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管理:高职公共实训基地管理的有效选择

2009-08-17 09:53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高职

李 静

摘要:合理规划和充分利用资源,为高职教育和社会培训提供让人满意的服务,是高职公共实训基地规划和运行的重要目标,虚拟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良好手段。高职公共实训基地虚拟管理的新意就在于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科学整合社会资源,集中优势,扬长避短,实现服务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虚拟管理;高职;公共实训基地

公共实训基地是由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单独创办或联合创办的实习实训基地,具有公共性、职业性、公益性、开放性等特点,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较高,组织实践性教学也比较规范,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培训在职职工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性作用。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高职公共实训基地投入使用,怎样实现基地高效管理等有关问题也日益引起各方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虚拟理论运用于高职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管理进行探讨,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使用效益的目的。

虚拟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特征

“虚拟”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一个术语,通常表示通过借用系统外部的共同的信息网络或信息通道,来提高信息存储量与存取效率及扩展信息处理功能的一种方法。

所谓虚拟管理(Virtual Management),就是企业在有限的资源背景下,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最大优势,将部分管理职能分离出来,交由外部专业公司来进行,以节省开支并提高管理效益。虚拟管理的本质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通过系统、动态、网络的管理实施以自我管理为特征的管理方式,以利益杠杆推动开展纵向和横向的广泛合作,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市场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合理化利用。与传统企业管理相比较,虚拟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以信息网络为依托,利用外部功能或资源,使合作方形成功能互补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实现资源整合利用;二是存在功能、形式非完整化,即组织在功能、结构以及资源在空间上存在离散状态,只有在动态中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三是网络组织结构能够快速响应环境变化,以柔性技术为基础,由纵向管理转向横向管理,保持技术领先。

虚拟管理是企业由于自身资源的局限性,有必要借助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来弥补。其核心在于扬长避短、合理规划及形成互补。虚拟管理的新意就在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并非创造新的资源。集中优势、扬长避短是它的出发点。基于目前高职公共实训基地现状和发展需求,这种思想是搞好高职教学的关键。通过运用虚拟化管理理论,使高职院校公共实训基地整合自身和社会资源,实现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以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高职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虚拟管理的动因

它是实现公共实训基地高效运转的需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高职公共实训基地管理的目标应该定位在“精简、高效、开放、和谐”。而根据有关资料以及实际情况调查分析,目前我国大多数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的管理仍处于传统的粗放型的静态管理方式,普遍忽视对基地的综合开发利用,造成了基地建设的高投入而资源利用低效益的尴尬局面。因此,一方面,应避免出现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职公共实训基地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等弊端,坚持精简的原则,实现实训基地的虚拟管理。通过虚拟管理,实现管理机构精简和人员精简。另一方面,公共实训基地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公益性特征,要求基地的管理体制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形成对外开放的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要求基地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有鲜明的开放意识,并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地的各种资源也应该全方位地对行业、企业及社会开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对境外开放。虚拟管理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有效选择。

它是提高实训基地利用效益的需要公共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益,指在一定时间内基地实训室使用数量与基地实训室总数之比,这是反映和考核基地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此外,基地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数量与质量,以及这些技术对行业企业的贡献,也是衡量基地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基地的技术力量水平和对社会的实际贡献程度。公共实训基地应集教学实践训练、继续教育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生产建设技术服务、职业教育合作交流、职业素质培育训导等功能于一体。在实训和培训教学质量同等的前提下,使用率越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就越高,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效果就越好。从已建成的公共实训基地运行情况看,这些职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种状况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方面,一些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差距,在申请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过程中缺乏必要和深入的市场调查,导致公共实训基地建成后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因为公共实训基地在运行过程中缺少企业参与,使得管理观念、技术更新与社会行业实际需求脱节,往往导致高职学生或企业职工通过基地实训或培训后增长的技术和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它是提升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高职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在为地方院校提供实践教学服务的同时,还担负着满足社会培训需求的任务。因此,对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求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来源更加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层次培养对象的需要。目前,我国各类实训基地教师来源仍然比较单一,大部分来自各类大中专院校。由于公共实训基地教学的主体是实践技能训练,培训任务复杂,培训对象更加多样化,单一的师资来源不能满足多种类培训对象的需求。二是公共实训基地的公益性和面向区域内劳动力市场的特性,决定公共实训基地的培训主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非预见性,从而也造成基地培训任务在短期内呈现较大波动状态。要求师资队伍的规模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三是公共实训基地教师承担着示范、演示、指导、纠错等多项职责,要求师资队伍中不仅有熟悉企业运作、熟悉生产运作、能够进行基本的职业技术指导的实训师,还应有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提供许多尖端技能的培训、适合从事技能要求较高的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仅需要熟知国内先进技术应用情况的教师,也应有了解国际技术发展状况的教师。因此,需要建立一支能力结构和层次结构更加多样化的师资队伍。

高职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虚拟管理的构想

推行教学物力资源的虚拟管理高职开放型公共实训基地的物力资源主要包括:课程、信息资源、教学设施等。通过教学物力资源的虚拟管理,实现高职院校和社会资源的整合。虚拟管理的基础是发达的网络信息资源。首先,要借助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大力推行课程虚拟和图书馆虚拟,使课程、教学设施、信息资源、图书资料等资源实现共享、共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重复购置所造成的浪费,促进物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如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以“开放共享”和“精诚合作”作为其价值观念的核心,以推动高校、教育机构的紧密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使命,而这已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比如,享誉世界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自2002年开始推出Open Course Ware(开放式课件)计划,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系统免费发布其全部课程的教学资料,并迅速成为全球教育资源共享的楷模。其次,借鉴虚拟管理理念整合社会物力资源。职业训练设施对于职业教育非常重要,在国家给予一定的投资、学生交费上学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投巨资去办实训工厂,进行教学训练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不提倡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盲目推崇这种高耗性的教学投资理念。我们应当打破与企业合作难的思维定势,按照虚拟管理的理念,通过网上实训基地管理中心成立合作企业资源库,运用“多层伙伴”策略与企业真诚合作,让学校做学校最擅长的事——发挥学校的“教学性”,让企业做企业最擅长的事——实现学校的“职业性”,达到“共赢”。

运用网络资源实现基地师资虚拟管理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借鉴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师资库和师资网络化管理的建设。通过网上信息平台,建立与高职教育有联系或实训基地可能获得的各种人才的电子档案,即所谓的虚拟实训基地“师资库”,一旦实训基地需要就能立即找到合适的外部人才,使公共实训基地师资队伍配备上体现适应性,这不但能有效解决实训基地指导教师在数量需求上的波动,满足对指导教师多样化需求,也有助于保持基地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性别结构及能力结构的相对合理。同时,由于“社会师资库”教师来自于不同的单位和工作领域,“师资库”这一平台能为不同单位的教师相互交流提供很好的机会,有助于教师更新知识结构、丰富教学经验、增强业务能力,也有助于各单位相互学习管理经验,促进不同单位间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及管理水平的相对平衡。二是可以根据实训基地活动的实用性和迫切性,对人才实行分级管理,并通过现代通讯技术与其保持不同程度的信息沟通和联系。与伙伴院校、业务外包机构以及社区的人才库建立网络链接,以扩大实训基地总体人力资源规模。由地区教育机构对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进行登机注册,建立网上动态专兼职教师数据库,组建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公共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协作组。

推行基地培训的虚拟管理高职公共实训基地一般建在开设相关专业或专业群的高职院校,同时对其他院校和社会开放。如此布局,有利于解决参加实训的学生的交通、食宿、管理问题,方便与课堂教学进行协调,但就实训的环境而言,远不如企业生产经营现场的培养环境。这对培养应用型高技术人才是不利的。为了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根据虚拟管理理论,通过建立网络虚拟实习基地,采取虚拟教学方法使高耗费的实训、实习虚拟化,使学生首先通过虚拟化的实训、实习掌握有关技能,再在具体的实训、实习场地进行强化。这种做法将极大丰富学校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手段,弥补教学资源不足、降低教学成本。公共实训基地投资的多元化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基地的管理体制中和谐合作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谐成为基地成败兴衰的关键。因此,在基地的管理体制和实际管理活动中,通过虚拟管理,努力实现合作共建各方的团结、和谐与协调,在分工合作方面发挥各方的长处和优势,在利益分配方面体现大体公平或互相谦让,以真正实现合作共建各方的“双赢”或“多赢”。

参考文献:

[1]刘婷.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在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构建中的运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7,(3).

[2]陈志国.试论高校人力资源的虚拟管理[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2).

[3]刘采芳.虚拟经营: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新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2006,(7).

[4]杜世禄.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作者简介:

李静(1963—),男,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猜你喜欢
高职
2019年—2020年部分专科(高职)院校在晋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2021年广州市中职学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情况汇总表
2021年广州市中职学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情况汇总表
善待“工匠之师”是远见之举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