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现状和培养方向研究

2009-08-17 09:53胡新岗吉文林尤明珍董海燕陆晓明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江苏省青年教师高职

胡新岗 吉文林 尤明珍 金 濯 董海燕 陆晓明 肖 健

摘要:运用调查法、统计法对江苏省29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教学科研及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双师型”教师群体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提出了青年教师培养的方向和建议,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对策。

关键词:江苏省;高职;青年教师;现状;培养方向

近几年,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对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适应这一发展需要,各高职院校补充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改善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科研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对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努力探索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苏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现状和培养情况的调查,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寻找对策,促进我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更好开展。

研究对象与方法

由于本课题研究的时限性,课题组将研究对象界定为青年教师群体中的“40周岁以下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专业课教师”。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设计“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调查问卷”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个人调查问卷”,分别面向高职院校人事部门和青年教师个人,就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现状及培养工作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面向江苏省32所高职院校。共回收校级问卷29份,回收率90.6%,反馈院校涵盖了农业、工业、经贸、信息、食品、纺织、建筑、牧医、海事、特教、卫生共十一大职教领域,其中有综合性院校,也有特色院校,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回收个人问卷2315份,无效卷15份,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4%和89.81%。将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用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的数据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40周岁以下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专业课教师比例已经达到56.8%,如果加上师范类毕业的青年教师,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可能要超过60%甚至更高,这足以说明青年教师在高职教师队伍中已经成为主要群体,也更加凸显培养青年教师工作对高职院校未来发展和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表1显示,青年教师中共产党员比例超过50%,说明高职院校在教师组织发展上下了功夫,但也要看到尚有近半的青年教师徘徊在党组织外,对这部分教师的组织关怀尚需加强。

青年教师的学历(学位)结构从表2可以看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青年教师的比例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同时,本科教师中在读硕士的比例现为40.2%,说明在职提升学历学位的培养方式很受青年教师欢迎,也为各高职院校所重视。这主要得益于2000年以来,国家全面推行专业硕士学位的教育以及高校教师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开展,同时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逐渐加大了引进硕士毕业生的力度,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提升学历或学位等。但是,也应该看到,本科学历的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还比较高,培养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同时,高职院校中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极低,其中除两所院校分别有8名和9名博士外,其余27所院校共有43名,平均每校仅有1.6名。随着青年教师的“硕士化”,博士学历教师在高职院校未来竞争中的影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这对高职院校高端骨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青年教师的职称结构表3显示,高级职称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偏低,这可能与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职务评审制度依然沿用本科院校的评审制度有关,需要制定一套针对高职院校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师职务评审制度,改变重论文轻教学、重科研轻实践的制度弊端。同时高职院校也应破除“论资排辈”的陋习,对优秀青年教师可以低职高聘,优化职称结构。初级职称及其他人员所占比例较高,与近年引进大量青年教师有关。

青年教师承担课题、获奖及取得荣誉情况从表4中青年专业课教师参与科研的比例(24.2%)与高职院校现有研究生比例(45.2%,见表2)对比来看,高职院校在引导、促进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方面,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同样,从青年教师中研究生的绝对数量来看,青年教师所获的各级各类奖励是有限的,由此可以反映出加强青年教师特别是研究生教师的创新性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刻不容缓。此外,从高职院校中仅14%的青年教师获得过校级奖励和荣誉来看,许多高职院校的奖励性评价与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制度和风气,需要学校创造条件,不吝赐奖与鼓励,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管理情况从表5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仍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主的极少,有机会到企业锻炼的(表中以实践为主的主要是在校内实训基地从事建设、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教师)也是少数,这从侧面反映出高职院校目前仍是以教学工作为主。53.5%的青年教师在从事班主任工作,说明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培养教育管理能力的重视,但也反映出对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加强,从而使青年教师能专注于教学、科研,有时间参加实践锻炼。表5同时显示,高职院校对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及在青年教师中选拔培养中层管理人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比例偏低,选拔培养力度还不够大。

“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情况表6显示,尽管参加过实践锻炼的青年教师的比例已经达到53.2%,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仅为30.1%。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由于初级职称及无职称人员的比例较高(见表3),相当一部分中级以上职称的青年教师因为各种因素未能取得第二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相当多的专业尚未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导致大部分青年教师达不到“双证书”的要求;二是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大部分教师忙于教育教学任务(表5),一般无宽裕时间从事科研(表5)或到企业接受系统锻炼(表6),“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尚待拓宽;三是由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在一些高职院校还没有走上正轨(表6);四是由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还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界定,各高职院校在概念和内涵把握上标准不一。

青年教师培养的方向与建议

创新思维,拓宽途径,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需要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是职教界的共识。虽然学术界及职教界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及内涵的看法和表述不一,但综观各种“双师型”教师认定学说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含义与本质特征是,教师不仅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关键还要有指导学生从事实践工作的能力。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从职业教育的需要出发,完全可以做到创新思维,避开争议。只需把“相关资格证书”和“实践技能(职业素质)”看作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形”和“神”,原则上要求青年教师做到“形神兼备”,但对于某些专业暂没有形成职业资格或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制度,或虽有制度但青年教师暂无条件取得时,只需要求具其“神”即可。因为,若能达到“双师”素质上的要求,职校教师是没有必要拿证的。所以,高职院校在“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问题上,可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一般教师采取企业锻炼、评聘第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取行业特许的职业资格、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考取职业工种技能证书;对优秀骨干教师争取校内外科研项目,参与工程技术中心、实训基地等科研平台及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实践等途径,分类轮流培养,多管齐下,逐级推进,相信该项工作会开展得更好。

猜你喜欢
江苏省青年教师高职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吃火锅的发现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