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 草
近来,一部家庭伦理苦情剧《我的丑娘》在国内各大电视台热播,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在剧中出演“丑娘”一角的“慈祥妈妈专业户”张少华,再次以她纯熟的演技博得了观众的喜爱。
张少华在戏里饰演的母亲大都是命苦的角色,可戏外的她却幸福得不得了,她有多年相濡以沫的老伴,还有孝顺听话的儿子,更有被她视为“开心果”的孙女。她有戏了拍戏,没戏拍了就在家里洗衣服、做饭、陪孙女,尽享天伦之乐。她笑言自己就是北京城最普通的“邻家大妈”。
痴迷演戏,一不留神成了“慈祥妈妈专业户”
张少华1937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家庭,母亲共生育了9个儿女。早年,北京老居民没啥娱乐,能到戏园子里看场戏就是很不错的精神享受了。张少华自从跟着妈妈看了一次评剧后,就喜欢上了唱戏。她记忆力好,脑子聪明,时间一长,她竟能流利地将一些传统评剧剧目里的唱词完完整整唱出来,让身边的人很是惊奇。
不久,北京一家评剧团招生,张少华跟父母说想去学戏。父母一思忖,家里孩子多,生活条件也不好,学戏可管吃管住,家里也好省下一个人的口粮,就同意了女儿的要求。
张少华凭着自己的灵气一考而中,在评剧团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张少华的唱功突飞猛进。很快,她就得到了和小白玉霜、新凤霞等名角同台演出的机会,并出演了《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经典评剧作品。渐渐地,她成了观众最喜爱的评剧演员之一。
在评剧舞台上活跃了几十年后,张少华退休了,可痴迷演戏的她总觉得生活中少了些什么。
1998年,张少华接到了《龙堂》剧组打来的电话,邀请她饰演剧中妮子的母亲,并和张丰毅、陈小春、徐静蕾等知名演员一起配戏。张少华欣然答应。在她眼里,演戏拿多少片酬是次要的,关键是能让自己感到愉快,使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
剧中张少华的戏份虽然不重,但她精湛的演技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得到了导演和观众的一致认可。从此,她片约不断。2005年,张少华一下参演了五部电视剧作品。她饰演的众多小人物形象,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她曾在《大宅门》中饰李香秀的母亲,在《半路夫妻》中饰江大妈,在《我的丑娘》中饰丑娘,在电影《梅兰芳》中饰仆人。她被广大观众誉为“演艺界最好的老太太”、“慈祥妈妈专业户”、“最值得尊敬的艺术家”等等。
2007年,张少华接到《我的丑娘》剧组请她饰演剧中丑娘角色的邀请。张少华看了剧本后,深深被丑娘的坎坷经历和无私母爱打动了,她决定尽力扮演好这个角色。起初,导演准备给她安上一个龅牙,或者在脸上弄个伤疤、胎记什么的,但都被张少华给否定了。她认为塑造人物的关键是要把丑娘心灵美的一面表现出来,而不是非得把丑娘的外表化得奇丑无比。
在拍沿街乞讨那场戏时,为了增加真实感,张少华建议导演,不用群众演员,在繁华大街上偷拍。导演认为主意不错,就采纳了。
张少华很快入了戏,她跪在大街上,向来来往往的人乞求施舍。有些人一脸厌恶,有些人一脸冷漠,一些心地善良的人则毫不犹豫地掏出零钱扔到她的缸子里。张少华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她是在用真情来乞讨啊!
《我的丑娘》播出后,引起了极大反响,人们对张少华饰演的丑娘形象给予了极高评价。
对丈夫与儿子,她永远心存一份愧疚
张少华因为太爱演戏,对家庭照顾得很不够。她坦言自己不是合格的妻子和母亲,对丈夫和儿子,她永远都心存愧疚。
张少华和老伴张慧宝同为评剧演员,系恋爱结婚,这在他们这个岁数的老年夫妻中很少见。那时,张少华不仅戏唱得好,人也活泼机灵,张慧宝就悄悄喜欢上了她。但张慧宝是个内向得有些木讷的人,总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向张少华示爱。
正好有一次,张慧宝得知张少华发高烧了,就赶紧跑到集体宿舍去找她,并用自行车把她推到了附近的医院诊治,两天后才慢慢退了烧。那段时间,张慧宝一有空就去医院陪她,看到她胃口差,就问她想吃什么,张少华说只想吃水果。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一些市场上根本就看不到水果的影子。张慧宝一口气转了五六个市场,花了三个多小时,才买回来几斤梨。看着汗涔涔的张慧宝,张少华感动极了。从此,两颗年轻的心靠在了一起。
婚后,忙于演出的张少华和丈夫聚少离多。儿子刚满月,她就把孩子送到了母亲那里,然后就随团演出了。就这样,儿子在姥姥家里一直长到14岁。
不拍戏的时候,她就尽可能待在家里陪丈夫和儿子,除了买菜做饭,哪儿也不去。张少华的一言一行都影响、感染着儿子。儿子虽然性格内向,但和母亲却有说不完的话,对母亲非常崇拜。
张少华很重孝道。母亲爱吃五香花生米,自打13岁自己会挣钱后,她每个月都要给母亲买1斤花生米。母亲晚年牙齿掉光了,张少华就用粉碎机把花生米粉碎了,再给母亲吃。每次去看母亲,她都要为老太太洗脚,剪指甲,梳头。
儿子受母亲的熏陶,也很孝顺。生活中的他虽然话语不多,但母亲的心思他却总能摸得透透的。有一次,张少华抱怨手机太陈旧,存不了几条短信。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儿子便给她买了部新手机,并手把手地教她如何使用。张少华经常对外人说,儿子就是她的贴心小棉袄。
张少华自幼学戏,没有多少文化,她特别敬重那些有学问的人。儿子现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算是个地道的文化人,这让张少华非常高兴。
娘俩很少红过脸,但只有一次例外,且吵得非常厉害。2003年非典爆发前,张少华在泰国拍戏,拍戏间隙,她回北京家里小住几天。可此时,非典疫情升级,北京成为重灾区。就在这时,泰方导演打来电话,让张少华赶回泰国拍戏。儿子和老伴都不放她走。但张少华不愿因为自己耽误了拍片进程,执意前往。儿子急了,前所未有地和妈妈吵了起来,他还亲自打电话给泰方导演说明情况,请求对方让母亲疫情过后再前往泰国。可泰国导演没有答应,怕误了影片上映的档期。经过研究,他们提出张少华可以带两个亲人前往泰国,出现情况时也能照顾一下她。
张少华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孤身前往,她不想让制片方因为自己再多一份开支,那样会违背她的做人原则。她不顾儿子与老伴的阻拦,毅然买票只身飞往泰国。儿子为无法阻止母亲而感到担心、忧虑,同时也对母亲多了几分敬重。
戏里是苦命娘,戏外是活泼、开朗的“邻家大妈”
张少华的家坐落在北京南城一个普通居民区里,她在这里已经住了30多年。她完全可以买套高档小区的房子住,可她离不开这里的邻居。她说作为演员,就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这样才能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张少华没戏拍时,最喜欢的事就是做家务,每天骑车到菜场买菜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当年坐月子时受了风寒,张少华落下了经常头疼的毛病,她出门时总会戴上一个宽边太阳帽。当路人认出她时,她就会把帽子摘掉,爽快地说:“我就是那个爱演戏的老太太,好好看看吧!”
张少华买菜从来不还价,倒不是因为她有钱,她总觉得农民工进城靠卖菜养家太不容易了,凌晨两三点钟就得赶到蔬菜批发市场,再蹬着满车的菜回来,守摊儿一整天,靠差价赚些钱,实在太难了。
每天去幼儿园接送孙女张天一,是张少华最开心的事。小天一非常喜欢奶奶,看到奶奶在戏里哭的镜头时,她也抹泪跟着哭。奶奶在戏里挂了彩(其实都是化妆化出来的)小家伙就会抚摸着奶奶戏里受伤的地方给她“治疗”,张少华非常受用,一动不动地任孙女给她“疗伤”。
张少华话语幽默,一说话就能把别人逗乐。老伴张慧宝则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两人相濡以沫多年,到了晚年更加关心对方。
一次,张少华到外地拍戏,张慧宝提出要到机场送她,张少华很高兴。他们出门拦了辆的士往机场赶,的士司机认出了张少华,高兴地和她聊了起来。司机看到车后座上的张慧宝一声不响,便问张少华后座那位是你什么人?张少华知道老伴面相年轻,他们在一起没少引起别人误会,便故意说:“他呀,是俺家的大少爷!”司机一听,来了一句:“我说呢,一看他长得就随你!”张少华听了,看着后座的老伴,乐得嘎嘎大笑,把司机笑得摸不着头脑。
在剧组,张少华年龄差不多是最大的,却是大家眼里的活跃分子。有一次,她在张国立做导演的剧组里拍戏时,化妆师要给张少华补妆,孰料她开玩笑地说:“别给我补了,我又不是‘大美妞,你去找女主角补吧!”
哪知,张少华离话筒太近,声音就传了出去。张国立笑着说:“张老师,您就是大美妞!”从那以后,剧组每个人都开始喊张少华“大美妞”,她答应得也特别甜,大家不叫,她还不习惯呢!
张少华虽年逾古稀,但她很喜欢和年轻人待在一起。她也喜欢年轻人的一些口头语。一张口就是“PK”、“我雷倒你了”,笑得众人眼泪都能流出来。去年,“山寨”这个词流行时,张少华不太理解,回到家里问儿子“山寨”是什么意思。儿子给她解释了之后,她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词。
张少华至今仍片约不断。她说自己喜欢演戏,又赶上了电视剧蓬勃发展的时代,有那么多导演、朋友给她机会,提供平台让她演戏,自己是幸运的。而观众对她的认可,则是她演戏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