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珍
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新教材虽然提供了许多活动的素材,但还应活用教材,正确、恰当地处理教材,创设更多具有实用性、可行性、直观性、有趣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自己身边、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驾驭教材,调整教学内容
《分类》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己标准进行分类。在《课程标准》中对应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经历活动过程,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能对简单几何体图形进行分类。我看过“整理房间”的录像课,听过“整理书包”的现场课,看完和听完课后,我发现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还是处于原有的认知水平,问题在于:一是什么是分类无法感知;二是要怎样分较茫然;三是选择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不同更是无从体验。针对上面的问题,我对教学内容做了以下调整。
本单元共有两课时,分别是“整理房间”和“整理书包”。但如此安排不妥,因为“整理房间”虽然是学生生活中的事,但大部分孩子年龄小,又是家中的“小皇帝”,经历此项活动是容易但又很遥远,课中利用此内容、此挂图是既熟悉又陌生。而“整理书包”虽然是现成的教学用具,但物品少,又受学生思维的限制,都属于学习用品,“我就是这样放,又有什么好整理的?”依据上述的情况,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课时,利用班上的小朋友,选择多种的标准(如:性别、年龄、是否扎辫子、衣服的颜色等)进行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交流中体验分类的多样性、选择标准的方法。并当场整理书包作为巩固、检验、评价自己的学习的情况,教师对书包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整理必要性的教育。课后布置回家试着整理房间,比一比谁做得好?第二课时:检查回家整理房间的情况,并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多补充几何体和图形,让学生自己分一分、说一说。进一步检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直观情景,体验分类的必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课前教师应了解学生对分类已达到何种水平,利用生动、具体、直观的情景表演,激发学生从心底默认分类的需要,产生分类的迫切感。如:上课前,教师有意识拿出一箱杂乱无章的玩具,让学生观察这里面有哪些东西?你能很快说出来吗?不然怎么办?你们试一试、分一分,从而激起学生有了分类的欲望。并能了解学生对分类已知道了什么?还要学什么?为课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先导。再利用班上的小朋友这一生成的教学资源,进一步体验分类的好处。
三、活动为线,体验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本册教材突出强调以教学活动作为教学的主线;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的经验。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如何利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活动一:全班同学按男、女(性别)分为两类;活动二:全班同学按是否扎辫子分为两类;活动三:全班同学按年龄(6岁、7岁、8岁)分为三类;活动四:全班同学按衣服的颜色分为三类;活动五:全班同学按不同的村落(住处)分为几类。通过这几个活动,一是利用了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就在自己身边,又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理念。二是通过这种游戏式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落实了主体地位。又在活动中体验到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实现分类结果多样化这一教学目标。并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情感上得到满足,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激励评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有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及时给予学生多样化的评价,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人交流的好习惯。通过利用学生这一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组织《分类》教学,并布置学生回家整理房间和自己的书包及文中的练习题。从而培养学生学有所用,学有创新,建立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养成思考和整理事物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