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晨 刘 卉
一篇新闻最重要的就是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但在目前媒体界,并不是所有的报道都能做到真实客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新闻的平衡原则,由于报道失衡导致新闻失实。新闻报道失衡的原因主要有:
——新闻采访的客体失衡。即采访对象失衡。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如果只采访事件当事人的一方,或只采访了不全面的几方,就会造成采访的偏听偏信,从而导致新闻报道失实。尤其是采访有利益冲突的双方,在反映事实的基础上,要给冲突双方平等的发言权,记者要排除自己或来自某一方面意见的干扰。不忽略任何重要的发现和见解,尽可能多地采访到不同方面的言论。特别是反映相反的意见和见解。例如在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的采访中,记者应采取更加科学的态度,以事实为依据,既要尊重药检结果,也要听取运动员与教练员的解释说明,因为有些情况运动员可能不知情,有时甚至是“误服”了中成药。
——新闻采访的主体失衡,即“主我”、“客我”失衡。
所谓主我就是个体对所接受的社会态度做出的反应,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想法和态度。所谓客我即个体所采取的社会态度与行动力量,是个体所在的共同体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内化形式。推演到新闻报道上来。每一名记者都有一个“主我”和“客我”。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都会掺杂着某种情感,无论是同情、理解还是愤怒,而这种作为“主我”的感情,可能就会影响新闻的采访报道,使报道失实。在这时记者就应该权衡“客我”的观念,平衡报道。以理性的态度来报道事件。
——典型人物报道失衡,把先进人物神化成“完人”、“圣人”。
在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报道上,把报道对象“神化”,并且形成了报道人物典型的惯用模式。这样就会使受众片面地认为先进人物就是“完人”、“圣人”,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人”,使报道片面化。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衡。牟取私利。出卖良心。
一些新闻工作者把新闻当作“商品”,用它做交易;或者一些记者牟取私利,出卖自己的良心。写出新闻失衡的报道。拿了别人的红包,记者的口或被封,或成为他人的传播工具。这样,由于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缺失,导致新闻报道的失衡。记者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道德的缺失,就是新闻价值的缺失。
为了还原新闻事件本质。透析新闻价值。记者应如何掌握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进行公正平衡的新闻报道呢?
第一,尊重公众表达权,全面反映新闻事实方方面面。
在新闻报道时,记者也应该尽可能地采集多方观点,这样在新闻报道中,尽量做到公正平衡。尤其是针对一些媒体一时难以获得事实真相的新闻,但又不能不报道,这就更应采取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把不同的观点、看法、研究同时报道出来,供人们参考。例如近段时间以来的中国房地产状况,一直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但中国房地产发展情况究竟如何。房地产发展究竟有没有泡沫,可以说目前很难说清楚它的真实面目。并且专家和权威部门也在激烈地争论和探索。没有定论,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平衡的立场上,给予争论双方平等的话语机会。
第二,合理协调“主我”与“客我”的矛盾。
记者也是凡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都有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念,所以在新闻报道中,不免会掺杂自己的主观因素。因为新闻记者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经过记者的加工再传给受众的,因此不可避免会有一个主、客我是否一致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在采访时不要把自己沉陷于事件之中。对于每一次采访都要客观理性地对待。正确处理好“主我”与“客我”的关系。这样才能在新闻报道中做到“自我”意识上的平衡。
第三。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操守。
记者要时刻拥有职业道德意识。用职业道德的准则来衡量自己的职业行为。所以作为一名记者,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用记者的良知和责任感来创造有价值的新闻。
在我国新闻传媒领域。新闻报道的平衡性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篇好的报道。不仅仅体现在写作手法和编排设计上,更体现在报道本身的深层价值和公正平衡的程度上,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要对新闻对象进行多元化采访,不仅反映一方的看法,还要反映多方的见解,使一篇报道更加充实而有力度;同时进行浅层表象与深层挖掘相结合的报道,努力揭示新闻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在采访主体上。要做到“主我”与“客我”意识相协调,同时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新闻,做出真正公正平衡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