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琼
自古有言道:“千古文章意为高。”在中考时,我们可以说“满分作文意最高”,“高分作文意必高”。这里的“意”,就是指主题,又称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纲。所谓“立意”,就是指确立主题。按照“意在笔先”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想要写出好作文,得到高分数,就必须高度重视文章的立意,在动笔之前就要确立准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努力让立意成为文章的第一得分点。
一、深度挖掘,平凡之处涌新泉
深刻的立意更多的是在纵向挖掘中得到的。所谓的“纵向挖掘”,就是透过现象探究本质,依照结果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状出发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这时文章的立意,往往不再是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是就“为什么”“怎么办”发表看法。且看《华美的袍》一文中结尾:
我不由惊异,小雅在宴会上举止大方优雅,言谈彬彬有礼,看上去多么有修养,而生活中许多朴素的美德,她却不懂。譬如礼让,譬如宽容。
或许,在她看来,修养只是一袭华美的袍,能使她在隆重场合光彩夺目。
但我想,修养应该是平日的便装,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分每秒都应该穿着它。
作者不满小雅在车上与老人抢座、怒斥调皮的小孩,但文章并没有因此确立“你是个不知礼让、不懂宽容的人”的主题思想——这纯粹是就事论事。作者倒是联想起小雅在宴会上的良好表现,在两相对比之中寻找“为什么”“怎么办”,从而找出问题的根源:“在她看来,修养只是一袭华美的袍。”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呢?作者进一步指出:“修养应该是平日的便装,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分每秒都应该穿着它。”这样一来,通过对“为什么”“怎么办”的回答,从一件生活小事挖掘出怎样提高修养的深刻主题,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二、观照现实,感悟独到绽新绿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大凡反映社会热点、焦点,体现时代特征和符合时代潮流的文章,都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产生良好的效果。
比如满分作文《我,为什么被当成了摇钱树》中就批判了学校用钱挖尖子生的怪现象,并引发思考:
我们班甚至我们学校,不少优等生都是学校用钱“请”进来的!现在我坐在考场,面对这样的教育现实,我苦恼,我疑惑:难道学校和老师只有用这种手段,从全省各地“挖”来一流尖子生,才能为学校带来良性发展。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吗?难道你们“挖”来我这样的尖子生,仅仅是让我们成为摇钱树?难道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中学生的心灵。不就是这样过早地被你们因为“挖”而扭曲了吗?
眼下不少学校为“挖”尖子生而使出了浑身解数:学杂费全免,每月还发几百元的生活费。面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这种怪现象,许多人视而不见,更谈不上进行深入思考。而作者直面现实,敢于对这种不良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文章因此新颖而深刻。
三、逆向思维,杨枊枝头翻新曲
对传统观念和社会定论大胆说“不”,旨在从反面去发现事物新的特点,发他人之所未发,表达出全新的思想和观点来,这种立意方法,通常被形象地称为“反弹琵琶”。且看中考满分作文《苦难也是一笔财富》中的片段:
司马迁身受宫刑,却撰写出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邓小平几起几落,却成为“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的一代伟人。苦难和挫折没有将他们压倒,却成为他们通往成功道路上一张可贵的“通行证”。
苦难就是一笔财富,它可以让我们学会拼搏,学会忍耐,然后一步步从幼稚走向成熟,由困境走向成功。让我们微笑着面对每一次磨难,以坦然的心境把这些风霜雨雪的日子拾入人生旅途鼓鼓的行囊中,作为一笔永恒的青春财富!
文章提出“苦难也是一笔财富”的观点,这是与传统观念全然不同的主题思想,让人耳目一新。需要提醒的是,反弹琵琶的立意。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确保正确有理。
还要强调的是,好的立意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它是我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而产生的认识结果。要保证立意高远,就是要多观察生活,多思考人生。
[立意佳作例文]
你看到的
成哲
眼睛,的确可以帮我们了解很多东西,但是,有时候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物的全部。(“的确可以”“有时候”,表述很有分寸,也很准确)所以,当你看见什么时,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评论好坏。
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他发现对面的同事每天都要给妻子打电话,提出许多事让妻子做。年轻人很羡慕同事,觉得同事有这么贤慧的好妻子,真幸福。(这是眼见之后,年轻人的第一心理感受)后来他无意中得知同事的妻子身患绝症,而同事仍然每天都要向妻子提出各种要求。年轻人实在忍不住。指责起同事来。(年轻人的态度来了大转弯,似乎占据了道德与情感的高地)同事笑了笑,告诉年轻人:妻子刚患病时,同事什么事也不让妻子做,结果妻子郁郁寡欢,竟又患了忧郁症。后来,同事尝试让妻子做这做那。让妻子明白这个家庭需要她,妻子渐渐变得快乐起来。忧郁症不治而愈。有时候索取也是一种爱。
年轻人恍然大悟,深为自己的鲁莽而愧疚。原来,他看到的,并不是全部。(落脚到自己的观点上来了,也有开启下文的作用)
是啊,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全部。放眼自然界,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事物具有多种属性,这些属性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某个方面,而非事物的全部。(“许多事物”“很多时候”等表述,可见作者立论的准确性)更有甚者,我们有时看见的现象并不是事物的真相,因为客观事物有时还会以颠倒的形式——“假象”出现,正如达尔文说的“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说谎的”。这就提醒我们,认识事物时,既要认真观察,又不要仅仅停留在一时的观察上。(前面是正面论证,后面的“如果”一句就是从反面论证了)如果我们仅凭自己的所见、所闻就妄下断语,那么极有可能形成自己的偏见。
写到这儿,不由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一位作家打算在书中描绘一个懒散混日子的人,于是出去寻找灵感。他前往一个荒凉破落的庄园,看到一个满脸胡须的老人,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块马铃薯地锄草,身后是一个没有油漆的小木棚。(这是作家从一个角度看到的情景)作家很激动,作品中的“人物”找到了,他转身往回走。当他绕过木棚拐弯时,从另一个角度又望了老人一眼——原来,老人的椅边靠着一副残疾人的拐杖,一条裤管空荡荡的。(作家从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情景,让他顿时改变了先前的结论)顿时,先前以为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立马成了一个百折不挠的形象了。
只因多看了一眼,只因看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作家得到了与先前截然不同的结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观察角度的差别对结论的影响。(揭示原因,总结规律,都紧扣了本文的观点)
由此看来,我们观察、认识事物,既要注意角度,又要注意广度和深度,惟其如此,我们所获得的观点、看法才经得住事实的检验。
请记住: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
[简评]
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这一观点。这个观点,补充和深化了“眼见为实”的老话,充满辩证观,给人启示,也很有说服力。在充分论证为什么说“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的基础上,作者根据这个观点,进一步指出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观察、认识事物,既要注意角度,又要注意广度和深度,惟其如此,我们所获得的观点、看法才经得住事实的检验”。这样的立意,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
文中论据不多,但有说服力。前一个论据主要说明看事要深刻,后一个论据意在论述观察要多角度,它们从不同方面论证了本文观点的正确,读来令人信服。
编辑花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