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逼近全球经济领军者位置
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8月10日(提前出版)文章,原题:中国能救世界吗? 某个闷热的周六下午,位于上海市郊一个凉爽的通用汽车展厅,张翼(音)用脚踢了踢新款车的轮胎。他不是去避暑的。他开一辆“大众”汽车,现在想要升级换代购新车。作为某国有钢铁公司的中层经理,张不担心自己的工作或中国经济。他冲着边上一排锃亮的新别克车说:“现在挺好的。这里随便哪辆我都买得起。”
如今,世界已没有多少地方会有说话这么有底气的消费者了。随着美国、日本和整个欧洲陷入严重的全球性衰退,中国显示了复苏的力量,而在6个月前许多人对此心存疑虑。尽管去年年底出口急剧下滑,但凭借政府刺激计划的支撑,中国迅速反弹了。无怪乎,中国现在成为世界寻求出路的焦点。正如驻上海的经济学家谢国忠所说,“人人都想知道同一件事:中国能不能救世界?”
对这个问题的最佳回答是:还不能。许多经济学家怀疑,中国经济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乐观,或者没有真正走上持续复苏之路。更多的人对有关中国是世界经济救世主的谈论不以为然,认为那根本是言之过早。
中国整体经济的活力可能继续让人刮目相看,但围绕其经济表现的质量却有不少疑问。该国央行向国有银行提供大量资金,后者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国企发放贷款。毫无疑问,由于大量资金注入,许多中国人获得了新的就业机会。但是,华尔街有影响的通讯《格兰特利率观察家》在最新一期指出,“资金和信贷的大规模注入……总是起到先扬后抑的效果。”令人不安的是,该通讯将中国目前的信贷繁荣和导致美国房市泡沫的大量放贷相提并论。
即便悲观的一幕不会出现,中国经济继续轰然向前,但仅靠单枪匹马,中国不足以拉动世界其他地方复苏。问题在于规模。美国经济总量高达14万亿;中国只有4.4万亿。去年美国占全球GDP总量将近21%;中国仅占6.4%。换言之,尽管中国消费在上升,但不足以将世界发达经济体拖离衰退。中国的GDP只有不到40%由消费支出驱动;而在金融危机前的美国,消费占GDP近70%。如今随着美国消费者偃旗息鼓,世界急需有人填补空缺。
中国可以助上一臂之力。但它仍是相对贫穷的国家,居民年人均收入为6000美元(原文如此),而美国和欧盟分别是3.9万美元和3.34万美元。中国的大城市要有一个稳固的中产阶级,就必须达到1.2万美元的收入水平。尽管当前中国汽车市场销售红火,但多数中国人仍买不起一辆“大众”或“别克”,更别提“宝马”了。
中国自身还面临巨大挑战,包括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整治数十年累积下来的环境恶化,继续确保攸关政治稳定的繁荣。鉴于挑战巨大,难怪中国最关心的还是在经济上自救——而不是救别人。
但是,中国经济的复苏能力绝非海市蜃楼。当前,“华盛顿共识”已千疮百孔,如果中国的经济模式能挺过“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那将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早在危机前,中国就已在崛起,其全球拓展范围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当世界其他地方举步维艰时,情况就更加如此了。中国还不是全球经济领军者,但它正一步步逼近那个位置。▲(作者比尔·鲍威尔,汪析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