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下的新闻评论

2009-08-12 04:58李志君严燕子
新闻前哨 2009年6期
关键词:媒介公众融合

李志君 严燕子

[摘要]随着新的物质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出现了大量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本文着重探讨该趋势下的新闻评论,作的可为空间和由此带来的困局以及反思,概述当前我国的新闻评论工作。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评论新媒体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媒体意见表达的工具,历来受到我国新闻界的高度重视。新闻评论工作也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担负舆论导向任务的重中之重。新闻业界和长期培养起来的忠实的受众群将优秀的新闻评论视为媒介的“灵魂”和“旗帜”。因为它能直接发出媒介及其所背靠的政党、政府、社会组织、利益集团的声音,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当下,传媒形态正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传媒产业的整合重组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我国新闻界的生态环境在媒介管理体制改革、科技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不断产生着变化,由此带来的新闻业务也在发生着变化。既有新的变革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新闻评论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在新的舞台上是否有困局、该作何反思、如何坚守其舆论导向的重任。值得探究。

一、媒介融合趋势及新闻评论的嬗变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不断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现阶段都在不同程度寻求数字化生存和发展。这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持。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国内学者蔡雯教授根据对国外信息材料的研究,进一步认为会从合作模式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

在我国目前的媒介环境下。媒介融合有两大趋势:一是传统媒介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或主动或被动地谋求多媒体化经营,以求实现自身与依托于网络的各类新媒介之间的整合;二是新媒体——主要是新闻网站谋求获得采访报道权,充分利用自身在传播渠道上的优势,发挥自身多媒体性、强互动性等先天性的长处的同时获得在内容渠道上的突破,谋求摆脱传统媒介的内容控制。其中,手机报纸、个人博客、网络视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车载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迅速崛起就是明证。

中国有报刊以来。评论在所有新闻文体中享有最尊贵的地位。从王韬到梁启超,到大公报以及解放后的党报,虽然评论的刊发数量与版面不多,但是对社会的影响却最大。直到进入上世纪80年代,由于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主,评论曾一度边缘化。但时代步伐的急剧加快,社会的迫切需要,新闻性、时事性评论题材在追求做到贴近、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占据了中国主流媒体的重要位置。新闻评论几乎成为引领所有社会舆论的核心。

新闻的传播手段和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人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也随之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传统媒介在舆论传播上所具有的“议程设置”的霸主地位毫无疑问地已被撼动。对舆论的控制权和主导权大大削弱。国内有研究者称,数年后将有50%的新闻来自论坛、博客、播客等,这种发展态势可以用一组数据说明:目前全国有4亿多个手机主人一年通过拇指发布了4000亿条信息;6000万人习惯于在各种论坛里“发贴灌水”,交换信息,发表时评;3000多万人热衷于自己报道社会、评论世事与人生。经常依靠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传递信息、分享观点、交流沟通的人也越来越多。这种“个人编发、公众阅读、大众评论、集体交流”的传播方式,互联、互动、开放、自由、海量、简易、即时等网络时代的传播特征,使得新闻迅疾传播的同时也可能发酵、放大、变形。

在数字化的生存状态里,公众以个体状态或组织状态出现时,不再是单纯的言论被动接受者和消费者,更可主动进入到信息和言论传播的大链条中来,成为言论的制造者、刊发者,从而使得原本泾渭分明的传者、受者的区域划分变得模糊。

当年,中央电视台的重头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的采制模式,让事件当事人、普通受众参与到人们传统观念里认为的一直“高高在上”的新闻评论范畴中来。可谓首开国内电视评论模式创新先河,取得了极好的传播效果。

所以。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和所拥有较为完备的数据体系基础上,新闻评论者从题材来源、内容表达、体裁选择、风格确定、评论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能够调用的资源便有了更加开阔的广度和向纵深开掘的深度,并且由于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体的追随者大多年纪尚轻,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的变化,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新闻评论作品可以制作得更有贴近性、更具感染力。让新闻评论在新的媒介融合环境下同样发挥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而同时,新闻评论则因为高门槛的传统“把关人”的虚拟缺失。而使得评论来自社会各个层面。出现不同的声音。人数之众,声音之杂,前所未有。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评论的可为空间

1利用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操作平台甚至是新媒体,将代表主流意见的声音传播得更清晰、更透彻。公众对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信息爆炸、鱼龙混杂、良莠杂陈会有不安、焦虑、甚至是惶恐。此时,谁能拿出最为准确、最有力量、最具权威的声音,谁就能给公众起到“拨云见日”的引领作用。那么,除了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窄众”宣传和布置外,主流媒体更是责无旁贷。主流媒体被公众期待、需要,只因他们的权威地位、影响力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他们能够也应该最迅速地进行调查、核实、确认;查明真相、公布事实;澄清谬误,指明真伪。任何迟缓、疏忽、缺位、失声、无所作为,都是一种失职和缺乏基本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媒介融合是趋势,是必然。传统主流媒介利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进行新闻评论线索搜集;邀请评论一方、双方、多方在网络或手机平台上参与评论并发布:将博客或播客里的评论内容发布在传统媒介上;而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公交电视、门户网站、手机报刊等新媒体也已经出现在中国很多城市里,这些都是新闻评论走近社区、走近普通百姓,近距离影响公众的很好的渠道。

由于媒介融合出现的多媒体性、超强互动性等新特点,评论者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图表、动漫、音频视频、历史音像资料等来制作和刊发评论作品,并且在互动区域里实现其它评论的即时刊发、追贴(俗称灌水)等,使其在广度、深度、规模、时效等方面达到空前的水平。比如:近两三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就有许多优秀的评论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让公众在几乎与

“两会”同步的节奏下,既获取了信息也得到了有价值的观点,并且具有说服力、感染力,达到了舆论引导、舆论监督兼备的好效果。

在中国。主流媒体依然担负着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的重任,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谐必不可少的“瞭望者”,特别是在面对重大国事题材、重要历史时刻、重大突发灾难事件、社会思潮、民意亟需表达渠道之时。新闻评论更具大有可为的空间。

以公共卫生事件或恐怖袭击为例。对于公众来说,政府和媒体是危机时刻公众唯一能信任的两个社会组织。公众依赖媒体认识到目前的处境,依赖政府获取支持和帮助。如何稳定社会情绪。并且通过公共新闻信息和意见来完成。这不但需要了解危机时刻社会公众的心理,还需要及时和准确的新闻发布,以及良好的政府和媒体沟通渠道。媒介融合不断加深,使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观点正确的有形意见即评论能够很好地引导社会奥论,疏导社会不安情绪,甚至可以在危难中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共同渡过难关,转危为安。

2在媒介融合的平台上。公众拥有话语权。直接对新闻作出评论,构建公共话语空间。

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是以在一个共享的空间中聚集在一起、作为平等的参与者面对面地交谈的相互对话的个体观念为基础的。其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的话语交流的互动平台,即公共话语空间。

公众的态度或言论通过媒介融合的平台及时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实现下情上传,更大的意义在于超越了传统媒介严格的把关程序,拥有了话语权,并且新闻评论的主体由职业新闻评论人员变为由职业人员和普通公众平等分享,构建了公共话语空间,自由、平等、开放。国内的新闻网站都设立了与网民互动的新闻评论专栏或链接,如:新华网的“焦点网谈”、“新华网谈”,人民网的“强国论坛”、“观点集粹”,搜狐网每条新闻后都有“我来说两句”、“辩论区”。

非典疫情过去后,在广州,胡锦涛总书记对一位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温家宝总理在北大宿舍对几位大学生说:“我在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非典的决心。令人感动。”

南方都市报是第一个报道孙志刚事件的媒体,但没有新浪网、搜狐、人民网、新华网的交互作用,这个事件只能是每年都会冤死的亡魂中的一个。各大网站的留言最充分表达了民意。形成观点化、总结化的网络舆论,所以自然而然开始影响政府的决策。网友的留言被放大成一种观点后,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再经过交叉作用,马上会提升出更代表民意的观点与呼声。如此互动,一种被广泛提升出的民意就显现出来。这个过程大致如此:平面媒体的采访与报道——网络媒体转载——网友留言——形成民意体验——概念化的网络舆论——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互动作用——具体化的网络舆论(提升观点化的民意)——影响政府决策。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公众的价值观是多元化的。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都希望通过大众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便是过去一直处于传播“弱势”地位的“草根阶层”也渴望在大众传播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媒介融合下的新闻评论恰恰为不同的意见表达创造了多元化的公共话语空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公众的这些权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国家领导人经常在重要场合的重要发言针对性强、现实意义大,起因都有来自对以网络为主体的媒介融合趋势下的群众言论的重视。

三、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评论的困局及反思

1困局。

以数字化媒介为依托的媒介融合,在带来新闻评论革新的同时,也让新闻评论陷入了困局,就目前而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传统媒介的电子版、网络论坛、网络博客、手机等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虚拟、不确定、隐匿的特点,因此言论的发布者经常会任性地、不负责任地、没有尺度地随意表达和发泄。产生了大量的或夸张的、或歪曲的、或杜撰的、或不道德的、甚至违法的言论,更由于管理和技术上的把关漏洞,使得正确的、权威的声音被质疑、被掩盖,新闻评论传播的品质急剧下降。摊在阳光下也好、躲在阴暗角落也好,数字化技术下的信息高速化、海量化、无限被跟贴、无限链接的特点。要想彻底地、长期地杜绝这一恶劣现象,难度非常大。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在这样的平台上很容易被削弱甚至倾覆,因此新闻评论工作会陷入困局,无法承担舆论引导、舆论监督之责。

由于数字化生存状态下,新闻媒介竞争加剧。在生存和发展的重压下,很多媒介受利益驱使,一味追求收视率、点击率、浏览量。使得评论议题设置庸俗化,评论表达轻浮,有的甚至引发新媒介平台上随处可见的“言语暴力”。而目前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很难及时进行管理。蔓延开的负面效应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情绪和舆论。

2反思。

对评论议题的设置依然应该成为媒介融合环境下的重要举措。对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工作重点、难点,公众关心的热点、焦点等问题、现象进行精心设置,在设置火候的把握上、规模效应的引导上多下功夫研究,会取得理想的评论传播效果。比如对近些年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拉升过快带来的房价过高问题:教育收费问题;不可逆转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等等。

另外,还是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和使用主流媒体的权威平台,在重大国计民生的问题上,在对一个阶段内出现的社会思潮的评价和引导上,在对社会神经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上,一定要发出坚定、响亮的声音。

在呼唤对新闻评论对象进行选择、过滤,以及慎重进行议题设置之后,依然要强调的是对“第一生产力”的评论人才进行培养和管理。新闻评论人才。和其他新闻报道队伍中的记者一样,要对新闻采制过程了如指掌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特别强调的是评论人员要拥有人文的情怀,科学、务实的态度,理性的判断能力,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毕竟,新闻评论属于新闻文体的一种,是媒介传播中倾向性非常明显的一种文体。而顺应公众需求,短小评论、调查式新闻评论越来越多,记者既在一线进行到位的采访。又能进行准确的现场评论,同时要全面熟悉各种设备,能以最快速度发稿。这对评论记者要求非常高。媒介融合虽然已是一种趋势,但在人才拥有这一方面传统媒介还占有独特的优势。这是新闻评论实践历史形成的。新媒体或任何媒介形式的合作模式,要实现坚守舆论阵地的愿望,人才是必胜法宝。

猜你喜欢
媒介公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公众号3月热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融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