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
不容置疑,中国股市是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股市繁荣所致。中国股市的健康问题才是重点。建立在健康股市上的繁荣才是更真实的股市繁荣。
股市繁荣有利于刺激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一观点不仅在我国资本市场,在我国经济社会里获得广泛的认同,就是在吐界范围内也是形成了共识的。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每当A股市场陷入困境之时,我国政府部门总是会积极救市,这一点在去年“9.18”以来表现得特别明显。尤其是去年11月份以来,伴随着各项“救经济”措施的出台,各项提振股市的措施也相继而出,我国政府对股市发展用心良苦。
不过,人们的这一共识却遭到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副主任步德迎先生的质疑。5月19日,步德迎先生在《中国经济时报》上发表的《政府对待股市的几个正确原则》一文里表示,股市与消费和投资存在相克的关系,股市繁荣对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步德迎先生在“考察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和股票指数的关系可以发现,股市与消费是一种互替关系而非互补关系,股市的过度膨胀会大量吸引消费资金入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需求。上市公司的实际投资增长率也与股票指数的高低成反向运动。实际数据表明,在证券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中,上市公司的投资增长与股市的涨落存在一种反向关系,每当股市行情看好牛气冲天时,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反而放慢,而当股市疲弱持续熊市时,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则显著加快。”比如,2008年股市出现超级熊市,股指大幅下挫,但这一年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都比大牛市的2007年有所上升。
对于步先生的观点,笔者是不敢苟同的。置身子股民之中,笔者深知股市繁荣带来的赚钱效应,对于刺激投资者消费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所以,笔者写下了《股市繁荣抑制消费?对股市不公!》的文章,为股市鸣冤。随后,步先生针对笔者的文章又写下了《让股市少点赌性多点理性》的文章。
对于步先生第二篇文章的标题(本身也就是一种观点),以及文章中所提到的中国股市的诸多问题,笔者是举双手赞成的。置身中国股市16年,笔者对中国股市存在的许多问题可以说是了如知掌。也正因如此,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笔者写下了许多对中国股市问题的批判性文章,同时也为中国股市的发展提出了不少的建议。像步先生所提出的“让股市少点赌性多点理性”,这何尝又不是我的心愿?步先生在文章所提到的一些问题,如中国股市缺少赚钱效应,大多数股民是赔本赚吆喝,如“许多上市公司不是将股市融到的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或新产品研发投入和生产经营活动,而是用于股市投机博取价差”;如“一级市场是为上市公司圈钱服务的,二级市场是为机构投资者(也被称为庄家)剥夺散户服务”等,这些笔者又何尝不知晓呢?
但我们不应该把这些问题的存在归结到股市繁荣的头上去。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股市健康发展的问题,而不是股市繁荣所带来的并发症。实际上,如果股市真的能够长时间地繁荣,那么,股市的赔钱效应也就可以得到缓解了。又如,上市公司拿融资的资金用于股市投机博取价差的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股市监管问题。再如,步先生提到的“股市最繁荣的时候恰恰是资金入市的高峰,大批老股民不断增加仓位,大批新股民推迟消费踊跃建仓,所有人恨不得都想到股市大赚一把,这是股市繁荣期的典型景象”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的。不过,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股民的不成熟,其中以新股民居多。而很多老股民都是会控制风险的,不会在股市疯狂的时候“不断增加仓位”。步先生所言的这种“股市最繁荣”现象实际上是股市最疯狂时的写真,严格说来不是股市繁荣的常态,只是一种极端状态。这种失去理性的股疯阶段,与正常的“股市繁荣”无关,将其剔除出股市繁荣的范畴也是可以的。所以,把股市疯狂阶段的病态列为股市繁荣的罪状,这显然是不妥的。
不容讳言,中国股市是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存在着严重不足。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是因为股市繁荣所致。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股市繁荣对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既然步先生认同在美国股市里股市繁荣有利于消费的观点,那么,这就表明“股市繁荣有利于消费”的观点本身是不存在问题的,存在问题的是中国股市。也正因如此,我们的重点就应该放到解决中国股市的问题中来,让股市蘩荣建立在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际上,也只有建立在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股市蘩荣才会更持久,更有理性,更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