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孝忠
我们身边围绕着无数中国制造的商品,却对中国设计所知甚少。这几年中国也一直在发展创意产业,各大城市涌现了大量的设计师族群,加上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进驻中国,间接为中国设计师带来大量的机会。
由于客观环境还不成熟,目前在国内做原创的设计产品还有一定的难度。作为设计城市,上海的氛围还远不及伦敦或米兰,而且当地人也不太愿意花钱消费本土设计。就设计风格而言,上海甚至中国也尚未真正催生出具有魅力的当代中式风格。根据不少设计师的经验,上海的设计环境应该说是未尽完美。
但正如不少观察家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抱着的乐观态度,人们同样相信假以时日,中国的设计能更为成熟,设计师会更有自信,他们的舞台将更为辽阔,而上海也能最终蜕变成远东的设计大城。关注中国新设计力量的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LorraineJustice认为,上海地缘上的微妙位置,为设计师提供了优质的创作环境。“上海距离北京和香港都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上海的设计师能随心所欲地创作,不至于受到太多影响,也能充分保留本土文化。对年轻设计师而言,上海真是十全十美。它有历史,也有当代文化。它与长三角的服装加工区近在咫尺,对此,相信上海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5年来,创意产业一直是上海媒体和政府所关注的焦点。中国也开始意识到,“中国制造”必须过渡到“中国设计”才能为国家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并且成为一股软力量,为“中国制造”摆脱廉价、劣质、抄袭等坏名声,重新为中国风格下定义。
除了在本土发展的设计师之外,不少上海设计师也纷纷把工作室移至海外。比如在伦敦发展的王巍,这几年连续参加了伦敦时尚周,并获得不少当地媒体的好评。或许正是这种渴望被人看见的心态,推动了当今中国设计师的发展。去年底第4届红点奖(RedDotAwards)一共颁发了191个奖项,其中的170个“红点奖”,中国设计师就获得了26个。据主办方透露,今年收到的参赛作品,中国作品多达282件,为韩国之后的第二大参赛国。
今天的中国设计界已经进入了反思的阶段,开始孕育自己的想法,虽然还在摸索,但大致已经找到了方向。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向大家示范了什么是东方的现代主义,远东最高的摩天楼、最大的工厂等都一一在上海出现。如今,和其他亚洲城市相比,上海设计师的人口最为多元,正如这座城市的居民,有来自中国各省的设计师,也有世界各地的创意工作者,这点和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何其相似,这种多元的环境或许是上海发展创意产业最大的资源之一。
历史是有趣的,它总用不同的方式重复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我愿意留在上海继续等待的原因,因为最好的尚未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