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翠英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关键词人手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
一、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敢问
教师应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消除课堂上学生的紧张感、焦虑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便学生鼓足质疑问难的勇气,逐渐改变“教师提问学生答”的单一教学模式,变“学答”为“学问”。一旦学生提出了问题,无论质量如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作出合理的评价。教师要把学生的提问,特别是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视作珍贵的礼物,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引发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胆提问。其次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让学生相信自己能提出问题,并经常启发诱导他们积极探索和发表独立见解。刚开始时,学生的提问可能不会马上提到点子上,这时不要急于求成,可让学生从模仿或提些小的问题开始,找到关键词,从关键词入手提问。
二、培养质疑兴趣,使学生善问
“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授以渔”,教会怎样从关键词八手提问。如,学习课文《神秘的小坦克》,教师可借审题指导学生质疑:题目哪一个是关键词?课文中从哪里写出了小坦克的“神秘”?这样,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质疑兴趣,提高了质疑水平。
三、营造质疑氛围,使学生乐问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及发展,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且依赖于问题情境的设置。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能激发求知欲,提高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使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愉快地获取知识。如学习《将相和》一文,教师鼓励、引导学生提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提出下列疑问:这篇课文的前两个故事表面上是秦王与蔺相如唇枪舌剑在争斗,实际上是什么和什么在争斗,又是属于哪一方面的斗争?文中的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大家通过争论、辩解,终于明白:秦王与蔺相如之斗,实际上是秦国与赵国之斗,是属于外交上的斗争,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可贵品质。
总之,从关键词入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提供观察、操作、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时机,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对所学知识做到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提、有问题可议,加强训练,循序渐进,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