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艳
这个学期真的是不平常,刚刚开学2个月,两个教师血染讲坛,一个教师暴尸荒野,接连的弑师案,让为师者胆战心惊,但更多的是痛苦,迷惘。
山西朔州二中的老师郝旭东,被自己的学生李某在教室内连捅四刀身亡;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女教师潘伟仙,在与本班学生生某一起家访途中,被丁某勒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程春明,被本校学生付某砍死在讲台上。多么触目惊心!然而有些情况更令人费解,网络传言程教授被杀与绯闻有关,可能是情杀或者仇杀。给案件定性,那是公安机关的事,但程教授死在讲台上,死在工作中,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可是至今,没有官方人士站出来,对这件事给公众一个说法,这些教师的死反倒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虽有理性人士在分析弑师案背后隐藏的东西,大声诘问:学生怎么了?教育怎么了?其实,他们还只是在反思教育,这岂止是教育一方面的问题呢?我们是否该问:社会怎么了?
记得古代是这样安排教师地位的:天地君亲师。师属于祭祀之列,所以尊师敬道成为传统。老师们都明白,自己地位不高,不敢与“天地君亲”并列,但基本的尊严,做人的尊严总是应该有的,何况教师也是个需要尊严的行业。然而,自5.12汶川地震之后,教师的尊严几近扫地,教师成为媒体抨击的对象,什么范跑跑,什么杨不管,一个个被报料。其实,地震中有那么多的教师尽职尽责甚至牺牲生命来保护学生,比如谭千秋老师、吴忠红老师等等,可是公众觉得这些是教师是应该的,而一个“范跑跑”则引起公愤,教育部也急忙出台新规:教师有保护学生的义务。从此,“自私自利”的老师们被戴上了“紧箍咒”。教师在精神上再次被扭曲了。
请注意这里用“再次被扭曲”的说法。这是一种怎样的扭曲过程呢,我们回顾一下20年来诸多与教育有关的口号,笔者列举几条比较有代表性的,请公众思考。
口号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这个口号大概是九十年代初提出的,许多围墙上都曾醒目地刷过这条标语。这句口号的前半旬,各级政府的官员执行得最好。他们大搞学校建设,有些领导还提出了“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的口号。许多农村小学就是在那个时候建起了漂亮的教学楼,现在有些学校的班级里只有几个人,面临合并,资源的浪费成了不争的事实。
但是,在那些官员眼里,投资建校,最大的受益者是教师,他们俨然成了教师的救世主,记得某乡镇的书记在教师节的时候,把全乡的教师大骂一顿:这么好的学校给你们用,教不出好成绩你们算干什么的?这样匪气十足的指责,估计不是一时一地的产物,教育被绑架,教师哪里还有尊严?这种爆发户式的思维方式代表着一个时代。
上行下效,这个口号的后半句,家长们更是不折不扣执行着。富裕起来的人们越来越娇宠孩子,培养出许多小皇帝小公主。而许多不富裕的父母,也跟风效仿,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孩子在学校过好日子。举一个关于饮料的例子——现在许多学生不喜欢喝水,一周下来一个班的饮料瓶可以装偌大的一个纤维编织袋。具体有多少饮料瓶,每周来收废品的清楚;在喝饮料上用去多少人民币,小店的老板知道。
而比我们富裕的澳大利亚人正相反,他们推崇“再富也要穷孩子”。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一个孩子渴了,父亲用免费纸杯,从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澳洲的自来水经过净化,可以直接引用)递给孩子喝。其实,这位父亲并不是买不起饮料,他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经理,年薪15万之多,而此时自动售货机上正出售的可口可乐和橙汁,才不过一元一杯。
可惜,我们的家长是不会这样考虑问题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刚刚富裕的中国,何况许多家长自身读书就不多。他们一面娇宠孩子,一面指责学校教育,他们容不得教师批评自己的孩子。有些学生犯错被老师罚站,家长气冲冲地找学校论理。试问—个在家父母不管教的孩子,希望教师用什么方式管理呢?难道去宣读《圣经》?
教师的书不是《圣经》,即便是《圣经》,也不能净化所有教众的心灵。穆罕默德有知,一定不希望教众中出现恐怖分子。可是,现在世界各地的人有没有看到带头巾的人就恐惧呢?我想肯定是有的。媒体所谓的杨不管,其实大概是不敢管吧。
口号二:学生是上帝
某个教育能人提出一个与时俱进的口号——“学生是上帝”。虽然带有哗众取宠成分,但更代表着一种大众心理,以前教师的严要求过时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学生是上帝,按照商家的理论,师生关系无疑成了卖买关系。学生是教师劳动的购买者,是教师的主宰,教师批评学生,学生能反驳说:我交了钱,我就是上帝,你能把我怎么着?
的确,教师不能把学生怎么着,也没有哪—个老师想把学生怎么着。但是,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抨击却从来没有断绝过,家长们闹,专家们喊,整个社会都来指责教育。记得孔夫子训斥子贡:“赐也,非尔所能及也。”现在,估计没有哪一个教师敢这样直接地对学生讲话了。果真这样讲,学生会一怒之下佛袖而去。现在各学校都搞民主评议,学生马上给你差评,看你郁闷不郁闷。
口号三: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这是许多教育主管对一线教师讲的话,或者在大场合的训话。分析这句话无非讲了两个方面,1教育是万能的;2教师是无能的。请想一想,让无能的教师搞万能的教育,当然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了。
不过,畸形的口号必然催生畸形的教育,“教得会”“教不会”以什么评判呢,当然是分数。教师们为了能成为“会教”的老师,使出浑身解数。教育树人的光芒正在淡去,学生奔波于题海,于是,家长、社会、媒体又开始呼吁减负,指责学校教育畸形。其实,学校这样做不正是迎合社会和家长的愿望么?
有人说,现代教育只能让教师成为教书匠而不是教育家,多么经典的概括。一群没有尊严的教师,他们的思想已经被禁锢,能成为教书匠已经是尽职尽责了。
回顾这些曾经的名言,真是不寒而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教师被扭曲着,教育被扭曲着,其结果可想而知。其实,在发生学生杀老师案之前,打折教师腿的案例早就出现了,不然怎么会产生杨不管呢?在杨不管事件中,公众一味抨击教师失职,谁关注过产生杨不管的根源?谁关心过教师的安全?官方没有,媒体没有,社会也没有。长期以来,作为教师听到的都是指责,只要学生出事情,矛头总要指向学校、指向老师。其实,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不是教育的单一主体和责任人,家庭、社会都是教育的主体,不要忘记有位名家说过: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
现在,面对被教师鲜血染红的讲台,官方、媒体、家长以及整个社会,是否能沉静下来反思一下。笔者虽然人微言轻,也要振臂一呼:为了更多的孩子灵魂不被扭曲,为了更多的教师不再迷惘,请给死去的几位老师一个公正的评价,请还教师一个尊严的社会地位,还教师一个安全的职业空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富裕也罢,贫穷也罢,社会意识正在趋于理性,您的孩子,他的孩子,所有人的孩子都要接受教育,理性地对待教育,请不要让自己的心灵在畸形小道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