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009-08-17 03:34蔡兰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骨气孔乙己课文

蔡兰华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继承,也是当今社会培养创新思维的必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利用教材,设置疑问,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第一,以疑激疑。一篇文章,疑隐含于难点处,易错处,关键处。教师应把各处之疑抓出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出学生新的疑问来,这就是以疑激疑。如教《社戏》一文,可提出:“我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归航时偷的罗汉豆好吃吗?”学生争论后明确戏并不好看,豆也普通。再提出:“‘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再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又该如何理解?”细读课文,问题深挖:“我真正喜欢、难忘的是什么呢?”问题一步步纵深,学生轻松明白作者难忘的是童年自由、美好的生活,难忘的是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通过教师这番引导,培养了学生的发现力,为学生自己质疑问难指点了门径。经常这样,学生逐步领悟到怎样通过思维抓要害,发现疑难,解决问题。

第二,于无疑处求疑。在阅读中,往往会碰到这种情况,有些文章过分浅显易懂,学生顺利地读完一篇课文,根本不注意,也不觉得哪些地方存在疑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出其不意,引起他们思考的兴趣,使学生思维往深处开掘。如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对于诗中的两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生读时,容易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根本不会发现什么可疑之处。教师应抓住句中的“即、忽”二字来质疑,要求学生理解这两句诗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通过跟随教师一起参与求知过程,学生懂得学习语文不能浅尝辄止,要善于动脑,善于揣摩词、句的深意。

第三,看似矛盾处质疑。这就是指引学生带着挑剔的目光审视课文,抓住那些貌似自相矛盾的地方引起思索,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如教《孔乙己》一文,文末写到“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教师可提出这样的疑问,“大约”是什么意思?“的确”是什么意思?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没死?在这里设疑,激起学生思维兴趣,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第四、抓住分歧质疑。鼓励学生之间积极争辩,各抒己见,陈述矛盾,揭露弊病。学生对同一问题,理解不一致,由理解不同而引起争论,通过争论,辨清是非,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所以老师抓住易引起学生意见分歧地方质疑,必能激起学生积极思维。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可提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大家争论不休,气氛热烈,情绪高涨。通过争论,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二、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质疑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不要盲目相信老师的讲解、参考书的答案,要独立思考,敢于向教师提出疑问,养成“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精神”。我们要学生明白,发现一个疑点比接受若干个知识点更有价值。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最主要就是调动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质疑有质量的学生,老师要给予热情的表扬,提高质疑的积极性。对于那些水平不高,只能提出一些不懂的词语、句子的学生,也要耐心的指教,千万不要不耐烦,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在课堂中提出傻里傻气的问题,甚至和课文内容毫无关联的问题的学生,老师千万不要火冒三丈,大声呵斥,可以巧妙地转换话题。只要我们不断为学生创造质疑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就既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又使课堂探求气氛浓郁,学生思维能力获得质的飞跃。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必过早地下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己思索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寻找答案,再由教师作结论。如《谈骨气》一文,有学生提出:“尽管有事例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但是如汪精卫、张国焘等,他们有的是可耻叛徒,有的是民族败类,他们不也是中国人吗?”对此,老师可给予提问学生充分肯定,然后发动学生展开讨论,让同学们明白,“这里的中国人”是就整体而言,没有骨气的中国人毕竟是极少数,极少数是不能代表整体上的中国人。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以多种方式设置疑问,在课堂上注意充分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只要持之以恒,必定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骨气孔乙己课文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朽木颂
拓展延伸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