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书店如何挺过经济寒冬期

2009-08-11 02:12韩浩月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3期
关键词:书屋书店商业

韩浩月

去年上海“季风书店”因为租约到期引发生存危机问题,媒体和评论对其进行了大约半年时间的关注,最终结果如何未见有后续报道。不过,能稍微令人欣慰的是,“季风”仍然在开门营业,自它之后,也再未出现过有知名的人文书店关张的消息。

貌似人文书店得以有了些喘息的空间,但这避免不了我们继续对它的命运提心吊胆。熟知这个领域的读者都了解,人文书店的最大生存动力,不是对盈利的追逐,而是书店经营者们一厢情愿、理想主义般的坚持。但命运多舛的是,这股本就后劲不足的热情,又遭遇到了经济寒风的袭击。2009年是公认的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人文书店能否挺过这个寒冬,不容乐观。

所以,目前人文书店的悄无声息,并不等于它们已经找到良好的经营方式,在经济寒冬期悄然掉转了航向,为自己在城市争得了一席之地。反而,一个存在的最大可能是,在这个经济和天气同样寒冷的季节,人文书店已经集体进入喑哑期,只待最后一根稻草压到身上来,便悄然消失在商业大潮中了。

去年,针对人文书店的纷纷凋零,我曾撰文认为,“多元化经营是人文书店的唯一出路”,建议人文书店搬离闹市区,用节省下来的资金,扩大书店的营业面积,可以将书店和咖啡店混开,可以用良好的环境吸引一些文化活动和艺术沙龙在此举行,还可以拓展一下经营范围让书店兼具画廊功能……

多元经营不会影响到书店的纯粹性,只要在细节多下点功夫,顾客自然能从中充分感受到人文气息,继而喜欢和依赖上小众书店。但经营书店毕竟也是一种商业行为,除了要在人文特色上多下功夫,归本溯源恐怕还是脱离不了要向商业靠拢。人文书店和商业并非水火不容,只要商业目的是指向为读者提供周到的、人性化服务的,都可以考虑实行,这样既会让读者找到精神家园,也会令人文书店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我注意到,一些人文书店已经在商业途径的探索上蹚出了新路子。比如厦门的晓风书屋尝试走世俗路线,不但在门口堆放《男人装》《瑞丽》之类的时尚周刊销售,店内也不乏财经、职场图书以及网络当红小说,因为比台湾的书便宜,很多台湾游客会在晓风书屋购买大量图书,于是,代为台湾读者邮寄图书也成了这家书屋的特色营销之路;都说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谋杀”了传统书店,但哈尔滨的一家民营书店——中央书店在开设网络购书服务后,虽然注册用户和大型网上书店没法比,但个人采购图书数量却平均达到7册,这说明人文书店并非不适合网络经营,它们也完全可以两条腿走路,将自己的“定位准确、推荐专业、服务到位”等优势挪移到网上来。

此外,还有一些人文书店发挥自己的资源和人脉优势,定期邀请文化名人开办讲座、签售,也给人文书店增添了不少人气。我觉得,人文书店在这方面完全可以再放开些手脚,运用一些商业手段进行宣传,让大众读者通过更多渠道,参与到书店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中来,让人文书店不仅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也成为思想的聚集地。

需要说明的是,人文书店经营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供套用。所在城市文化氛围的不同,甚至书店在同一城市开设地点的不同以及服务读者群体的不同,都需要独特的经营思维,“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更适合用在人文书店的经营上。

经济寒冬期,人文书店首当其冲要做的事情便是规避风险,不要盲目增开连锁店,尤其是同城连锁,对于小众书店而言,这样做无疑会分散本就稀少的注意力;其次要增加自己的品牌吸引力,让书店真正融入当地的文化生活,成为文化话题的发生地;再者要培养读者的忠诚度,通过细化服务让读者产生依赖感,不再把人文书店仅仅当作一个可以买到好书的地方,而升华为一个可以休憩心灵、放松身心的场所。当人文书店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人文景观的时候,它的生存根基便也深深地植入这座城市里。

猜你喜欢
书屋书店商业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大树里的小书屋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最美书店
在书店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