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卫
2009年4月以来国际油价从50美元/桶的点位持续上涨,连续突破多道关口并站上70美元/桶,其中,布伦特、WTI、迪拜石油指数在5月的累计涨幅分别达到32.3%、29.7%和28.5%,为近十年来单月最大涨幅。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也引起了国内对于通胀的担忧,在当前经济处于企稳并恢复时期,通胀的抬头无疑会阻碍经济复苏的步伐。
■ 2007年—2008年通胀的原因分析
首先本文对2007年年底至2008年年中国内的通胀进行简要描述和分析。一般而言,通胀的类型主要有这么三种:1.需求拉动型。即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造成物价水平的普遍而持续的上涨,通俗的讲就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商品”;2.成本推动型。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比如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石油价格的突然上涨将西方发达国家拖入“滞涨”的困境;3.混合型通胀。是指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即需求与成本因素混合的通货膨胀。
2007年年底至2008年年中我国经历了一次通货膨胀。这次通胀的主要诱因是食品价格的飞速上涨,其中最主要的是猪肉和食用油价格的暴涨。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8年2月我国CPI指数达到2001年以来的最高值108.7的时候,同期的食品价格指数也达到了最高值123.3,同时也可以从上图看出在CPI各构成分类中,食品价格在2007年底至2008年年中期间涨幅最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CPI变动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食品价格的走势。这主要是与目前我国消费结构有关,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性支出仍然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在CPI的统计中食品的权重高达34%。而食品中变动因素最大的又是猪肉和食用油价格,影响这两者变动的却又是大宗商品的价格。
■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理解石油价格以及国际农产品价格走势对于弄清楚未来物价走势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本文的篇幅所限,这里着重分析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
石油价格的飞速上涨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在2007—2008年这次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之前石油价格有过四次大幅上涨的经历:(1)1973—1974年由于OPEC国家实施石油禁运;(2)1978年的伊朗革命;(3)1980年的两伊战争;(4)1990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然而这四次石油价格的上涨与2007—2008年的这一次上涨存在不同,前四次石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供给的减少,是供给方的原因,而这一次的上涨主要来源于需求方的拉动,即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新兴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加大了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当需求的增速超过供给的增速时,石油价格的上涨不可避免。同时由于石油供需基本面上的这种变化也使得大量投机性资金进入石油市场,进一步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然而随着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进入衰退,需求大幅萎缩,石油价格也大幅跳水。为挽救濒临崩溃边缘的全球经济,不同国家管理当局制定了几乎步调一致的刺激经济政策,在这种政策背景下,2009年全球经济企稳的时间超出预期。然而伴随着经济的企稳,石油价格也触底反弹,并且增速超过了以往的水平,这也是引起人们对通胀担忧的主要原因。
近期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美联储为刺激美国经济而向经济体注入了大量的流通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一货币政策使得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从8000亿美元迅速扩张至20000亿美元的规模。大量的流通性一方面降低了美元的汇率,美元大幅贬值;另一方面也使得大量避险资金流入石油市场,拉高了石油价格。今年4月20日以来,油价从50美元/桶的位置启动,快速上涨并在6月突破70美元,而美元指数则从86一路下跌至80左右,期间,油价上涨40%,美元下跌7.2%。
然而,经济的基本面难以支持油价持续走强,在欧美家庭正逐渐修复其资产负债表时,全球需求的恢复尚需时日,大宗商品的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基础不稳固,前期的上涨主要是对过去大幅下跌的修正。
■ 对未来通胀的预期
笔者认为中长期通胀的“远虑”要大于短期的“近忧”。目前市场主要担忧的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出现,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推高PPI,进而会拉高CPI。这里本文前面已经分析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由于缺乏实际需求的支撑而会遇到上涨的上限;此外对我国具体情况而言,PPI向CPI传导的机制并不顺畅,同时PPI和CPI之间的传导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在企业仍然处于“去库存化”阶段,短期之内通胀风险不大。
但是,我们依然看到虽然短期之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低,但是中长期内大幅上涨的危险仍然存在,这主要是因为,为了治理金融危机,全球同步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全球经济企稳的速度超过预期,一旦经济形势有所好转,而各国货币政策当局又不能及时回收流动性,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给经济体系注入的巨量流动性会迅速推高大宗商品的价格,这一潜在的危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而这无疑又会成为考验全球政策制定者的主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