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出发,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按第三方物流发展实际要求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高职;教学;对策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源于管理学中的“外包”,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服务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专业物流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用户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不是来自运费、仓储费等直接费用收入,而是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的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这是我们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根本原因。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还存在着起步晚、经验少、形成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我国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物流理念;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制定统一的全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起步晚、经验少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迅速,市场潜力非常大。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在2004年的市场规模在700亿人民币,70%的物流服务商在过去三年业务中平均增幅高于40%,而整个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2003~2008年估计年增长率将达到35%。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在我国工业企业中,81%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己和供应方承担,商业企业比例更高,两者相加达到95%。这说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虽然在发展迅速,但是经验较少,而且对原来物流企业的一些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也不够完善
我国主要存在五种类型的物流公司:以运输为基础的物流公司、以仓储和配送业务为基础的物流公司、以货代为基础的物流公司、以托运和管理为基础的物流公司、以财务和信息管理为基础的物流公司。这些公司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弊端。因为有些企业只是在公司名称或是表面层次的转型,而其最根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所以这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效率比较低下,企业冗余人员的比例较高。而且传统储运根深蒂固的经营思想和企业文化,对现在公司的思想转变和业务开展造成一定的障碍。在世界范围内第三方物流市场具有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
(三)国际态势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基础设施大都简易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智能化、自动化仓库比较少,信息化建设滞后,由此造成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信息流通不畅,不能保证对物流服务过程的及时了解,很难对物流市场需求达到全面的掌握。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各国在“商业存在”方面应秉持机遇平等的原则,我国与美国、欧盟所签订的具体协议,外国公司将享有产品分销权,现有的法规限制将取消。另外,在物流服务业方面,我国承诺所有的服务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在此期间,国外的服务供应商可以建立百分之百的全资拥有的分支机构或经营机构。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中,国内物流企业将会面临十分严峻的竞争形势,无论哪家企业,只要能够掌握了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不断更新改造物流网络,致力于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并进而在融资市场上获得成功,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都是有可能的。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问题分析
(一)物流需求不足,观念落后
中国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11%为供货方,62%由企业自己执行,第三方物流比例为27%;生产企业原材料和成品销售物流中,全部为第三方物流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9%和18%,而且,由于对现有物流状况不满意,有60%左右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正在寻求新的物流代理商,可见,我国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我国的物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领导和职工习惯于传统物资营销方式,与物流企业要求的创新发展能力差距较大,再加上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破除,专业化程度低。
(二)物流企业规模小,企业机制不适应
对我国物流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仅占11%左右,大部分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下,从事公路运输的企业拥有的车辆不多。企业规模过小,运输能力、仓储配送能力、服务范围都有限,造成服务成本相对较高,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够深化。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物资企业虽然普遍开展了以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物资企业的机制转换还是初步的,在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资金管理上还很薄弱,经济效益低。
(三)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物流业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从管理专业、工程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等转行过来,真正懂得物流科学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少之又少。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有70多所,占全部高等院校的7%左右,物流方面的职业教育更加贫乏,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缺乏物流人才,企业也就缺少了创新的能力和发展的动力,只能依靠传统方式管理现代物流,导致物流企业低效运行,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第三方物流发展实际
要求高职院校改革教学方法
物流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运用物流技术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现代的第三方物流要求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与之相适应,所以人才是尤其重要的。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作为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应该以物流企业人才需求为方向,紧密与企业一线相结合,从而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零距离”衔接。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第三方物流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应用学科,故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将最新的物流技术和理论引入课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大纲,使学生能及时获取第三方物流的最新前沿知识。
第二,任课教师要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开发研制多媒体课件。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活动和评比,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
第三,改变旧有的“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主体、课堂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融,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第四,加强教师到企业调研的次数,加大项目教学、情景式教学的适用范围,并以此为切入点,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邀请有实际经验的物流专家、企业经理为学生开设物流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物流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为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我国第三方物流刚刚起步,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中国的各种类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为数不少,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第三方物流运作的框架和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要站在货主企业的角度提供有利于物流合理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必须熟悉货主企业、物流活动的发展规律,具有物流系统开发和创新的能力。要进一步加深对第三方物流概念的理解,并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物流业务。
参考文献:
[1]曾剑,邹敏,王景锋.物流管理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张毅.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张海花.第三方物流[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张玉洁(1981—),女,天津市人,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物流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