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

2009-07-27 07:31程裕松
群众 2009年7期
关键词:园区发展

程裕松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邗江区紧紧围绕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对扬州提出的“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总体要求,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一方面,注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壮大经济规模总量,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科学发展水平,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夯实基础。

突出以布局优化为引领。构建科学发展新格局

立足邗江实际,坚持以板块经济为龙头,以园区建设为核心,全方位接受扬州城市辐射,推动区域全面协调发展,不断壮大经济规模总量,实现由区域小区向经济强区的跨越。一是接受城市辐射带动,推进“四大板块”全面发展。按照“规划先导、布局合理、要素集聚、效益优先”原则,坚持“整合、优化、扩容”三个同步,推动“集聚、集群、集约”三个提高,着力打造主城区板块、东部板块、滨江板块、滨湖板块“四大经济板块”,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合力,壮大全区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二是规划产业发展定位,推进“一区四园”错位发展。按照“提升层次、放大特色、聚合优势、壮大规模”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一区四园”建设步伐。邗江经济开发区着力抓提升,在培植壮大原有机电装备产业的同时,着力主攻新能源(太阳能、风能)产业,面向未来培植生物制药与健康产业,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学城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扬州智谷”,尽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杭集日化科技园突出抓集聚,进一步加快国内外日化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的集聚,加快打造中国优质洗漱用品生产基地;北洲船舶重工产业园全力抓扩量,加快形成以造船及配套、铁路重工、海洋工程三大特色板块为核心的滨江现代工业新城;北山工业园和杨庙环保产业园加快抓启动,通过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植来带动现有产业的整合与壮大,努力培育未来邗江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优化城乡发展布局,推进一城三镇协调发展。围绕“城市现代化、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坚持以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为方向,加快构建以主城区为主体,以东部杭集、沿江北洲、滨湖北山三个卫星城镇为特色的“一城三镇”协调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以“现代化主城区为龙头、活力卫星镇为纽带、魅力新农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布局。

突出以园区转型为重点。打造科学发展新平台

坚持将园区转型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主攻“产业集聚、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三大环节,走量质并举、以质促量发展之路。一是把园区打造成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按照“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思路,突出“主导产业、重点板块、龙头企业”三大支撑,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拉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集群、做大产业规模,加快打造一批百亿乡镇、百亿产业和百亿企业。二是把园区打造成现代服务业新兴区。充分发挥我区城市化、产业化优势,按照“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的思路,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着力构建“一二三四”的发展格局(即主城区一个商贸商务中心,瓜洲、泰安两大旅游度假区。江阳西路、杭集、头桥三大专业市场,杭集、槐泗、北洲、开发区四大区域性物流基地)。三是把园区打造成城郊型农业示范区。以“百千万”示范工程和“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为抓手,重点规划建设沿江、沿湖两大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建设各类农业特色园区,培植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三大合作组织”运行质态,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把园区打造成城市化重要拓展区。坚持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进一步拓展园区产业服务配套和人口集中集聚功能。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毗邻主城区、依托大学城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汉河片区改造,着力打造“扬州智谷”和活力社区,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高层次人才居住提供良好配套环境。

突出以产业升级为抓手。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坚持产业立区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打造影响力大、生命力强、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一是实施“三业齐抓”,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高效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互动并进的新格局。二是实施“四百工程”,培植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以百企创新示范工程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四百"2E程(即百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百企创新示范项目、百个科技创新技术平台、百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大新兴产业的引进、培植与扶持力度,重点引进和发展船舶配套与海洋工程、以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为重点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植研发、创意、服务业外包等新兴科技产业,让我区的新兴产业更有影响力。三是实施“五i轮驱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实施“科技、品牌、人才、资本、制度”新的五轮驱动发展战略,机械制造产业走规模化、重型化、精品化之路,日化用品产业走抢占高端市场之路,服装纺织产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加快推动民营企业“三次创业”,走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又大又强的发展道路,让我们的传统产业更有生命力。

突出以体制创新为关键。激发科学发展新动力

把机制体制创新作为提高转变发展方式动力、增强推动科学发展活力的关键举措,为“抢抓科学发展新机遇、实现邗江率先新跨越”提供坚强的保障。一是创新领导体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困难大、矛盾多的情况下,围绕“产业提升、项目投入、园区建设”三大战略重点,始终坚持主要领导抓主阵地,研究发展规划、发展思路、发展机制:分管领导投身一线,抓重点、抓推进、抓落实,营造凝心聚力、抢抓机遇的良好环境,形成“保增长、促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创新政策体制。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成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城市建设投融资公司、园区投融资公司三大投融资机构,通过政府性投入带动社会投入,形成滚动开发的良好态势,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开发园区财富积累。三是创新服务体制。进一步树立“企业为本”的服务理念,认真研究和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进一步开展“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将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区级机关部门挂钩服务企业活动固态化、制度化,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形成政企联手、共渡难关的合力;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加快并联审批推进步伐,加大推进权力下放力度,不断完善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形成推动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打造政府服务的高地。四是创新保障体制。推动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领导干部。一手抓人才强区战略,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建设,结合我区发展实际。针对资本运作、城市建设等方面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大招引和培养力度;一手抓能力作风建设,深入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统筹发展的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着力打造能力强、作风优、素质高、形象好的干部团队。

猜你喜欢
园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这个九月,园区有点忙!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