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2009-07-31 08:52于海英李冬秀李晓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9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手术

于海英 李冬秀 刘 莹 李晓红 吴 勤

由于手术属于对躯体的创伤性治疗,对患者会产生不良刺激,患者常有紧张、恐惧、失眠、焦虑、害怕疼痛,担心术中意外,术后并发症等心理活动,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术前访视对患者能产生安抚作用,使患者了解手术情况,不产生孤独感、减少非特异性反应,防止心率加快、血压上升有较好的效果[1],并且手术室护士在临床整体护理中的参与,为完善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病房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连续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环节,在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2005年4月至2008年6月,对9688例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护理访视和术后回访,男4280例,女5408例,年龄8个月~89岁,平均(52.1±6.4)岁;手术患者来自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外科、妇科、骨科、肿瘤外科、儿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科室。

2 访视内容与方法

2.1 术前访视的目的 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注意事项、手术环境,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手术治疗给其带来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指导患者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等,另一方面对了解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留存相关客观依据,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2 确定访视对象与时间 术前访视应放在手术前1 d,根据手术通知单由巡回护士深入病房,查看患者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社会关系、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然后去患者床前首先做自我介绍,说明目的,态度和蔼,注意表达技巧,取得患者信任,介绍术前注意事项,如禁食、禁饮的具体时间,术前用药等。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予以解释、疏导与沟通,对于护士不清楚或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含糊地回答患者,不要对手术解释得过于详细,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重点强调操作方法、时间控制及保护性医疗护理措施等,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接受并易于明白。

2.3 访视的内容 包括访视时间、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情况、皮肤完整性、有无其他不适、患者及家属对术前护理访视和术中护理的满意程度、建议、意见等,通过晨会交班和调查患者对访视工作的意见进行监控和评估,以不断改进访视方法,提高访视效果。交谈时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社会阅历,采用不同的交谈方式及语言表达方式,要善于观察患者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和姿势等,以发现线索,了解患者的感受,同时探知患者的真实想法,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反馈,用患者明白易懂的方式进行解答;通过术前访视使患者在心理上能够对手术和手术带来的种种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加强护患之间的合作,在手术过程中配合默契。

3 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全面开展,对患者的心理社会评估和临床研究也受到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通过术前护理访视加强了护患沟通,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平静地进入手术室,并由自己熟识的护士接待,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恢复[2]。同时,术前访视使手术室护士提前了解手术方案及患者情况,更有利于自己在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术中密切配合,使患者在术前得到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层面的护理,增进了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责任感和求知欲,提升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并且术前访视使手术室护士改变了以往只在手术台上与患者接触的传统做法,从关心手术部位转为关心整体的人,对于访视不要拘泥于形式,要充分发挥护士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从不同的角度收集患者的护理问题,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观念[3],促进了手术室护士临床专科理论和技能的提高,同时对避免或减少医患纠纷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手术室护士加强术前访视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玲,王伟智.术前访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241.

[2] 谢倩,杨敏,陈俐,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现状与展望.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

[3] 莫孙淑冰,廖进芳,刘均娥.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技巧-同感心.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6.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士手术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寻找护士哥哥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