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玲
希拉里把中国之行定位为“聆听之旅”,是一次“旨在找到前进道路的访问”。以“聆听”的姿态访问中国,对于中美之间的瓦动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2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结束了40小时的中国之行。这不仅创下了美国国务卿就任后最快访华的纪录,也是奥巴马政府高官第一次与中国领导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作为新任国务卿,希拉里的首次出访令人关注,尤为瞩目的还是其中国之行。
希拉里把中国之行定位为“聆听之旅”,是一次“旨在找到前进道路的访问”。以“聆听”的姿态访问中国,对于中美之间的互动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新对话机制浮出水面
作为新任国务卿,希拉里打破惯例,没有选择欧洲或中东地区作为首访地点,而来到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和中国访问。国际舆论认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此行表明美国新政府对亚洲地区的高度重视,向国际社会发出信号一一作为带动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亚洲在美对外政策上的位置开始前移。希拉里在中国时强调说,美国愿意倾听,美国的外交政
策既不感情冲动,也不以意识形态为中心,它注重别人在说什么。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希拉里第一个访问日本只是一种“象征”,实际上最重视中国行。希拉里曾在外交专门杂志《外交事务》上发表文章评价说:“在本世纪内,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出行前,她的两段话颇值玩味。她先是说,有人将崛起的中国视为对手,“但正相反,我们认为,美中两国可以为对方的成功作出贡献并从中获益,双方可以在共同关心的领域里发展合作,分享机遇。”
备受关注的中美战略对话机制将如何在双边关系中继续呈现的问题在此次访问中得到了答案。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长杨洁篪2月21日与希拉里举行会谈后双方一致同意,两国应就政治外交和经济领域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继续加强对话;双方就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达成了原则协议,并将进一步商讨有关具体安排。
据悉,两国政府这一副总理级的对话机制,要从以“战略经济对话”为主轴,改为以“战略与经济对话”做框架,增添一个“与”字,变成“双轨制”,拓宽对话领域,也有望提升对话层次。希拉里表示,中美两国要继续延伸战略经济对话,且此对话的具体内容将在今年4月伦敦的20国集团峰会上,由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会见上敲定。
“提升中美战略对话级别是两国政府都希望看到的。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中国希望通过机制化的两国领导人对话机制稳定中美关系;而美国通过提升对话级别则可将中美关系中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挂钩。”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阎学通说。
除“战略”外,“经济”也成为中美对话新机制的关键词之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认为,这是美国奥巴马总统上任后置换“美国外交关键词”的重要结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是目前两国共同面对的课题,而奥巴马政府将经济安全作为目前整个国家政策的核心议程,因此表现出中美双方更多探讨经济问题。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与希拉里会面时所说,中美不断丰富建设性合作关系内涵,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战胜挑战、共创未来的力量和信心。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说:“毫无疑问,中美双方都把对方当作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体,从这样的高度出发,针对目前蔓延全球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双方都强调要通过合作来应对世界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挑战,这点信息传达得特别清楚。”
《德国之声》认为,美国将使用灵巧实力,与所有盟国和崛起国家为解决共同的问题找到地区性和全球性的方案。灵巧实力的意思就是从现实形势出发考虑问题。
气候与能源合作成对话内核
希拉里的亚洲“聆听之旅”,辅以更柔软的姿态,却坚定地展示了奥巴马政府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转向。希拉里还亲口证实,美方将以国务院同财政部两部联合的方式延续中美之间的高层对话,而中美双方在气候变化和能源领域的合作,应成为这一对话的中心内核。
有专家表示,希拉里此次访问要对未来建立一个基础,所以涉及了金融危机、伊朗核问题、朝核危机等等,面面俱到。但希拉里要在这些问题中突出要为美国做什么,于是她选择了环保和气候变化。“因奥巴马认为环保和气候变化是美国重新恢复世界领导权、提升软实力的必然途径。”该专家称。
在行程安排与议题设置上,希拉里此行巧妙将“气候变化”议题均嵌入两天的行程之中:在2月21日参观北京京能集团太阳宫燃气热电厂,并在现场对清华大学部分师生就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发表小型演讲;在22日离开中国前,希拉里还在《中国日报》网站上同网友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交谈。据介绍,希拉里还在上述小型演讲中坦诚地回忆,美国在上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犯了很多错误,希望中国不要犯这些错误。
尽管态度柔软温和,然希拉里此行处处对中国在“气候变化”议题上有所暗示。在日本,希拉里表示,日美应一道帮助中国发展新能源,称如若中国走美日发展道路,碳排放将使环境超载;并建议日美在办公建筑、汽车使用高效节能设计等方面帮助中国。实际上,“美国中西部的很多矿业集团是反对美国通过京都议定书的,美国国内阻力很大,无法促进国内各方达成一致。”有专家表示,而现在为了达成某种协议,或者不希望自己被人非议,美国希望拉着中国共度时艰。然而在过去,美国没有承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而中国无论如何不能承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只能承诺减少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过去,中美在这一问题上没有实质性矛盾分歧。
在访问中,希拉里表示希望与中国共同努力,提倡使用更清洁的能源、提高能源效益和进行有益于两国的技术转让、共同开发推广清洁能源技术等。这些技术对于经济持续发展、遏制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至关重要。
有专家认为,此次希拉里携她任命的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出访中国,又把参观美国GE公司与中国公司合作的清洁能源项目的活动安排在第一天。无论是在参观时的讲话到与杨洁篪的对话中,都能找到如下的观点: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能源消耗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温室气体排放国,需要异常积极地合作,建立更加稳固和有合作基础的中美双边关系。
而这一观点,正是来自近期亚洲协会发布的一份中美关系合作路线图的报告。2009年1月,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与全球气候变化中心联合发布了《中美能源与气候变化合作路线图》。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命题上更为广泛的合作,应成为向低碳和可持续的全球经济战略转变的积极催化剂,从而促使更多的多边行动和协议。
“你能够对你的债主强硬吗?”
温家宝总理在与希拉里谈话时用同舟共济来形容两国关系,这个中国成语希拉里访华前在美国“亚洲协会”谈到中美关系时也引用过。希拉里引用了中国典故“同舟共济”来表达中美要携手应对经济危机,而与此同时,一段时期来,美国国内“买美国货”的论调又引发了中国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
希拉里在即将离开中国前接受了阳光媒体杨澜的采访,谈到美国政府如何来平衡它的国际义务和国内的政治压力的问题时,希拉里回答说:“奥巴马总统及时表明了我们不会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刺激计划中的条款,必须在遵守国际协议的前提下实行。我们知道,贸易保护主义对美国是不利的,我们需要和中国等国家一起建立一个让经济发展和繁荣的框架。我们在国内也有功课要做,不仅是刺激经济,我们还要强化制造业、改革汽车工业,所以说我们自己需要做很多决策来保证我们的经济的未来。我觉得中国也是。中国的中央政府在采取刺激经济的行动,你们在应对失业民工的问题。我们两国都有自己的国内问题的挑战,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牺牲全球经济增长,因为我们的人民需要这种增长。”
就在希拉里访华的同时,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通过多种手段,到他2013年第一个总统任期届满时,将政府财政赤字降至目前的一半左右,即将政府财政赤字控制在5330亿美元左右。按照美国国会预算局的估算,2009财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将升至约1.2万亿美元。
由于美国政府在救市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债务,美国将通过进一步增发国债或制造通货膨胀的方式,为救市融资。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达到6962亿美元,居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首位;日本其次,为5783亿美元。2008年7月至lO月,中国分别增持美国国债150亿美元、237亿美元、446亿美元和659亿美元;而11月、12月增持速度有所放缓,分别为290亿美元和143亿美元。
希拉里在访华结束回国后被美国媒体问到“美国为什么不能对中国强硬”这个问题时回答说:“你能够对你的债主强硬吗?”
希拉里访华时表示,美国希望中国能够继续购买美国债券,这能帮助美国经济重回正轨,并刺激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鉴于此,希拉里此次中国行向中国领导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希望中国政府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以让奥巴马政府前不久刚刚签署的7870亿美元刺激经济计划顺利进行。希拉里在被问到中国是否应该继续投资于美国国债的问题时表示:“我当然觉得中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是很明智的选择。有两个原因:首先这是一项好的投资、安全的投资。即使全球遭遇经济危机,美国经济仍然稳定、信用依旧良好;另外,我们两国的经济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知道如果想恢复对她的最大的出口市场,也就是美国的出口,美国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刺激经济,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进一步举债。要是我们不能恢复我们的经济,对中国也是不利的。选择继续支持美国国债显示了中国是认识到我们的经济联系的。”
有专家称,一般来说,每届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对华关系都有一个先走向低谷再逐渐回升的曲线。但现在看来,由于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由于面临着诸多共同挑战,也由于奥巴马的外交新思维和国务卿希拉里对美中关系重要性的深切了解,中美两国关系有望避开随美国政府更迭而波动的怪圈而坐上直通车,实现平稳过渡。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力量对比变化考验中国角色
国际经济巨变,旧的经济和金融秩序重新调整,中国成了新秩序形成过程中,极为关键的角色,这是历史给中国的新机会。在国际对立依然严重的此刻,中国如何扮演调和角色,是极大考验。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方兴未艾,中国作为最大新兴经济体的角色也日益加强。中国无论基于本身需要及善尽国际义务的考虑,它的国际角色也都跟着提升,中国的外交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首次外访就是亚洲,而且是以中国为此次出行的重点,单单这一点就足见意义不平凡。除了希拉里访问北京外,在最近一段时期内,我们还看到了中国政府如下的行动: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最近第六次访问非洲。他多次公开表示,面对经济冲击,中国将支持非洲国家开展经济,改善民生,共度难关。非洲是中国外交的深耕重点,也是能源及矿产资源来源地之一,中国持续在非洲问题上加重角色,未来前景可乐观以待。
希拉里刚就任即出访北京,其实去年五月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就职当月即经哈萨克首访北京,并在北大演讲。这也是中俄关系进展快速的关键。最近,中俄敲定一项二十年协议,中国以=百五十亿融资,换取三亿多吨石油的回报。这项协议已谈论半年,终告敲定,属重大突破。
除此之外,最近由于中国角色加重,各国为了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过去那种恶意挑剔的态度已告收敛。最近西方七国(G7)财长在罗马集会,包括美国和法国财长皆赞扬中国稳定金融和经济的角色。这都是美欧为四月份胡锦涛前往伦敦参加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与奥巴马以及欧洲各国元首晤面营造气氛。
再例如,最近中国全方位的经济外交也迭有开展,包括收购澳洲矿产公司,入股美洲开发银行并与拉丁美洲盟邦加强合作,以及参与索马里海域巡防以维护海洋航行秩序等。
由上述这些发展,已显示出目前由于国际经济巨变,旧的经济和金融秩序已开始重新调整,中国已成了新秩序形成过程中,即使不是主导,但也极为关键的角色,这是历史给了中国一个新的机会,可塔在国际社会上扮演主动的角色。在国际对立依然严重的此刻,中国如何扮演调和角色,的确是个极大的考验。
而希拉里访问北京,尽管在短短时间内不可能确定任何实际问题,但美中双方确实都能拿捏分寸,替将来的合作伙伴关系营造出友好气氛。
希拉里访问北京,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共识,而不再纠缠人权问题,这代表了美国态度上的改变。而她与温家宝会面时,温总理强调“同舟共济”后的“如左右手”,希拉里则以“勿临渴掘井”互勉,这已显示出双至少在心态上已有为长程合作做准备的韵算。
目前美国的国际单边主义及鲤济新自由主义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况,在建造新秩序的过程中,美国确实需要中国这个有弹性、能进步,而且极具潜力的朋友。近期,美国舆论在变,尽管“中国威胁论”不可能消失,但美中合作之说则无疑已成了主流,甚至有美中应建立:强峰会机制的主张。为量国新关系打底铺路,即是希拉里访问北京的人物目标。
不过,我们在为中国未来国际角色乐观时,也必须指出,由于当今世界的多元对立仍然极强,当美中关系改善有望之际,也不得不警惕另升一些因素,例如近两年来,美俄美系已极恶化,奥巴马当选,俄国所送的贺礼即是立刻宣布,将在波罗的海部署战略导弹系统。
由于美俄关系恶化,尤其是格鲁吉亚战争后已恶化到了极点,当美中逐渐接近,它其实就等于是美饿中三方一个困难的三角习题。最近美俄关系恶化,俄国本身经济也千疮百孔,因此俄国内部极端爱国主义渐兴,经常做出以他国为对象的非理性行为。这已显示出在美中加强关系时,对俄国加强对话,化解疑虑,也同样不容忽视。
再其次,中国为了生存及长期发展,已必须强化全方位的经济与安全外交,如扩大对外投资,如对非洲、中东、亚洲、拉丁美洲等加强合作。就以非洲为倒,它在许多法国旧势力范围就会引发法国反弹,最进法中关系出现噪音,即与此有关,速也显示。出中国外交仍有极多难题必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