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考复习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及处理

2009-07-30 07:02何俊平
关键词:语篇词汇考试

何俊平

2009年高考是浙江省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首年高考。前不久公布的“考试说明”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英语高考复习教学中阅读教学还是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精选适宜、有效的阅读材料,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灵活、高效的处理,以阅读教学为载体,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核心,根据“考试说明”要求,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复习教学。

一、把准要求,选好材料

(一)把准高考要求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对英语阅读能力的考查作了明确的表述,“要求考生能够读懂书、报、杂志、网络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文字材料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生词量不超过3%),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作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如此全面、具体的表述,为英语阅读教学和备考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二)选好阅读材料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生活、贴近时代、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应用的渠道。《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明确列出了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社会热点等24个话题项目。因此,教师在选取阅读材料时,应根据考试要求和学生实际,把握阅读教学的时效性,多角度、多渠道地选取难度接近或稍超出学生当前英语水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接触新的词汇、语言形式和语法结构,体验学以致用的快乐。这样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优化设计,灵活处理

根据“考试说明”要求,选择好阅读材料后,在高考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参照高考题型进行灵活处理,找到提高阅读和应试能力的最佳平衡点。

(一)灵活处理词汇,奠定阅读基础

众所周知,词汇认知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石,是阅读教学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处理词汇,帮助学生跨越词汇障碍,从而奠定阅读基础。可尝试按不同策略进行如下词汇分类处理:

(1)较难、生僻但不足以影响全文理解的词汇,备课时直接用学生已知的简单词汇替换,或不做处理;

(2)较难且影响文章主要信息理解的词汇,可酌情给出中文或英文释义,使学生一目了然;

(3)影响到文章理解、并在各种题材的阅读中高频率出现的词汇,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猜测其含义;

(4)教材中已学过、学生掌握欠佳但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活跃词,进行同义词记忆搜索、近义词用法辨析、造句等发散练习。

如下是经过笔者处理过的一段文字,括号中的内容是对学生在阅读中的词汇要求。

As the bus rumbled(headed)south,they beganto notice Vingo,He sat lin front ofthem,dressed in aplain(根据上下文猜测),ill-fitting(根据构词法猜测)suit,never moving,his dusty face masking(根据上下文猜测)his age,He chewed(给出中文释义:“咀嚼”)the inside of his lip a lot,frozen into somepersonal COCOOn(不做处理)of silence.

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逐渐扩大,猜词策略也日趋完善,对生词的恐惧感也逐渐消失,阅读速度和信心就会大大增强。

(二)强化语篇推理,跨越信息鸿沟

新高考对学生通过分析、推断,补全语篇中故意设置的信息鸿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典型的题例如新增的自选模块测试题。然而,学生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往往局限于某句话或某一行,断章取义,缺乏逻辑推理能力和语篇意识。为了提高学生通过语篇分析补全所缺信息的能力,可设计下列两种阅读训练形式。

1补全单词或词组

教师可挑选浅显易懂、叙事清晰、情节完整的美文给学生欣赏,但不必每次都给出全文,可在全文中挖去单词若干(视篇幅而定,10到20个较为合理),让学生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后补全所缺信息。如:

Alight drizzlewasfalling asmy sister Jill andIran out of the Methodist Church,________to gethome and play with the presents that Santa had_______for us and Our baby sister,Sharon,Acrossthe street from the church was a Pan American gasstation where the Greyhound bus stopped,n was_______for Christmas,but I noticed a familystanding outside the locked door,huddled under thenarrow overhang in an_______to keep dry,1wondered briefiy why they were there but then for-got aboutthem asI racedt0 keep upwith Jill.

第一个空格填eager或hurrying,部分学生没有考虑句子结构错填为eagerly或hurried。第二个空格填left,但大多数学生都因没有注意到for而填了given。第三个空格填closed,由于没有分析故事发生的时间Christmas及下文的locked door,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第四个空格相对较难,旨在让学生了解in an attempt to do sth这个词组。

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篇能力,还检测了学生对于已知词汇的运用能力。为了提高训练的有效性,教师在选择词汇设置空格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a合理控制篇章整体难度,注重被选词汇所含信息的有效性,选取关乎文章大意的实词;

b选取学生对其意思、用法和搭配都比较熟悉的常用词汇,特别关注常用但学生极易用错的词汇;

c不要过分局限于很细的语法现象,多选取与上下文及篇章理解有关的词,注重学生篇章意识的培养。

2还原所缺句子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通过文本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作者通过语篇将其所要表达的意图、目的传递给读者,读者通过阅读、分析、归纳、推断等获得

语篇的含义,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对语篇的理解,最终达到“先见林后见树,既见林又见树”的目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强调文章主题、段落主题句、文章框架的分析和总结。新高考自选模块测试题05题对学生的这种能力带来了更大更新的挑战。针对这种挑战,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多关注文章或段落的主题句、句群或段落间的过渡句及提炼文章主题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凭借储存在头脑里的已有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判断和推理,这样才能将所选句子正确放回原处。

(三)学生设计问题,筛选有效信息

步入高三,毋庸置疑学生已做了大量的习题,对于出题的形式、规律已经熟稔于心。因此,可让学生尝试从命题者的角度,以小组为单位就某篇阅读材料自行设计一些问题,题型可以灵活多样。除了上面提到的补全信息题型外,学生还设计了下列阅读理解题目:

(1)考查单词意思,如:What does the underlinedwordmean?

(2)考查文章细节信息,如: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3)考查文章主旨,如:n Call be inferred fromthe passage that_______.

(4)揣摩作者意图,如:The writers attitudetowards the topic is_______.

(5)分析文章框架,如:What will the writer continue t0 talk about?

通过设计问题,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文章主题,有效地筛选信息,从而提高了阅读应试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各组间的合作探究,仔细揣摩文章主题,逐步完善,力求所设问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交融阅读写作,提高语用能力

写作是学生最为薄弱的能力,但写作能力的提高绝不可能闭门造车,一蹴而就。没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写作水平很难提高。在精选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还可开发其写作功能,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和经验,研究文章遣词造句和写作技巧,品味文章精髓,逐步形成并建立起英语所特有的思维倾向和表达方式,自然生成表达地道、行文流畅的文章。以奥巴马的获胜演说“Change Has Come toAmerica”为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仔细品读之后,在不久之后的关于向父母感恩的写作训练中,很多学生模仿或引用了其中地道优美的表达。如:

You have endured sacrifices for me that I cannot begin to imagine.

Without your unyielding support,I wouldnthave gained so much.

I love youmorethanyou canimagine.

It is your unyielding support that made me whoI am.

I am forever grateful for what youve sacrificedto get it done.

如此优美的表达自然得到了教师的高度肯定,也更加促进了学生背诵优美表达、读以致用的积极性。

此外,还可结合当前热门话题选择阅读材料,并在读后分小组就此话题组织讨论,课后将讨论结果重新组织、撰写成文。如在阅读完“Obama:FDAtoo slow in tracking tainted food”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三鹿奶粉事件,就food safety话题展开讨论。之后简要介绍讨论结果并发表自己对食品安全的看法。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掌握了关于食品安全及其措施的表达,经过讨论后基本达成共识,言之有物,写之有据,降低了写作难度,提高了写作质量。

总之,在高三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指导,选好材料,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着重加大语篇分析的教学和训练,强化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开发阅读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按照学生需求及时调整,并将阅读资源按话题或体裁等分类编辑成册,形成较稳定、系统的个性化教材。

猜你喜欢
语篇词汇考试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