美。同时龙狮表演还有内外之分,外在于形,内在于神、意,而且形、神、意是表演的核心和灵魂。龙狮舞表演只有做到内外兼修,刚柔相济,才能完美无缺。
4.强调动作与音乐的协调和音乐的创新。音乐对于协同运动员的操作行为,烘托龙狮动作的神态,创造意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只有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龙狮表演的艺术水平。另一方面,动作的不断创新要求音乐必须永远处于创新之中。
总之,龙狮舞的审美特征是一个多重内容的动态过程,它随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重组和再造而产生相应的结构变化,即龙狮舞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审美特征由古代的以依生为主要矛盾的和、真、善、尊之美,逐渐向以审美为主要矛盾的形式美、神态美、技巧美和意境美转化,并以美生为终极。
参考文献
[1][2]蒋孔阳,等.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黄益苏.龙狮表演与竞赛[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