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恐惧左右自己

2009-08-04 09:37
军事文摘 2009年7期
关键词:伤病员巴顿鬼子

言 青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许多美国将领声名显赫,巴顿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他是一个暴戾的军神,因桀骜不驯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取得的胜利而被人们牢牢铭记。他的名声主要来自于他作为战场指挥官的技巧和决策。他把杰克逊的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基本格言:“不让恐惧左右自己”。他认为这是军人能够勇猛无畏的根本因素。

巴顿曾教育他的士兵说:“我们军队容不得胆小鬼。所有的胆小鬼都应像耗子一样被斩尽杀绝。否则,战后他们就会溜回家去,生出更多的胆小鬼来。干掉所有狗日的胆小鬼,我们的国家将是勇士的天下。

谁要想在炮弹坑里蹲上一天,就让他见鬼去吧!德国鬼子迟早会找到他的头上。我的手下不挖猫耳洞,我也不希望他们挖。猫耳洞只会使进攻放缓。我们要持续进攻,不给敌人挖猫耳洞的时间。我们迟早会胜利,但我们只有不停战斗,比敌人更勇敢,胜利才会到来。我们不仅要击毙那些狗杂种们,而且要把他们的五脏六腑掏出来润滑我们的坦克履带。我们要让那些狗日的德国鬼子尸积成山,血流成河。战争本来就是血腥野蛮残酷的,你不让敌人流血,他们就会让你流。挑开他们的肚子,给他们的胸膛来上一枪。如果一颗炮弹在你身旁爆炸,炸了你一脸灰土,你一抹,发现那竟是你最好伙伴的模糊血肉时,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不想听到报告说,‘我们在坚守阵地。我们不坚守任何见鬼的阵地,让德国鬼子坚守去吧。我们要一刻不停地进攻,除了敌人的卵子,我们对其它任何目标都不感兴趣。我们要扭住敌人的脖子不放,打得他们魂魄离窍。我们的基本作战计划,是前进!前进!再前进!”

从表面上看,巴顿是豪迈直爽、生性粗鲁的一员猛将,一副铁石心肠。但凡是长期与他相处的人又都不难发现,在公众前的巴顿与私下里的巴顿判若两人。他善良敦厚,性格刚毅,重情重义,爱兵如子。巴顿讨厌医院,自己很少去医院就诊。但在战争期间,他只要有时间总要下医院去看一看。一方面,他把看望伤病员视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崇高职责,认为这有助于减轻他们的痛苦。另一方面,他认为,伤员们的创伤是英勇作战的标志,他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安慰和鼓舞。在医院里,他总是耐心地从一个病床走到另一个病床,用亲切温柔的语气与伤病员攀谈,慰问他们,并亲手给他们别上紫星勋章。在每一个病房,他都要停下来发表一番演讲,演讲的内容从不重复,但每一次都同样激动人心。每当巴顿看到那些牺牲将士们的尸体,他总是要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以免哭出来。人们清楚记得,有一次他来到一个生命垂危、戴着氧气面罩的士兵身旁,脱下钢盔,半跪着给他别上一枚紫星勋章,并在他耳边轻轻低语,然后起来立正。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流下了眼泪。

巴顿在一所战地医院探望伤员,很快接连发现两个没有明显受伤的人。遇到第一个人时,巴顿问他为什么住院。那人回答:“将军,我想我的神经有毛病。”巴顿听后大为恼火,开始怒斥这个“逃兵”。不一会儿,又遇到第二个有同样情况的士兵,这回巴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挥手给了这个士兵一巴掌。对于那些临阵逃脱、无病呻吟的胆小鬼,巴顿不仅没有丝毫怜悯,反而感到强烈的痛恨,甚至疾恶如仇。他认为,这是对那些光荣负伤和牺牲的将士的一种亵渎,这种人绝不能原谅和姑息。一个军人必须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不能表现出丝毫的动摇和怯懦,如果一个人的精神垮掉了,那么他就是个“上帝诅咒的胆小鬼”。在他的眼中,在战场上畏缩不前和开小差的人都是军人中的败类,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是为了把他们从灾难中拯救出来,因此不仅是公正的。而且是人道的。

事后,巴顿向高级军官发布了一份备忘录:

我注意到,一小部分士兵跑到医院,说自己神经紧张,不能参加战斗。这些人是胆小鬼,玷污了我军的荣誉。对于那些留守阵地坚强地承担作战危险的将士也是一种污辱,而他们却把医院当作避难所。

你们要采取措施,此类人员不要送往医院,而是在各自的部队处理。

那些面对敌人胆怯而不愿作战的人员将由军事法庭进行审判。

巴顿说:“赢得战争靠两样东西,那就是胆量与鲜血。”

猜你喜欢
伤病员巴顿鬼子
西藏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沙家浜》里的伤员都是谁
巴顿(下)
巴顿(上)
惠爱医院
鲜为人知的“井冈嫂”与红米酒
红色地都
鬼子们的敬礼
亡羊补牢
一次失误的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