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兴华
我喜欢书法和绘画。最近画得比较多一些,对笔墨问题有些思考,写成三则笔记,附上几张作品,想跟大家交流一下。
一
中国画的使用工具是毛笔,材质为动物毛发,形状为从粗到细的圆锥体。毛笔在使用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有弹性,能粗能细。如果提笔运行,笔尖着纸,是一条很细的线;如果按笔运行,笔锋打开,线条就粗,按得越重,笔锋打开越多,线条就越粗。粗细之间,反差拉得极大。作画时可以通过提、按、顿、挫的用笔变化,写出粗细方圆等各种造型的线条。汉代人就曾廉叹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二是蓄墨多。能不断地连续书写,形成一种时间展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用笔的轻重快慢和离合断续的变化,能产生丰富的节奏关系。有弹性和蓄墨多使毛笔特别擅长线条表现,决定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的表现特征。
然而,任何绘画对象都是一种空间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体积,都是面的组合,看上去的线也是面的积聚。自然界不存在单纯的线条,所以用线条造型肯定不是写实的,而是写意的。中国画要扬长避短,只能忽略形象,强调线条,利用各种方法,加强线条本身的形状变化和节奏变化,提高它的写意能力。
吕凤子在《中国画法研究》中说:“凡属表示喻快感睛的线条,无论其状是圆、方、粗、细,其迹是燥、湿、浓、淡,总是一往流利,不作停顿,转折也不露圭角的。凡是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出一种显色状态,停顿过甚就显示焦灼和忧郁之感。有时纵笔如‘风趋电疾,如‘兔起鹘落,纵横破着,锋芒毕露,就构成表示某种激情或热爱,或绝忿的线条。”线条的表现力在于它能象征或暗示人类的情绪活动,心理学认为:人类情绪活动主要表现为强与弱、紧张与松弛、激动与平静的两极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可以通过力度和速度的变化来加以实现。人们可以让线条在绵延的展开过程中,加强力度和速度变化,用力度变化去表现强与弱的情绪活动,用速度变化去表现紧张与松弛的隋绪活动,用力度和速度的综合变化去表现激动与平静的情绪活动。充分展开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力度和速度的变化,这是提高线条表现力的两个手段,而这两个手段在书法艺术中表现得更加彻底和丰富,有一套完整的笔法理论。因此,绘画要提高线条的表现力,当然就会借鉴书法的笔法。
黄宾虹先生在《画语录》中一再说:“作画落笔、起笔要有锋,转要有波,放要留得住,收要提得起,一笔如此,千笔万笔无不如此。”“作画最忌描、涂、抹。揖笔无起伏收尾,也无一波三折。涂是仅见其墨,不见有其用。即墨中无笔也。抹为横拖直拉,非人用笔,是人被笔用。”“用笔之病,先祛四端,此四端:一钉头,二鼠尾,三蜂腰,四鹤膝。四者何谓?钉头类似秃笔,起处不明,率尔涂鸦,毫无以为。实则用笔应该逆来顺受,藏锋露锋,起讫有法。鼠尾收笔尖锐,放发无余。要知笔势应有回环顾视,故取形蚕尾为上。峰腰乃一画一竖,两端着力,中多轻细,粗而不挺,细而不稳。皴法有游丝、铁线、大兰叶、小兰叶者,皆因祛此病。鹤膝若枝枝节节,一笔之中,忽而拳曲臃肿,如木之垂瘿,绳之累结,状态艰涩,未易畅遂,致令观者为之不怡。甚或转折之处,积成墨团。”“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如金之柔。用笔须留,如屋漏痕。用笔须重,如高山坠石。”所有这些论述,从观念到名词都是从书法的笔法理论中借用和引申过来的。
总而言之,毛笔的工具特性决定了中国绘画拙于再现,长于表现,必然会朝写意的方向发展,必然会借鉴书法的笔法,最后使线条既是造型的,表现一定的物体形象,同时又是写意的,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二
东晋顾恺之提倡绘画要“以型写神而空其实对”。神是最最重要的。神是什么?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所谓神品,以吾神著之顾也。”作品的神性就是人性,即作者的主观精神。
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酋倡中国画的六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采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气韵第一,是绘画的终极追求。气韵即顾恺之说的神,董其昌认为的主观精神。怎样表现气韵?谢赫列举了骨法、应物、随类、经营和模写等各种手法,而最最重要的是骨法。“用笔是也”。
唐代张彦远进一步强调用笔的重要性,他在《历代名画观》中说:“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全在于气骨,气骨形似皆本乎立意而归乎用笔。”立意须靠用笔来表现。
宋代开始,文人画兴起,大批擅长书法的文人拿起笔来画画,把书法中早已成熟的笔法运用到绘画之中。骨法用笔的内容开始明确起来。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画有三病,皆系于用笔。所谓三者,一日板,二日刻,三日结。”板是指线条没有提按顿挫所造成的造型变化,刻是指线条没有轻重快慢所造成的节奏变化,结是指线条没有充分展开,没有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过程。板、刻、结都是违反书法笔法的,这种三无线条仅仅为造型服务,本身没有表现力,无法产生气韵和神采。
元代文人画成熟,其标志之一就是强调用笔的书写性,以书入画。赵孟頫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写八分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书法与绘画的通同,主要就在用笔,书法的笔法开始成为绘画笔墨的核心。赵孟頫以后,历代画家有许多类似的表这,如石涛说,“画法关通书法律”等等。
到明代,邹德中的《绘事发蒙》对历代人物画中的衣褶用笔总结出18种方法,有铁线描、兰叶描、行云流水描等等。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将历代山水画中的皴法总结为16种,有披麻皴、折带皴、斧劈皴等等。所谓的“十八描”“十六皴”其实都是书法笔法在绘画中的具体表现,都是让线条在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展开过程中,通过提按顿挫的形状变化和轻重快慢的节奏变化,加强了它的表现力,使它在物象造型的同事,具有抒情写意的作用。
清代,书法艺术从帖学发展为碑学,用笔强调逆顶,线条变得厚重起来。道光咸丰年间,“莫不家北碑,写魏体。”书法的这种变化推动了绘画发展,《黄宾虹画语录》说:“清多柔靡,至道咸中兴,”“董玄宰兼皴带染,娄东、虞山奉为圭臬,失之已远,至清道咸中,泾县包慎伯使得之。”潘天寿在序《黄宾虹画集》时,也有同样观点,都认为包世臣宣扬的碑学书法改变了清初的柔靡画风。
碑学强调金石气,线条特别厚重,用厚重的线条入画,要求造型必修简练概括,并且因为墨色重了,用色赋彩也必须加重。这些变化到近现代,促进了大写意画风的发展,浑厚博大,涌现出昊昌硕、齐白石那样的一代大师。在当代潘天寿书法学碑刻,用笔方法“笔笔断,断而后起”,表现在绘画上,线条强调方折,物体造型也化圆为方,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