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一敏
零柒年玖月拾壹日。
下午,东陵区委、《芒种》杂志的两位女士赶来机场接我们,真是巧合,作家吴克敬也在机场,他乘坐的航班早一些到,于是也和两位女士一起等我们。两位女士中的一位——《芒种》的王霆,因为工作关系我们比较熟悉。虽然熟悉,我的心里还是塞满了歉意,来时临时通知航班晚点,选择好、确定了的时间,突然间被改变,一下子煎熬、无奈,以致于没有想到要跟接站的对方联系,她们该是多么焦虑。大概因为我是第一次来沈阳的缘故,她们热诚地介绍道路两旁的景况。汽车急驶,车子已过了浑河桥,桥的右前方,远远的一座白色球形建筑——那是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足球比赛场馆,世界杯中国女足在这里首次开场。这里的五里河体育场,曾经牵动亿万热爱足球的人们的心,沸腾的足球,沸腾的心,沸腾的五里河,沸腾的沈阳,五里河名扬大江南北。当2008奥运足球比赛的哨声响起,沈阳又以怎样的热忱拥抱足球,拥抱那一颗颗沸腾的心?道路的右面,又有一处独特的建筑,寸土寸金的中心地段,这座建筑物一反常规,特别低矮,建筑面积又相对庞大,平缓的屋顶,几乎完全玻璃装饰,它同周围建筑保持了比较疏离的距离,正门前面则是开阔的广场,草坪、树木、花卉装点着的广场,我们一行急切问什么建筑,答图书馆。我们脱口而出:漂亮啊。青年大街,凯宾斯基宾馆到了,这是会议、入住的地方。
玖月拾贰日。
上午,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博览园”,沿着浑河岸边一路向东,这条路该不是也叫着河滨路吧,大面积的湿地保护地,间或有悠闲的垂钓者。打开窗户,阳光明媚而温暖,微风中有不易觉察的丝丝凉意,夏末秋初的北方的气息。几年前,曾去昆明世博园,它的规摸、设计理念,让参观者震撼。这里的世博园,一条路、一棵树、一株草、一块石头、一个台阶、一弘水、一朵睡莲花,同样彰显着园区设计者深厚的文化素养。
下午,是会议的重头戏,举办《小说选刊》2006——2007年度“东陵浑河杯”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新闻发布会,这是一个完全由读者自己投票选出的奖项,读者就是评委,就是权威。这一评奖方式值得借鉴。
玖月拾叁日。
今天,依次参观东陵区中心福利院,东陵区树莓种苗繁育中心,第72中学,陨石山公园,满融村,远大集团,东陵公园。福利院是让人温暖的地方。有别于草莓、蓝莓,有着良好口感的特别的树莓汁,似乎依旧留在齿间。72中学有着许多荣誉称号,参观教学楼,我们一直踮着脚尖走路,不敢到教室的前门,小心地站在教室的后门向里望,担心打扰正在上课的同学们。操场上,一个班正在上体育课,朴素、单纯、朝气蓬勃、青春荡漾。突然想念起我的中学时代。满融村每一户人家的门前屋后都有叫不上名的花盛开着,那应该是年少时看过的一部电影的名字——“鲜花盛开的村庄”。这里的房屋屋顶大多用红蓝两种颜色,从而消除了我很长时间的疑惑——以前看韩剧,剧中的民居就是这样的颜色,民房接着大路,路两边是望不到尽头的青青的庄稼,我固执地以为,那是为了剧本需要,屋顶临时涂成了那样漂亮的颜色。比较有意思、完全出乎意料的是,晚上,在青年大街返回饭店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急忙躲进路边的水果店,雨,越来越大,不见出租车的影子,店里的女孩儿安慰我,没有关系,雨太大了,你别着急。雨小了,离开水果店时,买了“姑鸟”,这是只有东北才有的水果,也许从严格意义上它们不是水果,它们完全是从田野、河边采摘而来,无人种植,可是它们的外形却很好看,好像是一粒粒饱满的小灯笼,触摸即可点亮。
今天上午,和作家钟晶晶、作家王祥夫、深圳大学曹征路老师一起,看了沈阳故宫、大帅府,没有来得及看的还不少,比如风风火火二人转。还有同行《鸭绿江》杂志,这是一个与激情燃烧岁月相联系的名字。
留下了这次采风活动的感言,“秀丽的浑河,与众不同的东陵,日新月异的沈阳”。
感谢沈阳。
再见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