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

2009-07-27 07:31邹宏仪
群众 2009年7期
关键词:村官制种村民

邹宏仪

其实,张天然在决定当村官前就已经有了一份挺不错的工作。那是在常州工学院读书的第四个年头,实习了,张天然被常州一家外贸公司老总看中,,月薪三千多。在富庶的苏南有一份工作,且有着很好的发展前程,真让人羡慕。但是,老师和同学却劝她去当村官,理由很简单,她是一个“大西瓜”。

“大西瓜”是大学同宿舍的姐妹对她的昵称。绰号通常能最传神地集中反映一个人的特性。大者是包容性强,天然给老师和同学的印象是,无论何时何地,处于何等环境,总是那样开朗、活泼、真诚、朴实;西瓜意味着甜美,无论同学们学习上有了问题,还是生活上有了困难,她总是尽心尽力帮助。同学们对她的一致评价是“她爱帮助人,很团结同学,人缘非常好”。正由于此,天然在大学期间,先后担任延陵学院分团委书记、学生会副主席及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还担任新北校区学生会主席,协助分管26个班级的学生工作,凡是交给她的工作任务,总是开展得有声在色。说实在的,一个人有才,可以把一项具体工作做得很好。唯独有能力,才能当好“领导”。不要小看村官,要把一盘散沙的村民凝聚在一起,没有能力是干不来的。老师和同学的独到眼光就是看中了天然的“领导”能力。她竟然也就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做出了回家乡铜山县单集镇当村官的决定。

当村官毕竟与从事专业工作不一样,后者虽然不熟悉却有四年的学习基础,前者对她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是看不清前景的。不过,她倒很看得开:这也是一次人生的阅历,一次展示自己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失败了咋办?只要有才能,到哪儿都找到工作做。看看,这就是张天然的个性。2007年7月,张天然大学毕业了,她是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的:“我满怀青春昂扬的热情,张扬活泼不羁的个性,带着几分神气和好奇,回到了在那里我还被当成孩子的苏北故乡的村庄。”

事情并不象张天然想象的那么简单,回乡后的第一件事就让她有一种挫折感。本来她想得很美好:回到生于斯长于斯为自己所熟悉的那个村子。村子处于铜山县近郊,虽算不上富裕但也不穷;满眼是把她“当成孩子”的长辈和儿时的伙伴,在这儿当村官,熟门熟路,还不好办?谁知一宣布却让她蒙了,自己被分配到了在单集最偏远的洪楼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直到后来她才理解到了领导的良苦用心:回本村虽然熟门熟路,却也最容易一开始就陷入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个人的成长,再说,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锻炼人嘛。

张天然走马上任了。洪楼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传统到这里的村民一直守着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种植传统而没有多大的变化。这两年来,外面刮得一阵紧一阵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风也曾吹绉洪楼一池春水,村民们也想换换种植品种,但是就是不行。这不。张天然到洪楼后碰到的第一件头痛的事就是村民种植的近百亩大蒜卖不出去,她首先感受到的是“村子里正笼罩着一片阴沉的气氛。市场上行情仅1毛钱1斤,有不少就烂在地里。他们一个个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天然在想方设法帮村民卖大蒜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洪楼地处偏僻,与周边的村庄种植品种同一,在竞争上肯定处于劣势,一旦产品过剩,吃亏的首先是洪楼,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她一方面向镇农技员请教村里土壤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上网搜索了大量信息,反复比较论证后选择了黄瓜制种这一新的种植途径。她与天津绿丰公司驻徐州办事处取得联系,争取到这家公司对黄瓜制种的回收合同。

兴匆匆赶回村报喜讯的天然获得的却是兜头一瓢冷水:因种大蒜对干部失去信任的村民更不相信这个才23岁的黄毛丫头。他们总是有提不完的疑问:你们村干部说的是真是假还是半真半假?他们要是变卦不收了咋办?黄瓜要是有了病虫害咋办?……也难怪,村民们家里底子薄,输不起,也输怕了,要迈出一步真比登天还难。天然只得一个一个的解难题:她多次到绿丰公司做工作,请求他们理解村民的心情和难处,最终打动了他们,破天荒的同意派人到洪楼一家一户去签合同。她又到县农业和科技部门请来技术员,手把手地教村民防治病虫害的办法,为每家每户备好应急的药品。最后,她又动员村里的党员以“以多换少”、“以优换差”的办法调整土地,保证实现成片种植。黄瓜制种终于启动了!为了让村民迈出这一步,天然不知迈了多少步。这个中的艰辛可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描述的。到了收获的季节,在原来种大蒜的地上搭起的70个黄瓜制种大棚,每亩纯收入超过4000元,村民人均增收600多元,就在这前一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仅900余元!

天然旗开得胜,趁东风积极向村“两委”建议,动员村民养殖肉鸭。在建议获得认可后,少不得又是一番说服动员工作。在筹集资金65万元,新调整土地30亩,连片建起了60多个鸭棚的同时,洪楼村与临近的肉鸭宰杀场签订了供应协议,以订单式养殖保证了农户的收益。肉鸭养殖项目顺利实施,使洪楼村年出棚肉鸭80多万羽,获利90多万元,仅此一项,洪楼村民人均纯收入又增加到2500余元,同时还为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360多个。

一切都似乎来得这么顺利,虽然有些波浪,却没有费太多的力气就到达了胜利的彼岸。知识和能力、满腔的热情、不屈不挠的努力、踏实的工作,——新一代大学生村官以这几个关键词在浇铸着成功,浇铸着农村的革命性变化。看到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天然十分高兴,她也有理由高兴。但是,且慢,日子还长,路还长,天然也有哭鼻子的时候。

那是在10个月以后的事。2008年5月5日,张天然以自己的成绩取得了村民的信任,全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后的天然很快就投入到三夏工作中。三夏工作用一个字形容就是一个“抢”字,抢收抢种。特别是抢收,在铜山,这个季节的老天爷特别怪,说下雨就变脸,不抢,麦子烂在地里发芽,就会颗粒无收。这一年的老天爷似乎是有意要与天然为难,天气报告说,三夏期间雨天要提前,镇里要求提前抢收。可是,村民却不吃这一套:早一天与晚一天,麦子的饱满程度不同,收成可不一样。当天然到路上用“甜言蜜语”拦来了几辆收割机,村民就是不让下地。任你说出观音火,他只当作耳边风。天然灰心到了极点:我这么辛辛苦苦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大伙儿,怎么这样不理解不支持我的工作呢?她终于忍不住了,在镇党委朱书记面前哭鼻子,想撂担子不干了,结果却挨了书记一通批评:刚上战场就想当逃兵,没那回事,既然群众推举,党委决定,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不能打退堂鼓!

这也难怪天然,当书记与以往可不一样,过去干什么事都有书记撑腰,现在自己顶下这一边天,心理准备不足,工作经验不足,遇到难题哭鼻子就是很自然的了。镇领导可不这么想。天然是个好苗子,要成材就不能娇惯,得让她经风雨、见世面,得给她压担子,必须尽快让她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因此,自从她当上书记,领导更多的是在一旁看,不到关键时候是不出

手的。天然曾经感叹道,她当村官所迈出的成功的每一步,其实都有领导帮扶的身影。这是后话。当下天然挨了批评,也是情急生智,她找了村里几个说话有影响的村民做工作。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这几个人思想一通,一通百通,抢收的事就很顺利的开展起来。

天然又开始忙开了。收割机拦来了得喝油,天然每天得骑上电动车带着大油桶到供油站排队打油。那些天等油用的人太多,排在长长的队伍里,在烈日下汗雨如注。有一次,因为油桶偏重,加上天然心急火燎'刚骑上车便重重地摔在硬硬的石子路上。右腿大片划擦,疼痛钻心。她努力地挣扎起来,扶起车子,整好油桶,用汗咸的手背抹去满眼的泪水(她又一次哭了!),又上了路。一连5天5夜,天然没换衣服,没洗澡,困了累了,就在麦堆上躺会儿;渴了饿了,就喝口自备的纯净水,吃几块饼干充饥。三夏结束了,村民们收获了粮食,天然在两次泪水中也有了新的收获。她在日记中写道:“当村支部书记,不仅脏活、累活都要冲在前面,还经常碰上烦心委屈的事,有时直想哭。但想想自己是支部书记,是村里的主心骨,还是咬牙坚持下来。5天5夜没换衣服,没洗澡,终于扛过来了!扛过来,长个子,流着眼泪我就进了一大步。明年我一定更好。”

是的,明年会更好!

又过了一年,再看看如今的洪楼村

——标准黄瓜制种大棚已发展到300栋,占地400多亩,村民每亩纯收入达5000多元。天然又联合周边的6个村成立了单集镇蔬菜制种合作社,正着手引进辣椒、南瓜、西红柿等蔬菜制种新项目。努力实现制种多元化、管理现代化、生产规模化的发展目标,做大做强制种业。

——天然把洪楼村肉鸭养殖信息发布上网,先后吸引徐州永大食品厂、徐州新港禽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到单集落户,带动了饲料生产、肉鸭孵化、肉鸭深加工、羽绒制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洪楼村十几户村民小作坊式生产的粉丝,如今成立了粉丝加工合作社,叫做铜山县婵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粉丝就叫做天然牌。

这些对天然来说只是刚刚起步。她的目标有多高远,谁也猜不透。她开辟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室,添置了远程教育设备,用争取来的帮扶资金5万多元购置3000多册实用书籍;她积极组织开设起各类培训班,请来专业技术人员每月到洪楼村对农民进行种植、养殖方面的培训,定期举办面点加工、计算机操作、电焊等实用技能培训班。她说,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离不开科技的扶持,离不开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离不开管理民主,离不开文化的浸润,……天然有着太多太多的追求,这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追求,是新一代大学生村官的追求!

两年了,整整两年,困难和努力与共,挫折与成绩一体,天然有过欢乐,也有过忧愁;有过笑语,也有过泪花;生活的酸甜苦辣构成了抑扬顿挫的乐章,这乐章总是那样的激昂,那样的活力四射,那样具有这个时代的特征,这是青春的乐章。不仅仅是张天然,是全国许许多多个张天然,你听,他们正用他们创新的思想,用他们勤劳的双手,用他们坚实的脚步谱写着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猜你喜欢
村官制种村民
唱村官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我要当个好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