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是关键。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需充分、合理地利用实物标本进行教学。本文着重阐述如何创造实物标本教学的条件、实物标本教学的实施方法与技巧及实物标本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植物保护;实验教学;实物标本;教学效果
植物保护实验课所用的实物标本主要是病害及虫害标本,一般分为浸渍标本、干制标本、新鲜标本。上世纪末,由于学生少、教学手段单一,实物标本(主要是浸渍标本、干制标本)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多数植保实验室自制大量的病虫标本,曾对实验教学做出很大的贡献。此后,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实验室教学任务日益加重,病虫标本消耗量大,标本自制能力降低。在此背景下,多媒体教学、图片教学呼声渐高,甚至有取代实物标本教学之势。近两年,随着实践性教学重要性的日益提升,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虽然总课时数一再减少,但实验课时比例却不断增加,目前已接近65%左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是笔者一直探索的问题。实验课承担如此重要的责任,根据十几年的实验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只要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实物标本,就可较快地做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着重阐述如何创造实物标本教学条件、实物标本教学的实施方法与技巧及实物标本教学的效果。
创造实物标本教学的条件
在植保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实物标本存在新鲜标本不易采集,干制标本、浸渍标本不易制作及保存等缺点。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需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创造可以利用的条件,使实验室、实验基地能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随时提供量足质优的实物标本。
实验室必须有丰富的病虫标本植物病虫害标本是植保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用具,标本主要有干制标本、浸渍标本及新鲜标本。干制标本与浸渍标本可以长期保存,能满足教学随时使用,但不易制作;新鲜标本大部分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随用随采,直观性好,但有些标本季节性很强,如很多白粉病有性阶段往往一年只发生一次。为了解决标本采集、制作、保存等关键性技术问题,我们坚持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道路,把它作为一个课题专门研究。在得到学院立项及资金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先后摸索了病害标本采集的几种方式,如大田采集、市场购买、自然培养、简易接种等;摸索病害蜡叶标本低温干燥、保色恒温干燥后塑料过塑保存法、浸渍标本原色保色方法和技术以及延长新鲜标本保鲜期的技术等;摸索昆虫浸渍标本浸渍液配方的改进,研究干制标本塑料标本盒保存技术等。经过十年的努力,我们的标本制作技术已比较成熟,有能力利用自有技术进行标本制作,并且达到了低毒、环保、延长使用时间等效果。利用这些技术,根据实验室建设规划及实验教学的需要,对采集到的新鲜病虫标本能做到随时制作保存,同时加强对现有标本的护理。这是实物标本教学可行性条件中的技术保障。
充分利用现有田间标本,积极建设植保实践教学田(1)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教学资源。我院面积有一千亩左右,有种植了种类丰富的蔬菜、果树、花卉的“八桂田园”;有园林、园艺教学花圃;有种植类的教学田;有玉米、水稻、蔬菜科研基地;还有物种丰富的校园绿化带。这些是我们实物标本教学的重要依托。另外,周边的农田、街道绿化植物,也是实物标本的主要来源。当区内外植物种植点发生典型的病虫害时,可以带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和标本采集。(2)积极建设植保实践教学田。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教学资源,可以丰富标本采集的来源及为现场实物标本教学提供有利场所。但是,社会教学资源往往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故有时生产目的与植物保护课的实践教学目标不一致。目前,很多学校为了加强植物保护课的实践教学,都建立了植保实践教学园,可根据讲授果、蔬、花卉等的病虫害的进度和内容要求,利用教学园人工接种各种病虫害,可丰富新鲜标本的来源和减轻采集难度。同时可作为病虫接种与防治的教学基地,让学生对自然状态下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直观的观察学习。
实物标本教学的实施方法与技巧
当实物标本教学的条件具备后,在教学形式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室内教学、现场教学、实训教学等灵活多变的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应坚持少说多做、目标教学、加强辅导,一般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物标本教学的实施方法
室内教学教学在室内进行,实验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进行实验准备,包括实验室保存的各类标本及临时外出采集的新鲜标本。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时数在总实验教学中占很大比重。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学习更多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但实验教师在课前必须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
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是指教师直接把学生带到田间,针对植物的病虫害教学,此法应用比例相对少。其优点是教学与生产“零距离”接轨,但花费时间多、教学效率可能不高。应用此法,教师课前必须做充足的准备,包括教学内容要丰富、线路要紧凑、预期达到的目标要明确。现场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植物保护课程来说,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能克服书本上文字描述抽象难记、学生 “见木不见林”的现象。
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是指在实验、现场教学基本结束后集中安排2~3天的连贯性、综合性教学。实验指导教师带学生到田间,一边教会学生常见病虫在田间的发病及危害症状田间简易鉴定方法,一边把不容易认识或鉴定的标本带回实验室,让学生学会自己鉴定。一般细分三个阶段:首先是标本采集及田间签定,接着学生把自己采集的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室内签定,最后为标本考核阶段。这种教学方式主要让学生对前面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应用、复习和总结。要求学生前期学习基础要牢固、实训时间安排要合理、田间活动要丰富。实训教学阶段往往能为实验室积累很多标本。
(二)实物标本教学技巧
少说多做,强化操作训练实验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做的能力,每次实验时间有限,如果教师讲多了,学生用来“做”实验的时间就少了,就会影响教学效果。为提高实验质量,在实验课前,要让学生了解实验时间、内容,要求学生对实验内容充分理解,上课的时候,只简单讲一些实验目的及操作的关键性问题,课堂准备结束时做几分钟总结,讲解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应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操作、去观察,并要求学生就观察内容绘图或作文字描述,对实验结果加以分析,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审阅,认可后方可结束实验。
目标教学,严格要求由于课堂时间短,学习内容多,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部分学生往往不能完成所有的实验内容。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实验教师应把重点内容、具有代表性的病虫作为必须掌握的要点列出,这样,主次分明,让学生明确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获取知识。课堂上,教师严格要求与否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强调,每项实验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并在上课时抽查预习情况,实验中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亲自动手操作,完成各项观察和操作内容,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前,抽查学生对实验内容掌握情况,并把成绩计入实训分。
加强辅导植物保护课程中,病虫害识别和鉴定比较难学,往往因教学内容多、时间少,学生遇到的问题也很多。任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最好同时在教室,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使其熟练掌握操作步骤、操作要领,同时要热情帮助和关爱学生,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这样才能很好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实物标本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实物标本为主要教具,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配合恰当的教学手段,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直观能动性的效果相对文字、多媒体、图片教学,实物标本具有真实、具体、直观、可动的优点,能大大提高学生识别病虫的能力。植物病害症状特征种类繁多,难以记住,识别他们往往除看之外还需要借助闻、摸等方法。如“白菜软腐病”等多种细菌类软腐病,一般都有一股臭味,并且有细菌黏液,认识该类病害时,只要闻闻、摸摸,就很容易记住了。很多昆虫的外部形态比较相似、难以区分,学生一边拿标本一边对比文字描述,则会很容易发现其间的不同。
实物标本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扎实的基本功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如掌握植物病原形态特征是“病害”部分的基本要求,如果应用永久玻片、图片或多媒体教学,学生往往一瞥而过,记忆不深。但用实物标本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提供相应的新鲜病害标本,要求学生自制临时玻片观察病原形态特征,经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认识了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而且掌握了制片方法,为学生日后独立鉴定病害打下扎实的基础。认识昆虫的外部形态及危害特征,是“昆虫”部分的重要内容。对大的昆虫用图片或多媒体教学,学生可能勉强接受,但对小的昆虫,学生很难想象和理解,如荔枝毛毡病,从名称来看,很多学生都认为是病害引起,但如果将它们在显微镜下观察,看见正在运动的螨类动物之后,会对该危害及螨类形态特征牢记在心。往后学生对各类小昆虫如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危害的判断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些措施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为学生今后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总之,实物标本在植保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虽然材料供给难度大,但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教学是有必要的。实物标本教学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教学能很好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萍.植物保护教学中应用病虫害新鲜标本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
[2]黄艳花,覃连红,等.植物标本固绿保绿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科学,2007,35(29).
[3]黄艳花,覃连红,等.植病制片材料的准备与简易保存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科学,2008,36(11).
[4]高学文,王源超,等.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 高等农业教育,2007,(5).
[5]高智谋,陈方新,等.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5,(3).
[6]李文英,王建明,等.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
作者简介:
黄艳花(1974—),女,壮族,广西都安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