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威 徐计秀
【摘 要】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1]加味合用喹喏酮类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CBP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治疗组100例,以血府逐瘀汤加味合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中医对照组60例,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西医对照组40例,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3组临床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中痊愈率与中医证候疗效中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医对照组与西医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合用喹喏酮类抗生素可显著提高(CBP)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中西医结合疗法;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前列腺炎分类法,将前列腺炎分为Ⅰ、Ⅱ、Ⅲ、Ⅳ型,其中Ⅱ型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临床治疗中我们以血府逐瘀汤加味与喹喏酮类抗生素合用,可使前列腺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比单用中药或单用喹喏酮类抗生素的疗效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纳入的200例病人为我们门诊2007年6月~2008年6月的患者,均符合CBP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气滞血瘀证辨证标准。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中医、西医两个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0例,年龄18~50岁,平均29.3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1年2个月。中医对照组60例,年龄18~49岁,平均28.9岁;病程6个月~3.5年,平均1年3个月。西医对照组40例,年龄19~50岁,平均29.5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1年4个月。
1.2西医诊断标准[2]自觉症状:尿频,尿急,排尿末和晨间尿道口有白色黏性分泌物溢出或糊口现象。伴有会阴部﹑腰骶部及腹股沟等处疼痛不适。有的伴有勃起功能障碍,早泄,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睾丸疼痛,血精,继发不育症等。肛门指诊:前列腺肿大,触痛,或表面有不规则硬结等。前列腺按摩液(EPS)检查:白细胞>10/HP,卵磷脂小体<20%。B超示:前列腺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均增高。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正常。
1.3中医辨证标准[3]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主症:会阴部、耻骨上区、腰骶部及肛门周围坠胀疼痛。次症:小便不畅、小便刺痛、前列腺压痛;前列腺质地稍硬或有炎性结节。舌脉:青黯或有瘀癍,脉弦或涩,具备主症、次症任意两项及舌脉任意1项者即辨证成立。主症按0、2、4、6计分,次症按0、1、2、3计分
1.4排除标准
合并BPH、严重神经官能症、尿道狭窄、前列腺肿瘤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者。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血府逐瘀汤加味,组成:桃仁10g、红花12g、生地12g、川芎10g、赤芍15g、川牛膝12g、炒柴胡10g、桔梗6g、枳壳10g、甘草6g、延胡索10g、荔枝核12g。左氧氟沙星(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17)每次0.2g,每日2次,疗程一个月。中药对照组单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每日一剂,疗程一个月。西医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每次0.2g,每日2次,疗程一个月。
2.2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临床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并观察三组患者前列腺按摩液(EPS)及按摩前后初段尿常规(VB3)的变化。
2.3统计学方法按等效性检验的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统计软件使用PEMS3.1统计软件包。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3.1.1 临床结合疗效标准[4] 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前列腺指诊大小、质地恢复正常或改善;前列腺按摩液(EPS)镜检连续2~3次恢复正常;VB3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检查均正常。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前列腺指诊大小、质地明显改善;前列腺按摩液(EPS)检查白细胞正常;VB3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检查基本正常。有效;自觉症状和前列腺指诊大小、质地有所改善,前列腺按摩液(EPS)白细胞基本正常,VB3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菌落数较前好转。无效;症状,体征,前列腺指诊均无改善。
3.1.2 中医辨证疗效标准 按照尼莫地平法计算,证侯疗效=(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χ100%。痊愈:服药后证候疗效率≥90%,显效:服药后中医症状明显减轻,证候疗效率≥60%而<90%。有效:服药后中医症状减轻,症候疗效率≥30%而<60%。无效:服药后中医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证侯疗效率<30%。
3.2三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痊愈:治疗组为52%,中医对照组为43.3%,西医对照组为42.5%。显效:治疗组为33%,中医对照组为28.3%,西医对照组为30%。有效:治疗组为9%,中医对照组为20.1%,西医对照组为20%。无效:治疗组为6%,中医对照组为8.3%,西医对照组为7.5%,见表1。
3.3三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率为56%;中医对照组为28.3%;西医对照组为30%。显效;治疗组为34%,中医对照组为50%,西医对照组为45%。有效:治疗组为7%,中医对照组为16.7%,西医对照组为20%。无效:治疗组为3%,中医对照组为5%,西医对照组为5%,见表2。
3.4三组患者治疗后前列腺按摩液(EPS)和再留尿(VB3)转阴率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后前列腺按摩液(EPS)和再留尿(VB3)转阴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3。
3.5三组用药后副作用比较
用药一周内治疗组有2例轻度恶心、纳差,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中医对照组无一例出现副作用,西医对照组有一例轻度头晕,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三组均在用药二周后进行肝功能检查,结果为正常。
4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属祖国医学“淋浊、白浊”等范畴,多见于青壮年。中医辨证可分为: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肾阳不足等证。其中气滞血瘀证比较多见,其主证为:会阴部、外生殖区、下腹部、耻骨上区、腰骶及肛周等部位坠胀疼痛。次症为:小便不畅、小便刺痛、前列腺压痛、前列腺质地稍硬或有炎性结节。舌青黯或有瘀斑;脉弦或涩。具备主症、次症任意两项及舌脉其中2项者即辨证成立。治疗上选用了血府逐瘀汤加味与抗生素合用,取得满意疗效。血府逐瘀汤方中桃仁、红花 、川芎、牛膝活血化瘀,治疗血分淤滞;枳壳、柴胡调气舒肝,开宣肺气;当归、地黄补血滋阴;芍药、甘草柔肝和经脉,缓其急。由于本型往往病程较长,气滞血瘀较重,故上方再加入延胡索、荔枝核以加强活血理气之功,合并慢性附睾炎者更适宜用本方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潮祖,主编.中医治疗与方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6-408.
2 吴阶平,马永江,主编.实用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168-170.
3 贾金铭,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250.
4 陈建安.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1例临床研究[J].甘肃中医,2004:17(12):32.
[收稿日期:200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