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城
到了这里,我的眼睛忽然一亮,似乎见到了我想象或印象中出现过的旧成都———这是巴金、艾芜笔下的老成都。
成都是西南重镇,据说西藏等地人把去一趟成都当作去一趟北京,成都在西南边疆各群众心目中就像首都一样。而事实上成都的城市建设,一般居民的生活状况,看上去远不如南京,整个城市显得没有个性。
相反,倒是成都老城区有一处叫“宽巷子、窄巷子”的地方吸引了我。成都老城区仍拥有老房子的地方并不多,据说只剩下两三处,宽巷子,窄巷子就是其中的一处。现代城市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个性,各个城市的差异不大,风貌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像一个妈妈生的。在我看来,老房子正是各个城市的历史所在,也是个性所在。
出租车司机把我拉到了“宽巷子、窄巷子”,其实这儿就是两条百米多长的小巷,到了这里,我的眼睛忽然一亮,似乎见到了我想象或印象中出现过的旧成都——这是巴金、艾芜笔下的老成都。这里风貌与其他城市迥然不同,不长的老巷中,遍布悠闲的市民,他们往往摆一张方桌,几把竹椅,一边喝茶一边用韵味很浓的四川话侃大山,成都人怡然自得的神态,令人为之慨然。
宽巷子和窄巷子是平行的两条巷子,其中的老房子基本上是清末民初的建筑,和镇江的老房子相比,其建筑的清美程度远不及镇江西部老城区的房子,而且很少楼房,风格也大体一致,较少变化,值得一看的倒是门楣(即院门门楣),基本是一种木质的“大帽子”,很有些吊脚楼的味道,另外,成都老房子最鲜明的特色就是颜色偏深褐色,给人以凝重、沉稳的感觉。
个性吸引人,特色令人迷恋,而历史与文化是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内涵。在宽巷子,我看到一个挺大的院落,门口挂的牌子是某某青年旅馆,进进出出的竟然都是些外国人,这些外国人放着星级宾馆不住,却偏偏住到这偏僻简陋的小巷旅馆,我想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历史文化气息吸引了这些来自欧美的外国人,进去再一打听,有不少外国人是常住这里的,有的是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中国的古代文化史,同时又住在小巷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可谓理论与实践并举了。而有些则是暂住的外国背包客,俗称:驴族,有趣的是旅馆的门廊上贴满了小纸条,上面用中英文写着征求旅途伴侣的相关内容,往往是已有几女或几男,征求或男或女,有趣味有品位的人一同前往九寨沟、西藏等地。征求陌生人作为旅伴,大约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吧,而这种乐趣的兴起,可能也只能起源于这些幽深的老街旧巷吧。
人人都说成都出美女,可来到成都,发现这里的美女的数量或比例并不多于其他地方,倒是成都的开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遍布成都大街小巷有一种“交友俱乐部”,这是一种很正规的地方,去的人也一般为白领,但基本是同性相邀结伴而去,我和朋友们去了一个名叫“快车道”的“交友俱乐部”。里面有正规的歌舞表演,同时有西式茶座,男男女女散座其中,如果你觉得某个异性(当然也可以是同性)挺有品位,值得交友倾谈,便可写一张纸条交给服务生,由服务生递送对方,对方同意了便可过来,或这边过去,双方在一起交谈聊天,不过茶水、酒、水果盘的收费可不低,店家就是靠这个收费赚钱。据说这种形式目前在成都等大城市挺火。
说到成都,不能不提到川菜和成都火锅,川菜之辣非一般镇江人所能承受,无论什么菜上来,都必有一层层红彤彤的辣椒,真不知道四川人的胃是什么做的。绝大部分川菜辣得使人无法进口,吃了之后,连大便都火辣辣的。据说川菜之所辣,与四川的气候有关,四川盆地多雾多雨,气候潮湿,所以多吃辣是一种去寒除湿的最好方法,久而久之,川菜的辣就成了特色。
至于成都的火锅,我觉得是成都餐饮中最好的东西,比镇江的各种火锅都好吃,虽辣,但辣得温文尔雅,而且目前成都有一种鹅肠火锅,其鹅肠不像我们这儿的鹅肠下锅就软绵而不成型,还咬不动,成都的鹅肠不仅颜色红润好看,而且下锅略烫片刻即又脆又香,特别好吃。朋友带我去成都的张大胡子火锅店,那儿生意火爆,去晚了既没有客人的座位,也没停车的车位。
而成都大名鼎鼎的“龙抄手”不过就是一种大馄饨而已,好吃不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