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魅力

2009-07-30 05:55吕国珍
考试周刊 2009年24期
关键词:包拯课文情境

吕国珍

情境教学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要有效地沟通和融合学生与自己之间的审美经验,就必须善于创设高度凝练的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领悟教学情境所特有的“韵外之致,味外之道”。合适的情境教学能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一、贴切的记者采访形式,让传记式人物更具魅力

语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人物传记文学,第七单元是古文单元,也涉及人物传记。针对单元设计的特点,师生通过了解传记人物的背景,以及人物的闪光事迹之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以记者采访传记人物的形式深入理解文中人物的品格。尤其是古文中的人物传记,运用记者采访形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而且能将古文化单调为生动,在文本对话中感悟传记人物的伟大之处。《包拯》一文是语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古文传记,文章突出了包拯的为官机智、为官清廉、巧言善变、不辱使命、为官刚正、执法严明、克己奉公的事迹。当师生疏通课文后,学生通过积累与查阅包拯其人的资料,在课堂上大胆交流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入记者采访传记人物的形式,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四人选出一人为“包拯”模拟记者招待会,分设包拯与记者两种角色,结合课文内容及搜索的相关资料,设计问题,由“包拯”做出解答。记者(老师):“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位机智、廉洁、刚正、克己奉公的历史清官,你们想不想深入他的内心,去解读他灵魂的密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包拯来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好吗?”现场举行“包拯答记者问”。“包拯们”可互相合作,共同回答记者的提问,老师也可充当记者,根据学生的提问情况,补充提问。

师:“端州的砚台是很出名的,您完全可以拿些回家,请问您为什么不这么做呢?”生1:“身为父母官,应为百姓做出榜样,那一方砚台能有民心重要吗?我生性如此,不贪此等小便宜。”生2:“因为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既然皇上任命我为端州的父母官,必定是信任于我,我怎么能失信于皇上,失信于百姓呢?”

师:“听说您离开端州时,当地老百姓流着泪送了一程又一程,您当时是怎么想的?”生1:“我感到很欣慰,百姓如此送行,说明我还算为官清廉吧。”生2:“面对百姓的送行,我心里有一种难舍的心情,可是没有办法,皇命难违,同时也证明了我的高风亮节吧,今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将廉洁公正带到下一地方。”

师:“既然已有旧制,您为什么还要打开官署正门呢?”生1:“因为旧制也有其弊端,如今我开正门,能让百姓真正告状鸣冤,让办事的小吏不敢欺瞒。”生2:“所谓‘父母处处得为“孩子”着想,为了端州的一方平安,开道正门,方便孩子们向我鸣冤诉苦。”

师:“您为什么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亲戚朋友都断绝往来?您不怕别人误解吗?”生1:“我不怕被误会,日久见人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只要我的这份责任还在,我就会永远克己奉公,永远将民情放在第一位。”生2:“因为不断绝信件,亲朋好友就会常常有求于我,从而使我成为他们的办事的工具了,对家人更要这样做,因为亲人之间的事最难处理,所以亲人的信件我也一视同仁。”

师:“同学们,如果说接触课文之初,我们对包拯的景仰还只停留在表层的话,那么刚才听了他的一番心灵的剖白,让我们由衷地敬佩他,如果此刻包拯就在你眼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生1:“我一直在想,您那黑炭般的脸和额上弯弯的月牙不正是正义的化身吗?您的庄严被人们认可,您的公正也永远被人们传颂。”生2:“包丞相,你很厉害,一世为官,竟然一生清廉,不简单,你是我们的楷模。”

二、生动的情境剧表演,让主人公彰显独特的魅力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都是有深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选举风波》选自语教版八年级上册,围绕着一次学生会干部的选举而展开故事情节。主人公贾里成长的故事,启迪着当代中学生朋友要懂得勇敢地面对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坚强乐观地生活,在挫折中成长。小说情节不复杂,写的也是实实在在的中学生生活,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作品。针对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本着课标中“能设身处地体验和理解作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理论指导,在回顾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之后,让学生假想人物从小说中走出来,自己愿不愿意与谁交朋友?原因是什么?你想对文中的哪一个人物说些什么?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了想象,教师以一个亲切的话题,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帮助学生进入人物的心灵世界,让他们通过文字的理性分析,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思考,初步把握人物特点,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又有所提升,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在熟悉课文后,鼓励学生在前面说的基础上,把文中的第一情节选举片段改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给大家看。这种活动,仍是坚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通过前面的合作、探究,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深处,同时以竞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听说读演能力。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加深了对课文的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种创造性阅读。模拟角色情境的心理历程可概括为“熟悉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产生顿悟”,整个过程是学生从理解到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个人能力得到了锤炼,心灵得到了震撼,潜能得到了发挥。

三、适时的歌曲播放,绽放主题的魅力

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音乐与文学本就都属于文艺,其中有许多相通之处。在讲到议论文《最苦与最乐》时,当分析完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时,让学生谈谈负责任的感受之后,教师适时地播放歌曲《说句心里话》,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悟: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会也都应有他的责任。只要尽职尽责,就会快乐,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恰当的音乐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另外,在诗词教学中,更可以多加运用与之相对应的古典名曲来使学生沉醉在诗词的意境中。特别是中国的传统音乐本就与古典诗词密不可分,相互辉映。

四、有趣的情境课件,展现多媒体的魅力

教会学生制作资料课件,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计算机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能调动学生预习与探究的积极性。如小说《范进中举》,可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到范进中举前、中举后的许多情节图片,而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成连环画的形式进行放映,课堂十分活跃,然后教师抛出根源问题:“范进为什么会疯?”展开讨论,通过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的挖掘,层层深入,水到渠成地揭示主题,制作课件的学生也尝到收获的喜悦。另外,还可建立校园作文博客。网络情境对学生的写作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网络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互动性,也就是相互交流。学生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更多人的观看,因为在这中间带给他们一种成就感。让学生在作文博客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文章,而让其他的学生进行阅读。阅读其他学生的文章,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别人的写作,这比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中讲评优秀学生的作文更有效。因为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他不需要老师的点评或者推荐。同样,学生的阅读也是自主而自由的。当生生进行互评时,所带来的成就和交流感,是老师无法带来的。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文章是否被其他学生阅读和评论,并且看重评论意见,从中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缺点,加以改进。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

以上是我对于情境教学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的一点实践和感想。归根结底,情境教学的关键在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猜你喜欢
包拯课文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包拯智擒偷锅贼
包拯:我的好名声多亏了欧阳修
背课文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铁面无私
——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