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2009-07-30 08:30王孝东
数据 2009年7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城乡基础设施

王孝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具体实践。2006年以来,北京按照中央部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业发生功能性变化,农民发生观念性变化,农村发生了由表及里的变化。

建设新农村,有效提高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首都农产品供应保障水平。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通过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力,北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大幅度提高,规模化设施农业新增3.6万亩。尤其是成功出色完成奥运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了奥运核心区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了全市鲜活农产品市场稳定供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完美亮相。农业功能不断拓展,生态、休闲、文化功能日益显现。

建设新农村,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发展。2008年北京市农民收入历史性地实现“双突破”,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747元,实际增长6.5%;年增加额突破千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大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扶持力度,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8%,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保持主体地位,占总收入六成。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300亿元,达到303.9亿元,同比增长11.6%;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稳步发展,完成总收入3248.8亿元。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大举措。奥运会前,北京完成了郊区全部村庄的环境整治工作,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了广大农民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推动了首都新农村建设和“绿色奥运”的实现,京郊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亮起来、农民暖起来、农村资源循环起来”工程的实施,在推动郊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街坊路硬化、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厕所改造、垃圾治理等“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今后两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一项重要内容,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营造更好的农村创业条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新形势下推进首都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008年,北京市经济总量已经跃过1万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了9000美元,北京已进入从中等发达城市向发达城市迈进的新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个战略任务,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任务,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在统筹城乡发展、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再创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城乡基础设施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