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教学要注意把好“五关”

2009-08-03 08:47李国华黄明东阳小兵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1期
关键词:五关热点思维

李国华 黄明东 阳小兵

有的教师只注意分析材料中体现了哪些知识,而忽视让学生受到材料中人物与事例的感染,忽视在材料分析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有的教师只注重迎合学生的兴趣,把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比较庸俗、格调不高的打油诗、顺口溜,或人们茶余饭后作为消追,但却不适宜未成年人的递闻趣事引入课堂作为案例;有的教师为吸引学生眼球,一味迎合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只选择那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材料,而忽视用正面事例、先进人物给学生以积极影响。这样的热点教学就不符合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不能让学生获得正面教育,还会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危害和负面影响。

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意识,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今天的中学生也十分关注社会政治经济现象,重视热点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热点教学。

但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以往的热点教学还存在偏重知识分析,忽视思想教育的问题:如有的教师只注意分析材料中体现了哪些知识,而忽视让学生受到材料中人物与事例的感染,忽视在材料分析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有的教师只注重迎合学生的兴趣,把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比较庸俗、格调不高的打油诗、顺口溜,或人们茶余饭后作为消遣,但却不适宜未成年人的逸闻趣事引入课堂作为案例;有的教师为吸引学生眼球,一味迎合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只选择那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材料,而忽视用正面事例、先进人物给学生以积极影响。这样的热点教学就不符合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不能让学生获得正面教育,还会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危害和负面影响。

如何使热点教学在促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呈现出积极意义呢?

把好选材关

社会“热”点之所以“热”就在于它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对普通民众有很大吸引力。而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层次不同,能吸引人眼球的热门话题并非都能产生积极作用。如党和国家推出的方针政策、改革开放中产生的民生问题之所以让人关注,就在于它们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将其引入教学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有利于通过学生对家庭与亲友的影响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名人的私生活让人津津乐道,明星大腕的“绯闻”到处传播,是因为它能满足人的好奇心理,能让人打发那些空余时光,把这样的材料引入课堂就会让学生受到消极影响,给学生带来误导。

因而我们在选材时,就要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进行分析,就要考虑其合理性与正当性。有的需要如“性欲”的满足对成年人是正常的,对未成年人就不正常;有的需要如“猎奇”,对成年人都需要引导,更何况是尚未进入社会、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将其引入课堂,就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杀伤力。若我们只重迎合、一味满足,不加区分、一概引入,就会使热点教学走入误区,课堂热闹了,知识也获得了,但学生的思想境界却会下降,这样的热点教学就没有积极意义。

教师在选取热点材料时,不仅要注意材料能否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还要注意材料能否正确引领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不仅要注意材料能否体现教材知识,是否有利于设置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意材料能否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影响,是否有利于培育合格人才,能否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尤其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手机等传播工具的出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能迅速传播,成为热点,新闻媒介为追求经济效益又推波助澜,大肆炒作。教师在选材时,就更要注意将那些不健康、对学生思想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热门话题拒之于外。这样,才能使热点教学不仅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通过那些正面人物给学生以积极影响,使热点教学体现出积极意义,能更好地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把好加工关

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有时甚至不能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往某个方向强拉硬拽,否则,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只能沿着教师确定的路径前进。但从思想教育的角度看,我们又必须给学生必要的引领,要给学生指明前进的路径,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而不能允许学生失败,让学生走入误区;不能让学生在岔路口盲目摸索、徘徊;不能让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暖昧、模棱两可、含混不清。虽然教师的选材能产生一定的引领作用,但这种引领还比较笼统,方向性不强,而且它还无法保证其内容就没有任何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地方。

实际上,一个热点所包含的内容通常是复杂的,往往涉及许多方面,有多个分析的侧面与角度,它在体现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可能附带一些消极因素。如汶川地震,它既能反映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的关心爱护,又能反映我们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故事的应变能力还不很强,还存在许多问题;它既反映了解放军战士不怕流血、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又反映了我们的部队在装备设施方面还比较落后,战斗力还有待提高;它既反映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协作精神,又暴露了我们在统筹、配置物质、人员、资金等方面还有不科学的地方,还存在许多漏洞;它既反映出灾区人民积极自救,不怕困难,重建家园的精神面貌,也暴露出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恶劣行径,这些正反两方面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相互交织在一起。

我们在教学中选取了这一热点作为背景材料,还要注意对其进行加工,注意结合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需要对材料内容有所取舍,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主次不分,突出消极方面,让学生受到错误导向。

其次,我们还要通过问题设计给学生以方向性的引领,如汶川地震,教师可向学生提出“汶川地震体现了社会主义哪些优越性?”“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汶川地震中为什么能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关注其积极意义。对材料中涉及的消极方面也要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得到正面教育。如教师可以提出“你从上述材料中获得了什么教育与启示?”“这一灾难暴露了哪些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对策避免这类问题再次出现?”等类似问题。以避免学生一开始就走错门,只盯住消极方面;或面对消极因素不能化消极为积极,从中获得正面教育,这样,才能使热点教学产生应有的意义与价值。

把好讨论关

进行热点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出现了哪些热点问题,而是要以热点材料为背景,将知识隐于其中,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讨论合作,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学生在材料分析或问题讨论时,受自身思想态度、知识水平、思维方式

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对同一材料或问题又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在分析讨论中往往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不同意见相互对峙、激烈争辩、互不服输,有时甚至还会让错误观点占上风。这时,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航定向作用,要通过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使学生消除认识误区、得到正确答案。

如近期发生的贵州“瓮安事件”和上海“杨佳事件”,学生都比较关注,我在引用这些事例让学生讨论时,学生就形成了“国家派”和“公民派”两大阵营。“国家派”强调国家权力与公民义务,对材料中的闹事者持否定态度,认为公民必须强化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若兴风闹事,国家就要对其严厉惩罚。“公民派”强调公民权利或国家义务,认为国家及其公务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民谋利,为民服务;公民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有权予以伸张与维护,因而他们对闹事者持支持态度。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依据与道理,但又各有其片面性,后者强调了公民权利,但却忽视了维权“合法性”;前者强调了公民义务,却忽视了国家对公民合法权利的维护。他们就此争论不休,各执一端,到最后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这时,教师就不能让学生党得怎么说都对,哪种作法都行,而要引导学生认识权利(权力)与义务的内在统一性,我们既不能单纯强调权利(权力),也不能单纯强调义务,否则就会犯错误,就要受到法律制裁。我们更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材料分析中得到反面教育,如有的学生就认为,在“瓮安事件”中,农民与橡胶种植公司的矛盾长期存在,农民作为弱势的一方尽管不断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而通过“闹”才使事件有了转机,才使受损害的权益得到维护。因而他们就认为,当权益受到损害、自己又无力维护时,就应该把事件闹大,让中央和整个社会都知道,给处理机关带来压力,才能使自己的权益得到维护。有的学生甚至还认为以暴制暴、以恶降恶也是维护权益的有效方式。对讨论中出现的这类观点,教师就不能放水,对学生的观点不置可否或模棱两可,教师应该有明确态度,并说明依据,否则,就会导致学生思想混乱、正误不分,就会让学生受到误导、留下困惑,热点教学也不能产生积极意义,还会带来负面影响。

把好思维关

学生对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或在教学中受到负面影响,不仅与学生已有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有关,与社会舆论和他人影响有关,也与学生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方法有关。中学生不仅辩证思维能力不强,还往往偏激,好走极端,容易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问题,或狭窄片面,只看问题的某一方面,而不能从整体角度进行全面分析;或颠倒主次,抓不住重点和关键;或形成逆反心理与叛逆思维,对材料或对社会生活中的积极面视而不见,而喜欢抓住那些阴暗面死死不放;或形成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对教师讲的或报刊电视中宣传的正面典型偏不相信,而对那些道听途说的东西深信不疑;或认识肤浅,看问题停留于表面,分析问题蜻蜒点水、浅尝辄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深度了解不够,抓不住问题的本质与症结,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不仅容易使学生的认识走入误区、偏离正轨,而且他们走入社会后,若遇上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还容易上当受骗,做出错误判断与不理智的行为。

这就要求我们在热点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传授知识、引导思想,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材料分析或问题探讨,逐步形成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善于运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思维方法,透过事物现象深入本质,从而掌握科学的思维钥匙。

如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反腐败、看病、教育、就业、治安、环保等社会热点,都是一些涉及体制的深层次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时,无论是材料的筛选,还是问题的设计;无论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还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把握,要让学生尽量站得高一些,能高屋建瓴,进行大背景式的俯瞰,使其尽可能获得完整、透彻的认识。而不能就事论事、使学生的认识孤立片面、浮于表层,否则,不仅可能使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留下误区,还可能使学生对党和国家产生误解,使学生受到负面教育与影响。只有让学生掌握辩证的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才有利于学生既正确理解知识,又科学认识问题,才能使我们的热点教学产生积极意义。

把好运用关

要使热点教学产生积极意义,除了要通过热点材料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中受到正面教育以外,还要注意通过适当练习,让学生在知识迁移与材料的再运用中,进一步强化认识、巩固知识、消除错误观念,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科学地编制题目,准确筛选热点,合理编排材料,精心设置问题,使学生通过练习能有效地迁移运用知识,提高思想觉悟与能力水平;要注意根据不同题型来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让学生受到不同的教育。

如选择题,要注意根据情境设置正误混杂、体现不同知识与价值取向的答案,让学生依据情境进行思考与答案选择,这既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能力,还能通过选择强化学生相应的思想与行为。又如辨析题,要注意选择一些似是而非,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还比较模糊的观点作为题干,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辨别,这既有利于学生澄清相关的模糊思想与错误观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而论述题,则要注重向学生提供事例比较典型、形象比较鲜明,且内容包括多个层次、多个角度的背景材料与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抓重点,揭本质,清线索、理关系,提要点、明思路,这既能培养学生运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通过情境中人物与事例的感染与教育,有效地激发情感、转化思想、提高觉悟。

猜你喜欢
五关热点思维
过好“五关”(节选)
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读周恩来《过好“五关”》
攻坚克难“闯五关” 我国夏粮实现增产丰收
思维跳跳糖
热点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热点
论把握好时政报道中的“五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