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佳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高效整合?我认为,我们应当做到“该出手时方出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希望以下几个案例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点在哪里?
[案例1]
有位教师在执教“相遇问题”时,开始以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相遇问题中“相向”、“同时”和“相遇”3个关键词的意义,效果较好。但讲授过程中却没有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三者间的关系及两种解法的对比上。而是蜻蜓点水地将制作华美的动画一幅幅播放给学生看,把应该板书给学生看的“同时、相向、相遇”等知识点也用计算机快捷地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看完“电影”,留在头脑中的是什么,可想而知。
[思考]
数学科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正是因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观、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因此长期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它能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不是为了整合而整合,不应搞“花架子”,不应一节课从头到尾都用课件而对其他教学手段不屑一顾,甚至整个一节课。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对于数学课而言,教师在黑板上作图、证明、推理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是通过教师的眼神、动作、语调等表现出来的,是任何机器都代替不了的。媒体的选择应实事求是,哪种媒体方便、直观、有效,就用哪种媒体。实践证明,表现一般事物的静态特征时,可用投影或幻灯;表现动态过程可用录像或计算机;表现一般性文字资料可用小黑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优势。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如何表现思维的过程?
[案例2]
有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中12条棱的数法时,用课件将12条棱的数法直观形象地展示给了学生,于是学生很快掌握了12条棱按相对位置关系数的方法。
[思考]
上面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表面看来效果很好,但仔细想一想,这样做恰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果先让学生自由数,在数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最后学生会有多种不同的数法,然后再利用课件演示,让学生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这样揭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既训练了学生多角度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发散了思维,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岂不更好?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要帮助学生从抽象的高度去对直观的图形作出适当的理解和必要的推广。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时,不能一味地用演示代替学生的操作,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而要预留一些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维。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案例3]
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公开课时,设计制作了课件辅助教学,并在几次试教之后,多次修改课件。结果在正式上公开课时,出现了教师没有预设到的生成。例题情境是“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元?小军带了42元,可以买几本?”师生一起列表整理信息解决了小华的问题,表格如下:
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小军的问题,按照预设,教师在课件中制作的表格是这样的:结果汇报时,学生的表格是这样的:
学生选择了第一个问题所求出的小华的信息列表,这也是可以的。但由于教师在课件中并未制作这种表格,因此不置可否就叫这名学生坐下,又请另外一名学生来汇报了和教师一样的表格。
[思考]
教师只想着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情况(这个情况是教师在课前掌握的)和教师本人的经验在授课前设计好课件,因此,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程序性和被动性。授课时,唯有按“程序”引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与教师的设计一致,课件才能“大显身手”。然而,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学生的思维是多元的,有许多是瞬间闪出的火花。数学课堂虽可预设,却总有意料之外的生成。尽管课件制作者在制作时也设计多种可能性答案,但课件终究是人为的“程序”,其互动性往往受技术的、经验的限制,难以满足千变万化的课堂的要求,而教师为了保障教学过程的流畅,往往也不敢大胆处理即时生成的教学信息。人机的隔离、人机的不吻合在教学中屡见不鲜,课堂的即时生成由此受到了严重抑制。
因此,我认为,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时,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件是手段。首先,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教学中的多种可能性,制作互动性较强的课件,尽量避免制作不可交互的流程性课件。其次,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唯课件是从”,应视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灵活使用课件,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如何打造情感交流的课堂?
[案例4]
在一年级的“认图形”一课中,我设计了“玩一玩”的电脑游戏,这是全课的高潮,所有的学生都被精美的画面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去。“游戏”其实就是练习,有3个层次:涂色游戏、积木游戏、拼图游戏。游戏还可以选择不同的难度,例如在“拼图游戏”中,可以“照样子拼一拼”,也可以“创编我的作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课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很多学生自豪地告诉我:“我创编的作品进了‘班级画册!”在拼图游戏中,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可以提交收入“班级画册”。进入“班级画册”的作品,其实就相当于登上了“网络优秀作业栏”。供给全体学生、老师、家长甚至任何可以接入互联网的用户观赏。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是极大的鼓舞。
[思考]
情感教育是美的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情感因素是关键因素,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没有情感的交流,教育也就失去意义。在有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案例中,师生之间缺少了必要的交流、沟通。教师在鼠标、讲台、学生之间不停忙乎,而更多的学生则是被计算机中的精美图像所吸引。虽说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那种由计算机发出的“你真聪明!”、“你真棒!”诸如此类没有“人情”味的语言,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来说,也是机械的、脆弱的、有限的。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用积极、及时的评价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弥补信息技术的不足。往往老师亲切的鼓励、由衷的赞叹能激励学生克服困难、继续探索,甚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能给予他们肯定的暗示、无穷的力量。再加上计算机中设置的充满趣味的各种声、像、文的评判,就能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参与着数学学习活动。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过程中,只有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从数学学科的需求出发,结合技术的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思考,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高效整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