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制品数百种 冬虫夏草泡酒喝
本报驻德国、日本特约记者 青 木 孙秀萍 本报记者 李 虹
人参、鹿茸、冬虫夏草……这些名贵中药材不仅中国人耳熟能详,在很多国家都享有盛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名贵中药材却濒临灭绝。为拯救这些中药材,获得更大利益,很多国家都抢先出手。
在德国、日本销售不错
随着欧洲人对健康和自然疗法的重视,中国名贵中药也越来越受青睐。《环球时报》记者最近走访了德国几家药店,都发现在出售中国名贵中药。这些药材既有从中国进口的原装中药材,也有德国药厂通过提取有效物质加工而成的。德国阿尔特斯达特药店的负责人哈尼斯对记者说,目前人参最受德国人欢迎,其次是冬虫夏草、鹿茸、灵芝、虎骨等中药。除了药店外,有机食品商店、网上商店等都有销售中国名贵药材的。比如一盒40颗冬虫夏草胶囊,要价50欧元。在汉堡经营中药材贸易的德国药商维海恩对记者说,目前,欧洲从中国进口的名贵药材每年增长两位数。从中国进口的都是半成品,然后德国等药厂再加工,最后得利的是后者。
冬虫夏草在日本早就受到关注,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也很关注。一些日本医药人士对冬虫夏草很感兴趣,专门成立“日本冬虫夏草之会”进行研究。中国马家军获得世界冠军后,日本风传中国选手如此出色的原因之一就是吃了冬虫夏草。追求健康的日本人此后对冬虫夏草刮目相看。三得利公司、DHC公司等纷纷推出冬虫夏草保健药品。
一些野生中药材正在枯竭
中国名贵的中药材有很多种,如有“进补三宝”之称的人参、鹿茸、冬虫夏草,这三宝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很好的效果。还有麝香、牛黄、雪莲、灵芝、虎骨等,但由于过度采挖等原因,很多名贵野生中药材资源正在枯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黄建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冬虫夏草、肉苁蓉、石斛、红景天、雪莲、蛤蚧等中药材已成为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黄建银表示,名贵中药材濒临灭绝,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利益驱使过度采挖、环境恶化使某些药用物种失去生存的条件以及近些年药品、食品、化妆品中广泛使用中药,使中药需求量大增。
黄建银表示,目前,仅新疆各大制药厂每年对雪莲的需求量就高达百余吨。为牟取暴利,盗挖者屡禁不绝。分布于海拔3500米以下的雪莲已被采完。冬虫夏草出产于我国西部高寒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区。冬虫夏草有独特的功效,而且主要以野生为主,人工很难规模化种植。这几年来,虫草从几千元一公斤,最高涨到四五十万元一公斤,成为“黄金草”。有人开始担心,冬虫夏草的市场价值是否已经超出其药用价值。
加强保护与研发迫在眉睫
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龙致贤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国对濒危动植物加强了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法规禁止滥捕滥伐。对资源较为紧张的多用途品种,限制非药用的使用量,保证药用供应;对资源紧张的药材,限量或禁止出口。黄建银表示,我国应尽快完成常用和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调查研究,还应尽快建立药用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如青藏高原中药材和藏药材资源保护区等。中国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之一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4年来已取得初步成效。维海恩认为,中国名贵药材的原产地要想不被破坏,关键是加快研发,同时在中药文化上进行深入宣传。龙致贤说,一些国家在中药材的研发方面一点不输中国,比如德国注意到银杏叶中含有防治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银杏黄酮与银杏内酯,就在中国大量种植银杏树,然后回到德国生产银杏叶产品,连续多年销售额占美国市场第一位。
实际上,德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对名贵中药材的研究十分深入。德国中医学会的汉斯先生说,人参100年前传入德国。德国植物药厂从那时就不断分离出新的化学提取物,比如皂甙、糖类、酸类有效成分。他们不讲究人参性温、大补元气,而是强调人参含有促蛋白合成因子等物质。德国上百家中药、植物药厂已生产出上千种含有人参等中国名贵药材的药品、营养品。
据报道,目前全世界共有172个与冬虫夏草相关的专利获得批准,其中中国大陆所获的专利为77个,日本申请并被批准的专利达68个,专利内容涉及冬虫夏草的鉴定、人工培养与发酵、医药保健品及美容产品开发等各个领域。日本的岛根县津和野町地区研制出在活蚕体内注入冬虫夏草菌的技术,将这种技术的生成物命名为“津和野冬虫夏草”。该地区一家企业还在酿造用冬虫夏草浸泡的酒,附加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