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状况下,《成本会计》课程的现存价值被贬低了。本文认为《成本会计》课程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现存价值,在我国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的和培养方向确定该课程的设置及内容。
关键词: 《成本会计》课程 现存价值 课程设置
近年来,有人提出,高校会计、财务管理专业不应再开设《成本会计》课程,应将现有的《成本会计》课程内容“一分为三”,一部分纳入中级财务会计,一部分纳入财务管理,称之为财务成本管理,一部分纳入管理会计,这样就可以解决成本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内容重复或者遗漏问题。但笔者认为《成本会计》课程现存价值巨大,不能分解。解决课程内容重复问题,必须先对每门课程作出正确定位,然后对具体教学内容作出系统规划。
一、设置《成本会计》课程的现存价值
1.《成本会计》课程设置的根基厚重
《成本会计》课程设置的根基源于成本会计工作。成本会计工作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部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如今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有限资源的日益减少,成本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谁拥有“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和劳务,谁就拥有了市场,就拥有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撒手锏”。只有通过科学的成本会计工作,有效降低成本,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1)降低产品成本是企业生存的前提。从补偿的角度分析,企业取得的销售收入,应补偿产品生产过程中支出的成本,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维持再生产。如果销售收入大于成本,则形成企业的盈利,可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如果销售收入小于成本,则是亏损。一旦亏损金额巨大,或者资不抵债时,企业不但不能继续经营下去,而且将面临破产的危险。因此,科学地降低成本,就成为保障企业生存的重要任务。
(2)成本信息是企业重要的商业语言。通过成本会计工作,不仅能够反映和监督企业成本情况,而且通过编制成本报表能提供企业的成本信息。成本信息是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的有用资料,是企业制定产品或者劳务价格的重要依据。同时,成本信息也是社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依据。
(3)成本会计工作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成本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是成本信息,成本信息又形成一系列综合性的经济指标。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好坏,最终都能在成本指标中得到体现。因此,通过成本会计工作,能揭示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改善企业生产、技术、劳动、物资、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4)成本会计工作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成本会计核算对象是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是利润的抵减项目,因此,成本费用的降低,则意味着利润的增加。通过成本会计工作,可以从不同角度降低成本费用,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5)成本会计工作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多方面、多元化的,其中价格竞争是最为常见和最为普遍的。同类产品低价格是企业处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而成本又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若企业的成本水平较低,产品价格就可以定得较低;反之,低价格就会使企业处于不利境地。通过开展有效的成本会计工作,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水平,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6)成本会计工作是传承会计文化、传播会计理念的有效途径。成本会计工作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它既是对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又是对企业员工的全员管理。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时,将各个部门和每个员工都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要素,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全面贯彻落实企业的标准成本制度、作业成本制度、质量成本制度、社会责任成本制度等,这本身就是将会计理念和会计文化传播和发扬光大的过程。
2.《成本会计》课程设置的缘由充分
(1)记录和传承会计文化的需要。成本会计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基于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本会计先后经历了早期成本会计、近代成本会计和现代成本会计三个阶段,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不仅跨越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而且在学科体系上形成了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平分会计天下的局面,成为任何会计主体取得财务和管理信息不可或缺的支柱。成本会计作为专门研究成本问题的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学科内容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客观上需要有相应的载体来记录和传承其学科理论,需要有相应的主体传播和弘扬其文化。一般而言,最佳的记录载体是书籍;最常见的传承途径除了口口相传的古老形式外,最好的也是书籍;最有效的传播、弘扬文化的主体就是教育。而对于集传承会计文化、培养会计人才于一体的会计教育来说,独特的自然属性造就了其具备承载成本会计学科创新和发展的主体资格和能力,成为当之无愧的责任主体,所以,会计教学设置《成本会计》课程也就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
(2)会计学科发展的需要。成本会计研究的是“多维成本”问题,一方面对会计主体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财务成本”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对会计主体生产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成本”进行研究。其中,“财务成本”研究的对象是资产计价与费用分配,是一个流量范畴,与财务会计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相关联;“管理成本”研究的对象是成本的管理,属于动态范畴,它与管理会计的资源优化配置、科学决策相关联。可见,成本会计作为既连接财务会计又连接管理会计的一个“结点”和架构对外、对内会计的桥梁,既研究企业的过去、现在,又研究企业的未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领域,成为会计学科发展的一大板块,缺少成本会计的会计学科体系将是不完整的。
(3)人才培养的需要。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极强的特点,而设置《成本会计》课程正是为了充分体现该特点。《成本会计》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重要载体,既涉猎会计理论的抽象内容,又兼顾会计实务的具象内容;理论教学强调对会计文化的认知、沉淀和传承,对成本会计范式的理解和掌握,实务教学强调对会计知识的积累、加工,特别是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这种抽象和具象内容构成了会计精神世界与会计物质世界的完美结合,它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理性会计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
于学生对会计职业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二、《成本会计》课程的设置及内容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设置“有差别”的《成本会计》课程,即对于高职高专层次的会计、财务管理专业设置《成本会计》课程,本科层次的设置《成本会计学》课程,研究生层次的设置《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其意义在于:层次分明,针对不同的受教育者和不同的培养目标规划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各种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学习内容上的衔接和递进;高职高专教育突出实务操作内容,本科教育兼顾理论与实务内容,研究生教育突出理论研究内容。
1.高职高专设置《成本会计》课程,即“狭义成本会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该课程内容侧重于成本核算、成本报表的编制和成本分析。具体包括:(1)总论。成本的概念和作用,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任务,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2)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成本核算的要求,成本费用的分类,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设置的账户。(3)费用归集和分配的程序和方法。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期间费用的核算。(4)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5)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分类法,定额法。(6)成本报表。成本报表概述,商品产品成本报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制造费用明细表,期间费用明细表。(7)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概述,全部商品产品成本的分析,可比产品成本的分析,产品单位成本的分析。
2.本科设置《成本会计学》课程,即“大成本会计”。其目的不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侧重于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考核。包括:(1)成本会计基本理论。成本会计的概述,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2)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成本费用核算的基本程序,成本核算的原理和方法。(3)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理及方法,制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理及方法,生产损失核算原则与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原则与方法。(4)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定额法,分类法,各种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5)其他行业成本核算。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金融保险企业成本核算,旅游、饮食企业成本核算,农业企业成本核算,等等。(6)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成本报表的编制,成本分析。(7)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原理,成本预测的程序,成本预测方法,成本定量预测法的运用。(8)成本决策。成本决策的原理,成本决策的程序,成本决策方法。(9)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原理,成本控制方法。(10)成本会计专题。专题介绍成本会计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
3.研究生开设《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即“广义成本会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成本管理意识和成本管理能力,塑造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人才。课程内容侧重于成本的管理,如成本预测管理、成本决策管理、成本预算管理、作业成本计算及管理、资金成本管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技术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管理、成本考核与成本审计管理等,内容上更多地体现本学科前沿理论、先进理念,以及科学管理方法等,并要求学生掌握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的成本费用,通过一系列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最终实现成本管理会计的目标,即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贾宗武,盛碧荷.成本会计学.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赵桂娟,王伶.成本会计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