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桥 饶 敏
[摘要]市州晚报副刊并非君子无用武之地,相反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只要坚守先进文化的阵地,高举新闻文学的大旗,注重人文关怀和平民化视角,把高尚的审美情趣传递给读者,把精美的地方文化推介给读者,晚报副刊之路就能越走越宽广。
[关键词]市州晚报副刊精品打造
报界有一句行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也就是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本质,做好了,“一朝成名天下知”;而副刊凭借独有的文化特征和属性,以“水滴石穿”的长期功力,从精神层面争取读者、影响受众。
现今,多种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纸质媒体在副刊的打造上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不同的是,各类报纸所涉猎和反映的文化在级次上有着一定的差异。大报大副刊,小报小副刊。大报在地域上更为宽广,内容上更为丰富,形式上更为多样;小报由于地域上相对狭窄,内容与形式都受一定的约束。
那么,作为一域之媒体的市州报如何寻求突破?《南鄂晚报》近年来对所有副刊进行全新“包装”,贴近地方特质,以亲和姿态、精品意识服务读者,着力在地域文化的挖掘、整理、打造、包装和文化档次的提升上下功夫,“留住读者”的作用得到较好体现。
重构副刊的内在品格
纵观当今纸质媒体,市州晚报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是省城都市报、晚报、晨报、商报的扩张,另一方面是新兴媒体网络的挤压。这就迫使她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
2007年,《南鄂晚报》进行全方位的扩版增刊,由周五刊增至周七刊,由每天12个版增至16个版。版面扩展给副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大空间,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定位副刊,使其与新闻各司其职、各显神通、各具特色、珠联璧合。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一方生存空间。
我们认为。副刊既不能姓“消”(消闲),也不能姓“文”(纯文学),更不能姓“娱”(娱乐),副刊应为复姓“文新”(文化、新闻)。《南鄂晚报》的剐刊应该坚守文化本位,同时力求新闻性。
为了给读者提供丰富的“文化快餐”,我们细分了读者,打好分众牌,根据不同的人群新增了7个板块。在原有的《美文欣赏》外,新辟了《好看小说》和《市井故事》两个文学版面。《好看小说》邀请本地作家撰写2000—5000字的短篇小说,注重文学性和提升品位;《市井故事》邀约各地作者将生活中的有趣经历形成文字,讲究语言的俏皮生动,文章的精短干练。新增了地域色彩浓郁、注重图文两翼齐飞的《图说咸宁》版,每期五六张照片、一两千字。挖掘成宁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地理。新设的《鄂南民俗》版,以咸宁民间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简短意深,蕴味悠长。为都市男女提供交流平台的《情感讲述》版,讲述男女的情感历程。以现代青年为主角的《都市风尚》版,广泛搜集生活中的新鲜事物。紧跟时尚潮流,为读者感知社会提供另一条途径。同时还有“美食”、“旅游”板块等等。这些板块相互配合,逐渐形成《南鄂晚报》副刊深入浅出、雅中见俗的风格。
“打造新闻性副刊”,是近三年《南鄂晚报》改版增刊过程中努力的方向。我们强调“文”,但不脱离“新”。我们引入新闻的观念和新闻的运作方式。以重要新闻事件为由头整合版面,内容上针对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体现新闻本质和时代精神。
我们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是所刊载的内容要与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有关,避免副刊成为少数人发表作品、孤芳自赏的园地;二是在不同的副刊版面上,以新闻纪实的形式介入。让所有副刊编辑同时成为一线记者,期期有自己有针对性地采写的“特稿”;三是经常围绕生活热点、最近发生的新闻展开话题讨论,通过文学与新闻的互相渗透与和谐融合,实现报道形式的创新。加强对文化事件、文化人物、文化现象的解读。
如《美文欣赏》版针对各种话题提前策划。从三八节的“鄂南女作家作品展”,到清明的“同怀追思”、五四时期的“少年·中国”,一直到岁末的"2008,我这一年”。月月举办征文活动,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在提高稿件质量、扩大影响力的同时,发现并培养一批本土的文学新人。《好看小说》版请来近年活跃在咸宁文坛的部分青年作者,畅谈鄂南文学的现状、前景和小说创作,为活跃本地文学创作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即使是《休闲》版,我们也把它当成新闻版来做。《休闲》版每期以一个人物为中心,让编辑走向社会各个角落,寻找有数十年收藏经历的爱好者,然后用新闻特写的方式。将采访对象的收藏故事娓娓道来,将历史和现实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可读性。“一周书市热点”栏目,则及时向读者传递最新的图书信息,评论最新的热门书,在强调文学性和文化底蕴的同时,强化了新闻性。
彰显浓郁的地方特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然一方水土也就会生长一方文化。正是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培育了各地报纸精彩独特而又无法克隆的副刊。
从读者的阅读兴趣看,一个地方的文化风貌、风土人情、历史渊源、旅游名胜、名人逸事、人物掌故等,往往是他们最喜闻乐道的,副刊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咸宁毗邻湘赣,文化呈现独有的边缘性及融合特征:总体上既保留了荆楚文化的精粹传承,又处处流露出湘赣文化的影子。比如,语言属赣方言区,湘文化代表的花鼓戏在几个山区县都是主流剧种。因为早前经济发展滞后,大量原生态的民间习俗也得以保留,尤其是通山县、崇阳县、通城县保存有悠久的民间文化传统,诗歌世代相习,婚丧节庆、歌谣舞蹈多姿多彩,如一个远远没有用尽的资源“宝库”。
为挖掘这块宝藏,我们每周推出两个特色文化版面——《鄂南民俗》和《图说咸宁》。《鄂南民俗》聘请咸宁民俗专家为顾问,采集全市民俗工作者在田间地头收来的“土到家”的原生态作品。如民间故事、地名来历、山歌民歌、机智历史人物传说等,用浓郁的方言,原汁原味地展现当地的民间文化。同时,让记者的足迹深入乡村,寻访各地颇负盛名的民间艺术种类和传承人,如通山的神歌、崇阳的提琴戏、嘉鱼的呜嘟、通城的拍打舞、赤壁的脚盆鼓。这种专题每期一个接版,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呈现给读者。既耐人寻味,又瑰丽生动。
《图说咸宁》则让读者跟着记者和摄影师的镜头,图文并茂地品味咸宁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如从参天古木、瑰丽溶洞、层叠梯田中,看大自然的匠心独运;在老宅深处、古井之畔。欣赏祖辈们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从沧桑的古建筑群里,见证乡村的发展轨迹。为提高图片质量,南鄂晚报还组建了一支“特约摄影师”队伍,聚集了全市几乎所有知名的摄影家,由副刊编辑部出选题。经常组织他们开展外出采风活动,为《图说咸宁》提供大量优质的图片。精
美绝伦的图片配上蕴味悠长的文字,将各地独特的人文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唤起了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对乡土的热爱。
这两个版面自推出后,很受读者的关注,目前已拥有一大批固定读者。摄影师和记者的足迹已遍布全市30多个村镇,一些读者甚至沿着我们记者采访的线路去探询当地的民风民俗、传统文化,不少在外地工作的咸宁人则从网上阅读或下载,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引领一方时尚文化潮流
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领域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市场化、商业化的潮流蓬勃兴起,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时尚文化从各个渠道冲击着人们的眼球。
晚报副刊如何占领这块引领地方时尚文化的阵地?我们的做法是:勇敢创新,大胆探索,想方设法深入生活撷取题材,用清新、独特的角度去审视时尚、引领时尚,用充满时代感的语言和编排手段去表现时尚、观照时尚。
“情感讲述”是一种“大众文化”的代表性符号,被全国大多数晚报所采用。前几年,《南鄂晚报》在这方面一直是空白。我们分析了咸宁的地域特征后,认为不能简单照搬,因为咸宁城区人口不多,人们不习惯把自己的情感隐私对外人讲,生怕对号入座。于是,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先将《情感》版面开设起来,设立“真情故事”、“情感话题”、“倾述”三个栏目,扩展题材外延;待该版被人所熟知后,再走上“正道”。
最初,没有人上门讲述,记者就主动到妇联、社区甚至县市的乡镇去寻找题材,只要是感人至深的爱情、亲情、友情故事,都是采写的对象;同时,编辑部每月策划一个有关情感的话题,如“再遇旧情人,梦能否继续?”“如何把握男女之间的暖昧关系?”“城乡结合,真的很难吗?”“女人的事业和爱情,孰轻孰重?”……邀约专家在版面上“高谈阔论”,邀请市民在报纸上“各抒己见”,并力求让话题“横看成岭侧成峰”,是非见解各不同。慢慢地,《情感》版的影响扩大了,两年后品牌效益凸显出来。现在,这个每周一期的版面成了许多读者的期待,成为《南鄂晚报》的一个精品版面,前来邀约记者讲述的人“排队等候”。
当然,借鉴只是一种策略,创新才是根本。
《都市风尚》是《南鄂晚报》副刊近年全力打造的一个重点板块。我们一年确立一个大方向,如2007年瞄准新职业,2008年鉴赏时尚运动,今年则着手新潮服饰文化,进行大胆探索。前两年的“寻访鄂南新职业人”和“感受时尚运动”系列,通过记者的亲身体验,将体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见证百姓生活多彩的30多种新职业人,如品酒师、婚姻咨询师、吧厅DJ、宠物医师、调琴师、播客和街舞、摩托骑士、瑜珈、攀岩、狩猎10多种优雅新锐的时尚运动,每期用一个整版,图文并茂地向读者详细推介。今年,我们又将镜头对准时髦的本地丽人,在新潮的服饰文化上下功夫。我们请来咸宁学院的艺术老师作顾问,带着征集来的女模特,到街头搜寻流行的美衣潮服。然后大胆“变身”;版面上则运用全新的“版式语言”,让这些女模特的大幅彩照走上报纸,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和穿透力。
连续三年,《南鄂晚报》的《都市风尚》版一年一个重点,一年一种风格,尽情解读着咸宁流行文化和时尚潮流,赢得年轻读者特别是大中专学生的广泛好评。
《南鄂晚报》三年来打造精品副刊的实践表明,市州晚报副刊并非君子无用武之地,相反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只要坚守先进文化的阵地,高举新闻文学的大旗,注重人文关怀和平民化视角,把高尚的审美情趣传递给读者,把精美的地方文化推介给读者,晚报副刊之路就能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