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 驼
小满这天下午,一个26岁的年轻女医生,手持尖刀,切断了一名12岁的小女孩双侧颈动脉。10个小时的手术,相当于全身血量两倍的输血都没能挽救回这个孩子的生命。这个女孩的父亲是我的同事,一名呼吸科医生。他曾经是那个杀手女医生的实习老师,他们之间曾经有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
血案让我和同事们震惊。大家觉得很难理解,与凶手无怨无仇的这个女孩怎么就成了暴力的牺牲品。而我的第一反应则是,这是“杀婴行为”。
杀婴行为是指成年动物杀死同种未成年个体的行为。1965年,日本科学家杉山幸丸发表的一篇名为《论野生条件下长尾叶猴的社会变动》的论文,严谨地揭开了长期笼罩在动物界的那层和谐的面纱。一般一个长尾叶猴群由一头成年雄猴,几头成年雌猴和若干小猴组成。流浪的雄叶猴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挑战那些妻妾成群的优势雄猴。一旦挑战者获胜,它便会杀死群中所有老猴王的骨肉。
血腥的场景一经披露,立即在人类社会里掀起轩然大波。人们本能地抵触这种事情,以至这些研究被长期搁置。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豪斯法特说,有些人甚至认为想象这种事也是罪恶的。
越来越多的野外观察证实了许多动物都有类似的行为。以道金斯为代表的新一代的进化论者在上世纪70年代末推出了惊世骇俗的“自私的基因”概念,让整个生物学乃至社会学界为之一震。根据道金斯的说法,每个生物不过是基因传递的载体,演化的过程使生物体为了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而无所不用其极。
杉山的发现公布20多年后,人们终于认可了杀婴行为是动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最著名的莫过于对狮子的研究。狮王的平均“在位”时间不到2年,然后就会被新的狮王取代。新狮王会将狮群里所有9个月以下的幼狮杀死。这一研究的一个成果就是风靡世界的动画片《狮子王》的问世。上面我们看到的对幼崽痛下杀手的都是雄性动物。凡事总有例外,动物学家们也发现了不少雌性动物杀婴的情况。
比如一种叫做肉垂水雉的长脚水鸟,雌鸟产卵后便撒手不管,将孵卵和育幼的工作全部交给雄水雉来做。这时杀婴行为就发生了逆转,无事可做的雌鸟会伺机杀死别的雌鸟产下的幼鸟。鸟类学家埃姆伦目击过雌水雉无情地用喙把雏鸟扔得到处都是,
直到全部死去。失去了雏鸟的雄水雉便会跟这个杀人凶手交配,让“她”产下一窝新卵。
事情到了人类身上,总是有些纠结。人类的确存在各式各样的杀婴行为,从堕胎到弃婴,但人们总是能给这些事情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再说那名冷血的女医生,当她失去“理智”,便会被简单的动物性所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