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真
莫斯科关闭“大市场”导致大量中国商人利益受损,对此国人议论纷纷。一些人将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构成视为这起事件中的重要因素,这种说法虽然不能概括整起事件,却可以指出我们未来自我提升的方向。事实上,在莫斯科发生的事,在西班牙、意大利、罗马尼亚,甚至塞内加尔、尼日利亚,都曾一再发生过。现在该到了彻底反思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时候了。
中国在全球各地的出口商品结构,都是以价格低廉、品种丰富、供应量充足为取胜之道,但也因此付出低成本、低附加值、低质量的代价。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这种投资小、见效快、适应性好,便于遍地开花和到处上马、广泛仿效的模式,促进了中国广大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出口大国的美誉。
然而,这种“顾量不顾质”的出口模式造成对知识产权、品牌和口碑的漠视,使得“中国制造”虽然产量不凡、销路很广,却很难打造出响当当的、属于“中国制造”的知名自主品牌。
另外,“低价值链竞争”的关键,是无休止地扩充低端产能。国际市场对这种低端重复产品的需求量是有其极限的,在产能盲目扩大的情况下很容易饱和(至少是个别国家、个别地区的局部饱和),一旦饱和,市场国对“中国制造”的态度就会急转直下。不仅如此,由于这种处在“价值链”低端的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中国制造”抢占过多份额,势必挤掉市场国不少就业机会,造成其国民对中国货的反感,“中国制造”近年来的多次国际纠纷都与此有一定关系。
要解决“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行路难”困境,国际上该争的自然要争,但最主要、最根本的,却应该转变思路,从国内抓起,从提升“中国制造”的“价值链”地位抓起。
“中国制造”之所以总被轻易当作打压对象,一方面是因为“目标太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缺乏“独特性”——极少有无以替代的独家产品,或质量、用途独树一帜的高端特色产品。企业需要从原先过分追逐量的增加,转变为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方面的提高。
“中国制造”若想摆脱其在国际市场上进退两难的困境,就必须塑造自主知名品牌,变“产品输出”为知识产权输出,如此既赢取了利润的大头,占据了市场的高端,又避免了“抢人家饭碗”和低价倾销的误区,减少了国际市场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抵触情绪,变“与人争利”为双方互利。
国际市场不会无休止地需要越来越多的廉价产品,中国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低端产品的档次上,否则经济发展便会卡在瓶颈。提升“价值链”需首先、主要从国内抓起,尽快让“中国制造”提升级别,进而提升到自主品牌、自主产品理念、自主全新的消费潮流和消费市场阶段。只有如此,才能牢牢掌控全球经济“食物链”的主导权,在国际竞争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这可能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却是中国出口企业急需解决的当务之急。▲(作者是北京学者。)