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晖
2009年3月9日星期一晴
今天见到一件紫檀三镶粉彩如意,长50厘米。这件如意以紫檀为柄,其上镂雕西番莲纹,如意的首、腹、尾部镶嵌粉彩描金瓷瓦子,首部在松石绿釉上绘云蝠西番莲纹,中腹作八宝、“寿”字,尾部为西番莲。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是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柄佛僧如意,银质鎏金,首为云头,柄为直柄。
然而更广泛地为人们所认同的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不求人”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有“如意”之名。后来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清代时期,如意是地方官朝贡的重要品种。在各种进贡物品中,往往把如意放在所有贡品的首位,且多为九柄成套,取《诗经·小雅·天保》中的“九如”,即“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的含义。
这件如意的首、腹、尾部都镶嵌了粉彩描金瓷瓦子。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掺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其做法是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次炉火烧烤而成。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蛊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
这件如意的三个瓦子,上施松石绿釉,釉面光润但不够平整,上面有细小的纹片,颜色比乾隆时稍深;其上以矾红、蓝色绘西番莲、蝙蝠及“寿”字纹饰,并以金线勾勒轮廓,色彩极为凝厚,纹饰线条也比乾隆时稍粗,应为清代中晚期的产品。
2009年3月26日星期四阴
今天,有人拿来一件粉彩仕女双耳瓶请我们鉴定。该瓶高58厘米,敞口,长颈,溜肩,长圆腹,颈部堆塑出戟耳。瓶体上用粉彩描绘庭院仕女图:庭院里桃花开放,奇石卧立,两个仕女和两个童子游玩于芭蕉山石之中,有婢女侍立于旁,整个画面显示出一派安宁祥和的气氛。
“仕女图”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是以中国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在中国历史上,东晋的顾恺之,唐、五代的张萱、周日方,宋代的李嵩、王居正、李公麟,元代的王振鹏、张渥,明代的仇英、唐寅、陈洪绶、崔子忠,清代的余集、董琪、改琦、费丹旭等人,都是世人熟知的仕女画能手。晚清仕女画的代表人物则有胡锡硅、沙馥、黄山寿、钱慧安等,这一时期的仕女画均以表现女性“倚风娇无力”的仪态为他们的审美追求。
“仕女图”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瓷器,宋元时期瓷器上仕女图较为罕见,明晚期瓷器上仕女图开始大量出现,清代瓷器上尤为盛行,民国时期则出现了大量的粉彩人物仕女画瓷器,种类有瓶、碗、罐、茶壶、盘等。
这件粉彩双耳瓶上所绘的仕女,长脸、细目、樱唇;修颈、削肩、柳腰,有一种小家碧玉般的韵致和纤弱娇羞的姿态,符合晚清民国时期“仕女图”的审美追求和时代风尚。此外,该瓶胎质较粗,胎釉结合不够紧密,釉面厚浊泛青且不平整,上有橘皮斑和棕眼,也符合民国时期瓷器的胎釉特征,应为民国时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