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复用:语文教材编写不可忽视

2009-07-31 01:01张春雷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同义大词典汉语

张春雷

同义复用,这在古书中颇为常见,古代学者称这种现象为“复语”或“重言”。顾炎武说:“古经亦有重言之者,《书》‘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遑即暇也。”(《日知录》卷二十四),王念孙认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良工取之,拙者疑殆的殆亦疑也,古人自有复语耳。”(见《读书杂志》卷三),王引之《经义述闻》中说:“古人行文,不避重复,往往有平列二字上下同义者,解者分为二义,反失其旨。”同义词复用现象,有二字连用者,也有三字复用者。二字复用者最多见,此即所谓同义复词。

由于字、词的古义在后代往往消失或发生了词义的演变,所以如果我们稍不注意就会将这类同义词复用曲解,产生误注误译现象。对这类现象,高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往往失之误注、漏注,教参往往也失之误译,给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和不便。现仅撮其要者说明如下,如:

一、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瘸者。纳宦其子

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勾践灭吴》对“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中的“贫病”教材解释为“贫苦和重病的人”。很显然,教材认为“贫”为“贫苦”、“病”为“重病”,其实这是一种错解。此旬中“病”与“贫”义同,也指“贫困”,“病”的“贫苦”义,古代典籍习见,如:

孟孙为成之病,不圉马焉”。杜预注:“病,谓民贫困”。(《左传·哀公十四年》)

查阅《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病”字,均收录“贫苦”义项,可见,此处“贫病”就是古汉语中常用的同义复用现象,义为“贫苦”。

二、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高中教材第二册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对“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中的“窥伺效慕”,教材释为“暗中观察、效仿羡慕”。表面上教材的解释好像字字有解,其实不然。“窥伺效慕”其实是同义词复用现象,其中“窥”和“伺”均是“偷看”之义。《汉语大词典》“窥”:①“暗中偷看。”《汉语大词典》“伺”:①“窥伺;窥探;观察。”可见“窥伺”二字同义,都是“偷看”之义。“效慕”也是如此,“效”有“仿效模仿”之义,不需赘言,“慕”也有“仿效”之义,《汉语大词典》“慕”:④仿效。所用书证正是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可见“效慕”也是同义连用,“模仿、仿效”之义。所以“窥伺效慕”应释为:“偷看仿效”,此句应译为:“其他植树者虽然偷看仿效,也没有人能种得如他那样好。”《汉语大词典》收录词条“效慕”,释为“羡慕,仿效”,也是不明同义复用,才将“慕”释为“羡慕”,其实此处的“慕”与“效”同义,二者就是“模仿、仿效”之义,所以“效慕”应当释为“模仿、仿效。”《汉语大词典》应改之。

三、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高中教材第二册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教材释此句为:“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很显然,教材是释“高危”为“高而险”。这样解释也是没有认识到“高危”亦是同义复词连用,“高”“危”同义,“危”有“高”义,典籍习见,如:

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陆德明释文:“危,高也。”(《庄子·盗跖》)。

《汉语大词典》收录词条“高危”,释为:②指尊高的帝位。《汉语大词典》所引的书证正是魏征的这句话。可见“念高危”中的“高危”是同义复合词,应将其释为“尊高的帝位或高高的地位”,此句应当译为:“想到自己尊高的帝位,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四、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高中教材第三册《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教材注为“出嫁”,其实这里的“适”是“才”,时间副词,表示动作施行或情况发生在不久前,意思为刚刚、才。义同后文的“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中的“适”。句中“始适”同义复用,表示时间短。徐仁甫《广释词》:“始适,方才也,谓方才还家门。”是为确诂无疑。如果如教材译为“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家”不符合前文.因为刘兰芝已经出嫁三年了,且“被休回娘家”翻译得也过于直白,缺少了诗句的委婉含蓄美,刘母也不可能这样说自己的女儿,所以应将此句译为:我们贫贱人家,有了这个女儿,刚刚回到家。

五、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孔雀东南飞》:“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思”教材未有注释,查阅其他教材文选,也均未注释。《中学生文言文索引词典》则将“思”释为:“思绪、心情。”其他各家未对其注释,自然也是认为“思”为其常义“思绪、心情”。此处的“思”不应作名词“思绪”解释,而应理解为形容词“忧愁、悲伤”与“愁”同义,“愁…‘思”同义复用。“思”有“悲哀、忧愁”之义。如:

悠、伤、忧,思也。(《尔雅·释诂》)

教材和各家为避免读者误解,应补注:“思,悲伤.忧愁;此处,忧、思同义复用。”

六、未曾废离

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李密《陈情表》:“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教材注为:“废离,指停止侍奉,离开。废,废止。”此处的“废离”也是同义连用,教材却将其分而解之。“废”在古汉语中有“去、离”之义,如:

1“三臣者废辖而设拨,窃礼之不中者也,而君何学焉。”郑玄注:“废,去也。”(《礼记·檀弓下》)

“废离”连用的,如:

2离诸相故寂静而住。住寂静故恒不从缘。是故虽有入不废离缘义。如是下半显离缘义也。(《金刚三昧经论·卷下》)

故此句应当释为:“我奉侍汤药,未曾离开。废、离同义连用。”

七、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

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促织》对“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中的“掷”未作注解。查阅其他各家文选,教材亦未作注。既然未加注解,自然是以今释古,训为其常义“投掷”,然训“投掷”义,此处显然不通,教师用书也未有参考译文,故很难让读者明了其涵义。其实,此处的“掷”也当为“腾跃、纵跃”讲。“掷”在现代汉语中,无“腾跃、纵跃”义,但古代汉语中,此义典籍习见,如:

“(操)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操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世说新语·假谲》)

故此处“跃…‘掷”同义复用,“腾跃、跳跃”之义。

八、终不能加胜于赵

高中语文第六册《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教材将“加胜于赵”释为“胜过赵国,意思是占上风。加,动词。胜,这里作名词”。其实这里的“胜”不是名词,“胜…‘过”都是超过、胜过的意思,都作动词,在这里就是同义复词连用。在古汉语中,“加”的“超过、胜过”义是其常用义项,《汉语大词典》“加”:④超过。《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虽往古

烈士,何以加哉!”“胜”在古汉语中是多音多义字,查《汉语大词典》“胜sheng”:②胜过。超过。《书·五子之歌》:“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加胜”同义复用表示“超过、胜过”之义,在古代典籍中习见,如:

吐纳云雾下瞰雷霆,实奇观也,又竭其精志书写受持。弘文学士张孝静者,是张瓒父,时号银钩,罕有加胜。《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七》

九、窃计欲亡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教材对“窃计”单独进行解释,注为“私下打算”,将“计欲”分开,显然没有认识到“计欲”二字本为同义复用,都作“打算”讲。《汉语大词典》“计”:⑩计虑;考虑。《管子·中匡》:“计得地与宝,而不计失诸侯;计得财委,而不计失百姓。”《汉语大词典》“欲”:⑤想要,希望。《商君书·更法》:“今吾欲变法以治。”《史记·陈丞相世家》:“张负归,谓其子仲日:‘吾欲以女孙予陈平。…“计欲”同义复用表示“计划、打算”义,《史记》中数见,如:

以谒者汉王元年初起汉中,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它道,道通,后为河间守。

可见,“计欲”同义复用,“窃”是修饰“计欲”这一整体的。中学语文教材将二者分而解之,导致“欲”字无解。

十、夫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高中语文教材第六册《屈原列传》:“夫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对“劳苦倦极”中的“极”,教材未注,让人很容易以今律古将“劳苦倦极”中的“极”译为“极点”,释“劳苦倦极”为“劳累辛苦疲倦到了极点”。其实这里的“极”应当为“困倦”义,与“倦”同义复用。“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对文,结构相同,均为四个同义词复用组成的并列词语。“极”作“疲惫、困倦”解,典籍习见。《汉书·王褒传》:“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弊箕,而不进于行,胸喘肤汗,人极马倦。”“极”“倦”互文。《汉语大字典》、《辞源》、《汉语大词典》“极”均收录义项“疲困”。为避免误解,此处教材应加注。

同义复用现象,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忽略。对它的认识难,理解释义难,导致了古今人在训释实践中的许多疏漏和错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以上注释出现失误的原因就在于编者不了解古文中的同义复词连用现象。鉴于同义复用现象在古代典籍中使用非常普遍.建议教材编者在教材古文常识中补充介绍这一现象,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美纽斯说:“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因为悟性所有的都是先从感官得来的,没有别的)。所以,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在于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于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要到事物被感官领会到了的时候,文字才可能实现它的功用,给它以进一步的解释。”

一、中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魅力

文字和图像是教材借以展示教学内容的两种主要手段,图文并茂是教材追求完美的一个重要目标。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配合课文内容的插图,有的是课文思想内容的高度浓缩,有的是课文某一片断的精彩描绘,有的是课文重点难点的直观图示,绝大部分都能紧扣课文内容,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给学生情感上的陶冶。利用这些插图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使文字和图像相互印证,加深理解,体验感情,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鲁迅的《祝福》中的插图,是一幅祥林嫂被鲁四老爷赶出家门、成为乞丐的肖像画。画面上的祥林嫂单薄的衣衫紧紧地包裹着那骨瘦如柴的躯体,在寒风中蜷缩着瑟瑟发抖。右手拄着一根比自己高出一头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左手半伸出的手掌正向外微张着,五个冻僵的手指微微地向上弯曲着向路人乞讨。挂在臂弯上的破篮子里,什么也没有,孤苦无助。那苍白的头发被寒风撩起,那木刻般的凄然的面孔,在寒风中没有丝毫的抽动。深陷在眼眶中那双迷茫的眼睛和绝望的眼神,透射出无尽的怨恨,无边的凄苦。那微微下垂的嘴角,流露出无边的苦痛和对生命的无奈,精神完全麻木了。除了祥林嫂的肖像之外,还可以看到画面左下方的背景是鲁四老爷家燃放爆竹“祝福”的情景。这幅插图,将“凶人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第四册中的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基本内容是叙述他被押北驱和脱险南行的经过,文后有“北行路线”和“脱险南行”的示意图。文章前半部分,是叙述他临危受命、仓促应战、为敌所拘,因而被押北驱和脱险南行的经过。这是一幅极其惨烈的生活图景,是通过叙述来抒情。后半部分直抒胸臆,一连用了27个“死”字(删节后的课文中有22个),从“隐忍以行,……将以有为也”,到“死固付之度外也”,直至于“死犹为厉鬼以击贼”,充分表现了他大义凛然和“死而不已”的精神,直接道出了他的生死观,是哲理性的抒情。他认为只要是正义的事业,可以明知不可而为之,《<指南录>后序》就是他的人生观的真实写照。讲析课文时,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22个“死”字,并标上序号。然后对照课本中标有“北行路线”和“脱险南行”的示意图,把22个“死”字的序号按顺序标在图中适当的位置上。再对照示意图阅读课文,突出“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等文句。最后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文句给这幅示意图加标题,经过讨论,标题可为“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这样,一幅无声的平面图,就变成了一幅充满情感体验的立体的生活图景了。经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像“死生,昼夜事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等名句,就深深地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二、中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不足

插图与课文是同质异构关系,它们就一个主题进行各自的创作。课文以文字、语词为表现手段,插图以造型艺术为表现手段。插图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内容,补文字所不及。因此,插图中的人物、景物和场面都要依据原作的文字描写,将其转化为准确生动的绘画语言。这就要求插图既要符合原作的内容,又要根据艺术规律进行创造。插图的起码要求要不违背作品的内容,符合生活真实。但现行语文教材中,有些插图与原作内容配合得不够贴切,有些插图对课文的阅读还产生误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的插图,是描绘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的场面。课文是:“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插图很离谱。首先.起义的大旗上没有“大楚”两字,使起义队伍没有明确的标识。更为重要的是,起义者没有一个是“袒右”,大部分是身披遮雨的布片,有的是赤膊上阵。这样描写与当时的气候也不相应。《史记·陈涉世家》中说明是“七月”,《汉书·陈胜传》中更明确地说明是“秋七月”。已经到了秋季,而且是阴雨天,是誓师起义的场面而不是战场,能是那样的衣

着吗?起义者手中的兵器与原文也不相应。大家都知道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是斩木为兵,起义者手中兵器应该以竿木为主,不应该以长矛、大权为主。同时,也没有“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的悲壮氛围。这里,最重要的是没有理解“袒右”的意义。中国古代有“左袒”、“袒免”、“袒右”等仪式。“左袒”和“袒免”都是丧礼,“左袒”是露出左臂,是亡者近亲的丧礼;“袒免”是袒衣免冠,是亡者远亲的丧礼。“袒右”则是露出右臂,是盟誓时的仪式,表示誓死战斗的决心。同时也作为战斗中相互识别的标识。班固《汉书·陈胜传》颜师古注:“袒右者,脱右肩之衣。当时取异于凡众也。”这种仪式后世演变为系红领带或白毛巾等。总之,这幅插图作为表现一般的群情激愤的起义场面是可以的,但要作为陈胜、吴广率众“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誓师起义的特定场面就对不上号了。

学生对课文插图的品味和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李清照的《武陵春》中有一句“日晚倦梳头”,意思是一天到晚都无心梳洗打扮。就全句来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其中“风住、尘香、花尽”与“日晚”都是主谓结构,共同描绘一幅暮春晚景图。“日晚”是主谓词组而不是并列词组,即意思是“日已晚”而不是“白天和晚上”。就全诗来看,写的是“暮春晚景”。而不是“暮春夜景”。把“日晚”理解为并列词组,并且忽视“晚”与“夜”的区别,如插图那样,就画成了李清照月下赏花,与诗句和全诗的情调都是相违背的。教学中学生提出:“课文插图中画的是日吗?分明是一弯明月。那就应该是‘月晚倦梳头了!”这一发问激起了更多的思考。有同学提出,老师在作者简介中给我们讲,李清照(1084~约1151年),《武陵春》是1135年避乱居金华时所作。根据老师讲的,李清照当时已经53岁,经过国破、家亡、丧夫(1129年)的痛苦折磨,已是年老力衰,身心交瘁。但你看那插图,竟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妇,20多岁的样子,顶多超不过30岁,既不衰老,也不憔悴,还在那里悠闲地赏花呢,哪里能表现她忧国忧民的悲愁!既然能在花园里月下赏花,为何不能到“双溪”旅游?还有同学提出,词的第一句就说“风住尘香花已尽”。明明是“花已尽”。但看那插图,繁花似锦,还有的是含苞待放呢!还有,那是逃难时的住所,还能有花园式的庭院?

同学们的发问使教师感到震惊。学生提出:“那是逃难时的住所,还能有花园式的庭院?”就史实来看,即使是平时的生活,插图上的形象也和李清照的生活作风有异。《(金石录>后序》中说她在做贵妇人时还是:“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特别是逃难金华时,亡国之痛,沦落之苦,孀居之悲,是她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形象。插图应当是词人在凄风苦雨中如何独守窗前,如何眼看着风雨摧花,乱红飘坠,最后又零落成泥碾作尘…--这里不仅仅是一般的伤春,而是寄寓着词人晚年处境的凄惨,内心浓重的哀愁。“日晚倦梳头”,就是通过妇女特有的生活细节——倦于梳妆,用含蓄的手法来反映主人公的情意阑珊,漂泊零落,红颜迟暮。对照相关篇章,《声声慢》中写的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醉花阴》中写的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本文插图的情调是“梳洗罢,倚窗闲赏花”的悠闲姿态,面容丰腴,精神饱满。也许有些许“愁”,但图像的基调让人觉得是闺中之“怨”,不能与李清照这位53岁老妇人的国恨家仇相提并论。假若她也能在逃难时赏花旅游,那就和偏安一隅而仍然歌舞升平的南宋小朝廷一样了。再去查在中小学影响很大的教学辅导书《三点一测丛书》“词意散译”里对“日晚倦梳头”的译文是:“月色已晚,而我仍无心梳洗打扮。”这样看来,不但插图的作者没有正确理解原文,就连教学辅导书的作者也没有正确理解原文。

猜你喜欢
同义大词典汉语
Dale Carnegie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