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捷慧 张 帅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时日,人们对其讨论的热情依然不减当年。曾经,这个概念一度冲击着我们的价值观,也让我们兴奋地看到高校教育发展的另一个方向。如今,时间已逝,我们要如何界定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发展目的是什么?我们又要如何为未来的发展找准前进的方向?此时以一种更加客观和冷静的态度回头审视文化素质教育走过的10年艰辛路显得更加必要。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大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并通过知识内化,使他们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品质。[1]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它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以专业划分的知识传授格局和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评价体系偏颇、文化陶冶淡化等问题。它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它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同时强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共同提高。
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将对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从而重组、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与育人过程,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等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高等学校从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层面上注重自身完善与发展的过程,是高校不断凸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是一个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精神层次与办学格调的过程。
二、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结合在一起,科学教育备受青睐,人文教育开始受到冷落,并随之带来一系列世界性的社会问题。综合分析这些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经济社会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以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
2. 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实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单科性院校较多、文理工分家、专业设置过窄、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突出、功利导向过重、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等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的是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方式。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推进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 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培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可以说,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不可能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的。文化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打好文化基础,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从深层次上推动专业教育,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构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懂得生命的价值,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提高精神境界。同时,文化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
4. 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隐形的文化现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解决人的精神世界问题,促使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协调发展,营造、重建人文精神的氛围。智慧是知识与判断的综合。科学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它的任务是求真。人文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它的任务是求善、求美。求善、求美也必须以科学为基础没有这样一种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养成就难以塑造一个健全的人。
三、我国当前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不足
1. 人文素质教育主体性、人文性的缺失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的规定和各学校的经验,目前的文化素质教育方式主要有: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规定学生“应知应会”;鼓励学生自学名著名篇;组织第二课堂的讲座、导读、社团等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建设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改善学校文化氛围等。
许多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指导、统一部署、统一组织,这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热潮,但是这种热潮的背后却隐藏着各学校领导完成任务式的应付心理。有的学校好大喜功,大作“表面文章”,而不顾学生的自身现状、需求、偏好等实际情况。结果使得老师学生都疲惫不堪,产生厌倦心理。只关注文化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却没有深入考虑文化素质教育如何通过活动形式对学生的精神产生影响的问题。文化素质教育的人本性、主体性变成了一句口号,文化品位和艺术品性的渐进性、人文性和科学精神的沉淀性也根本无从谈起。
2. 学生对素养的渴求与教师能够提供的素养水平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着教师的“源”与学生的“流”衔接不畅的问题,一味地强调“流”有活水,却并没有将“源”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其结果必然导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间歇性断奶”。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知识能力水平跟不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就不能保证整个循环系统的良性运转;其次是教育开展的外部不连续性,在某些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变成了“搞形式”的代名词,领导兴致来了或者上级派任务了就大张旗鼓地组织一下,其他时候则形同虚设,缺乏制度保障其开展的连续性,对其实效性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改进当前我国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对策
1. 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1)要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权,让学生学会选择,让学生有选择自己接受文化素质教育的权利
在旧的教学体制中学生是没有多少选择自由的。学生一入学,专业、课程、教师、学时、顺序、期限等等都被统一规定好,好像生产线上按一个模子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批量生产的标准是严格一致的,而人却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因此,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是教育的根本原则,但却长期受到忽视。
文化素质教育当然不能重走老路,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内容。允许学生根据个性特长进行选择是充分保证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扬人的潜在能力和优势的最重要的途径。当然,这种选择也是有限度的,这是因为学校的办学还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学校应尽可能创造条件,保证学生有多次多种选择的权利和条件。一个人在人生关键时刻的选择得当与否,对他的事业成败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除了要了解备选专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专业领域的各种学习要求、优缺点和发展趋势,还需要对自己个体的优势和不足有透彻的理解,做到“知己知彼”。年轻学生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因此学校的教师还要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学校有充足的选择和锻炼机会,到社会上就能比较得心应手地面对各种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2)逐步使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保证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小孩子的学习要求和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好奇和模仿都是这种本能的表现。可惜由于教育(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种种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孩子的求知欲下降了,学习的积极性衰减了,有的甚至视学习为畏途,不愿学习,害怕学习。即使上了大学,也依然难以改变传统的被动受教的习惯。因此,如何培养一个大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思考,并对问题有自己的解决思路,是我们贯彻和提倡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目标。如果一个大学生对基本的社会问题也无法回答,更缺少对问题的思考,可见这样的教育发展模式是何等畸形的。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允许学生提问题、想问题,只有在这样一种气氛下,才能把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大胆地发挥出来。这样的环境才能有利于文化素质教育环境的养成。
2. 在专业学习中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不是一个空泛的字眼,它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养成中具有相当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也是我们大力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的关键一环。
首先,要把人文精神渗透于专业教学当中。人文精神表现在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上,反映在人的认识、感情和行为上。科学技术的任务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如果少了人文精神的渗透,文化素质教育也就犹如空中楼阁。人文精神应该渗透到各种专业课中,包括理工科、农林牧医、甚至社会政治、经济等等。
其次,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以文、史、哲、艺等学科的教师为主要力量,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不断丰富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引导专业教师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将历史的深刻、艺术的审美、伦理的体验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开启学生的智慧心灵,实现专业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从源头上解决专业教师文化素质缺乏的困境。
3. 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应当体现出一种精神、风尚、氛围,总体上说,它是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2]具体说来,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校风、学风、教风、校史、传统、仪式等等都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力量构成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校园文化不仅仅指单纯的课外活动,它基本的内容可概括为“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最直接、最容易接触到的文化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和为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心理需要。它以很强的渗透性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给学生补充了在专业教育中无法得到的营养,促进其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真正把知识内化为素质,从而能够真正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校园文化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实施的平台,是保障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丰富载体和有效途径。
大学校园文化不是文娱活动的代名词,它应该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大学之为大学,有其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气质,主要在于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为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弘扬大学精神,重塑大学理想。正如德国社会学家克尼斯指出:“理想的本质就在于时刻召唤人们脱离盲目、平淡的日常现实,上升到圆满的观念世界。”[3]大学必然是和理想相联系的,因此就应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校园文化的水准,体现出高、雅、活的特点,目的在于求知、求美、求乐。因此,我们在设计校园文化活动时,必须针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在充分考虑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及成因的前提下,突出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及综合性和多元性,真正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只有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结合起来,再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使校园文化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
总而言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就能逐步把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为我们的在校大学生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剑波.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1999(23):25.
[2]侯长林. 校园文化略论[M].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112.
[3]陈秋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J]教育评论,2004(4):25.
联合国启动全球图书馆计划
于今年四月正式成立的全球数字图书馆(www.wdl.org)位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巴黎总部。尽管初始规模尚小,仅包括约1200份档案和专家学者用阿拉伯语、中文、英语、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六种语言所作的注释,然而它将规划容纳不计其数的文本、图表和解说,任何国家和图书馆只要愿意都可以尽一份力。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员詹姆士·比灵顿四年前参与启动了这一项目。他在采访中说,该项目旨在建立一个收集来自全球顶尖图书馆的第一手资料和权威解读、易于导航的网站,并对读者免费。该网站由国会图书馆的一个工作组开发,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提供技术支持。这座数字图书馆的主服务器设在华盛顿,但是官员们表示正计划在全世界架设区域服务器。
这个计划目前投入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开发经费来自民间的捐赠,其中包括谷歌、微软、卡塔尔基金会、沙特的阿卜杜拉国王大学和纽约的卡内基公司。如果要扩容的话,还需要筹措更多的资金。
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还有来自19个国家的26个图书馆和研究机构向该项目提供了档案。这些档案资料包括来自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甲骨文跖片、来自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皇室浮世绘以及来自瑞典国家图书馆的13世纪的“魔鬼圣经”。所有这些档案都附有其内容和意义的简要说明,保留为原文,但注释用的是网站的七种官方语言。
“这其中包括大量仅存的唯一资料。而且所有解说都是可信赖的权威评述。”比灵顿对此表示。用户还可通过多种途径查寻信息。交叉引用可以让用户了解在任何时段某地与其他地方的对比。
比灵顿坦言,随着馆内收集的历史方面的档案材料规模扩大,逐步会涉及到近年发生的一些事件,某些国家的政府可能会对此感到敏感。然而他说,刻意隐瞒的做法恐怕是不明智的,因为该网站对所有的材料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